吳明濤 高建城



【摘要】? 文章以我國滬深兩市A股17家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從償債、營運、盈利和成長能力四個方面,共選取11個指標來構建石油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對選取的17家石油行業上市公司,利用因子分析法對其財務競爭力進行評價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升我國石油企業財務競爭力的對策。
【關鍵詞】? ?石油行業;財務競爭力;因子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8-0022-04
財務競爭力在企業競爭力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對于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被譽為“現代工業血液”的石油對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國家能源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目前,我國石油行業面臨著國際油價持續震蕩、持續性發展動力不足、市場競爭加劇、市場化改革不徹底等問題,石油企業的財務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運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進行分析與評價,并提出針對性措施,以期為我國石油企業提高財務競爭力提供借鑒。
一、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
結合財務競爭力相關理論,本文對我國滬深兩市A股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構建,如表1所示。
二、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評價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本文選取滬深兩市A股17家石油行業上市公司2017年度的財務數據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數據均來自于Wind數據庫以及新浪財經網。
(二)數據檢驗。本文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分析,對樣本公司數據進行相關矩陣計算、KMO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顯示,KMO值為0.504,大于0.5,Bartlett球形度檢驗為0.000,原始數據變量適宜采用因子分析法。
(三)計算特征值、特征值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
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變量作為公共因子,如表3所示。提取四個主因子,累計貢獻率為81.707%,大于80%,說明公共因子能夠很好地解釋總方差。
2.因子命名。選取F1、F2、F3、F4四個綜合因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進行旋轉,如下頁表4、表5所示。旋轉后得出,第一個因子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上載荷較大,與償債能力有關,所以F1代表償債能力因子;第二個因子在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上載荷較大,與營運能力有關,所以F2代表營運能力因子;第三個因子在總資產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上載荷較大,與成長能力有關,所以F3代表成長能力因子;第四個因子在資產報酬率和凈資產收益率上表現集中且載荷較大,與營運能力有關,所以F4代表盈利能力因子。
(四)計算因子得分和綜合得分。
1.構造主因子表達式。通過表5成分得分系數矩陣,構造主因子的表達式及我國滬深兩市A股17家石油行業上市公司2017年度的財務競爭力綜合評價模型。
2.計算樣本公司財務競爭力綜合得分。樣本公司2017年的因子得分及排名情況如表6所示。
(五)穩健性檢驗。一般來說,穩健性檢驗可以從三個角度出發:數據、變量、計量方法。本文選擇從變量出發,對財務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指標變量進行部分替換,選用如下新評價指標: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形成新的評價指標體系。
經過SPSS 23.0軟件分析,對新的樣本數據進行相關矩陣計算、KMO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565,大于0.5,Bartlett球形度檢驗為0.000,新的原始數據變量適宜使用因子分析法。通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四個主因子,累計貢獻率為84.723%,大于80%。同時命名四個主因子并計算各因子得分,得到綜合得分函數表達式:F=(30.214F1+20.016F2+18.250F3+16.243F4)/84.723,進而形成新的樣本公司財務競爭力綜合得分及排名表,如表7所示。
由表7可知,在替換部分變量指標后,各樣本公司的主因子得分有小幅變化,但排名情況基本不變,僅有海默科技和華錦股份的綜合得分排名發生變化,整體變化不大。這表明本文的實證分析結果具有穩健性,由此得出的結論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三、研究結果
(一)財務競爭力的影響程度分析。從樣本公司的財務競爭力綜合評分來看,最高為1.039822分,最低為-0.84148分,有7家公司得分為負,占樣本總量的近一半,說明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水平整體不高。其中,償債能力對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影響最大,其次為營運能力、成長能力和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因子中,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影響遠遠大于資產負債率,表明短期償債能力對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提升財務競爭力來說更加重要;營運能力因子中,存貨周轉率的影響最為顯著,表明加強存貨管理對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來說也十分重要;成長能力因子中,總資產增長率以及凈利潤增長率表現突出,表明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在利潤增長速度以及總資產增長速度方面有待提高;盈利能力因子中,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十分顯著,表明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能力有待提高。
(二)綜合排名分析。廣聚能源、仁智股份、上海石化是我國財務競爭力較強的石油行業上市公司,排在前3位,而恒泰艾普、洲際油氣、國際實業排在后3位,財務競爭力相對較弱。另外,樣本公司各主要因子排名和綜合得分排名存在差距,有的公司甚至差距懸殊,如廣聚能源,成長能力排在第6位,盈利能力排在第8位,營運能力排在第15位,但由于償債能力排在第1位,所以綜合排名也排在了第1位。這反映出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在各項財務因素指標上發展的不平衡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國有石油企業的代表——中石油和中石化,綜合得分分別排在第13位和第8位。這表明我國國有大型石油企業的市場化改革還有待進一步深化,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仍有待提升。
(三)償債能力因子分析。作為第一主因子,償債能力因子對總方差的貢獻率為30.975%,說明償債能力因子對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影響比較大。此項指標有11家樣本公司的得分為負,說明我國石油行業整體的償債能力較差,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資本結構存在一定問題。2017年,洲際油氣的速動比率為0.5173,短期債務大幅增長,短期償債壓力較大,另外洲際油氣的財務杠桿相對較高,資產負債率為65.08%,說明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也存在問題,存在很大的財務風險。廣聚能源、茂化實華、岳陽興長三家公司的速動比率分別高達11.3326、3.2144、3.9814,資產負債率分別低至5.93%、18.12%、16.31%,可見三家公司的短、長期償債能力都較強,因此在該因子上的得分較高。
(四)營運能力因子分析。仁智股份、龍宇燃油、上海石化、中國石化的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較高,仁智股份的三個指標更是分別達到109.4181、21.01%、4.1952,借助存貨、應收賬款的高效管理,仁智股份的營運能力因子得分排名第1位。而國際實業的三個指標普遍較低,分別為0.36、3.25%、0.12,表現出存貨流動性差、存貨資金占用成本高、應收賬款回收期長的問題,營運能力較差,得分較低。
(五)成長能力因子分析。通源石油、海默科技表現出了較強的增長性,總資產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都保持正增長,通遼石油借助美國業務和國內增產一體化業務以及射孔爆燃業務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2017年實現凈利潤4 412萬元,同比增長100.79%;海默科技油氣田設備銷售和油氣田服務業務收入較上年大幅增長,并購思坦儀器給公司的收入、利潤帶來了較大貢獻,2017年實現凈利潤1 288萬元,同比增長82.08%,反映出兩家公司2017年在產品、市場、管理上的成功,具備極大的發展潛力。而洲際油氣的兩個指標分別為-5.62%、-378.12%,恒泰艾普分別為10.17%、-502.65%,都存在嚴重的負增長現象,說明兩家公司存在嚴重的發展問題,需要盡快轉變發展模式,扭轉不利局面。
(六)盈利能力因子分析。上海石化、中國石化的資產報酬率遠遠領先于其他樣本公司,分別為100.93%、125.67%,大大提高了財務競爭力,盈利能力因子得分排在前2位。排名墊底的兩家樣本公司,恒泰艾普因并購的新賽浦、博達瑞恒、歐美克、中盈安信等公司分別有不同程度的減值,計提了4億元的商譽減值,凈利潤減幅達597.28%,引起資產報酬率大幅下滑至-1.75%;國際實業由于本期證券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較上年同期相比增大,匯兌收益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致使財務費用增加,2017年的凈利潤為-6 630.53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88.27%,資產報酬率下降至5.1929%。兩家公司資產報酬率的同比大幅下滑導致盈利能力遠遠落后于其他樣本公司,財務競爭力受到極大影響。
四、提升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對策
根據本文的實證分析結果,在四個主因子中,F1得分較低、多為負數且是主要因子。所以本文認為,要想提升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在增強營運能力、成長能力、盈利能力的同時,要著重提升償債能力,從而達到提升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目的。
(一)提高償債能力。
1.建設多元融資渠道。石油行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應加強資本管理,逐步降低對銀行貸款的依賴,開拓融資新渠道,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互補的新局面,建設多元融資渠道。如,償債能力得分排名墊底的洲際油氣針對短期債務大幅增長、短期償債壓力較大的問題,可以拓寬間接融資渠道,緩解公司資金流動性的壓力。同時,石油行業上市公司應具備充分的憂患意識,重視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償債能力。
2.采用合適的舉債方式,制定合理的償債計劃。各石油行業上市公司要結合實際經營情況,選取適合自身的舉債方式,科學使用舉債資金,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實現生產經營、資金鏈、償債計劃的協調配合,降低財務風險,提高償債能力。
3.合理使用財務杠桿。樣本公司中有9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在30%以下,廣聚能源更是低至5.93%,對于這幾家公司,可以適當增加舉債,正確使用財務杠桿,一方面,提高權益資本收益率,另一方面,增強公司的償債能力。洲際油氣的財務杠桿相對較高,資產負債率高達65.08%,債務負擔較重,可以通過出售非主營資產優化負債結構,提高抗風險能力。
(二)提高營運能力。
1.完善石油儲備體系。2015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上指出,要加快完善石油戰略儲備制度,以保障能源安全。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為保障自身的健康運營,也要完善石油儲備體系,根據市場形勢以及自身情況隨時調整石油儲備量,控制存貨管理成本,提高存貨周轉率,增強現金流動,提高營運能力。如2017年國際實業為降低經營風險,采取了“即采即銷,低庫存運行”的經營策略,但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卻僅為0.3643,排在17家樣本公司的最后一名,可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在確立了合適的存貨經營策略后,要注重完善存貨管理機制,加強存貨全過程管理,完善石油儲備體系,保障企業經營策略的順利實施,增強企業的營運能力。
2.實施業財融合。石油行業產業鏈長、涉及面廣,容易出現內部信息傳遞延遲、各方信息孤立的問題。中石化勝利油田積極推進業財融合,大力促進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實現財務與生產經營環節相結合,提高了油田的營運能力。其他石油行業上市公司也可以利用業財融合,在信息化的基礎上確立財務共享機制,實現財務、業務、信息的完美結合,實現集中核算、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島”,提高內部管理能力,提高企業的營運能力。
3.盤活閑置資產。目前,我國石油企業普遍存在大量的閑置資產,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效益,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處理閑置資產:建立閑置資產調劑平臺,進行總體統籌;對閑置資產進行技術改造,實現重新利用;進行“長停井”治理,使“死資產”變成“活效益”;對閑置石油設備實行租賃經營;對不能盤活的資產盡快進行處置,使閑置資產變為創效資本,提高企業的營運能力。
(三)提高成長能力。
1.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2017年,中石油在“一帶一路”相關區域取得的油氣權益產量當量占中石油海外油氣權益總產量的80%以上。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供給過剩帶來的國內石油需求不振的背景下,各石油企業要抓住機遇,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開展國際油氣合作,利用政策引導謀發展,提高企業的成長能力。
2.堅持“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迫于環保壓力以及OPEC石油減產執行力的加強,應繼續深入推進“氣化中國”戰略,實現石油企業“以油為主”到“油氣兩旺”的轉變,大力發展天然氣綠色清潔能源;實施“穩住國內,發展海外”的市場策略,提高“走出去”的質量,實現國內外市場的同步發展,建立完善多元的供應體系。
3.堅持能源創新。當前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國內油價駛入“6時代”,為防止油賤傷“新”,我國石油企業要以長期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堅持能源創新,加強新能源開發,增強企業的長期發展能力。
(四)提高盈利能力。
1.嚴格把控成本。石油企業在強化核心業務的同時,應加強成本管理,對石油產業鏈進行細化,嚴格把控每一環節的成本費用,實施激勵機制,提高各環節效率,最大程度地保質量、降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2.協調上中下游共同發展。要堅持“資源為王、產量為王”,我國石油企業應在上游油氣勘探領域加大技術投入力度,提高自身產量,增強內生動力;中游加強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如加快推進重組“三桶油”管道業務方案實施,盡快成立國家油氣管道公司,建設強有力的能源大動脈;下游加強煉化與銷售業務管理,積極促進產煉運銷儲貿的協調運轉,增強下游盈利。
3.完善風控機制。鑒于石油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其價格受到供需、地緣政治等多因素的影響,因而具有波動性。我國石油企業應成立專門的風控團隊,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如投資、擴張等進行風險管控,實現真正的風險預測、風險防范、風險減損,保障盈利水平。S
【主要參考文獻】
[1] 吳明濤,楊金寶,胡慶.我國上市銀行財務競爭力評價實證分析[J].商業會計,2015,(04).
[2] 劉廣生,吳晗.大型國企財務競爭力國際比較及提升路徑——基于中國石油三大上市公司的分析[J].財會通訊,2014,(08).
[3] 陳黎琴,劉建麗,劉麗.中國油氣行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J].經濟體制改革,2016,(16).
[4] 朱雅琴,黨惠文.基于社會責任差異的企業財務競爭力評價研究——以遼寧上市公司為例[J].會計之友,2018,(20).
[5] 謝清.提升中小企業財務競爭力的探究——以廣西地區為例[J].商業會計,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