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冰 陳孝英


[摘要]目的 應用脫水治療腦出血顱內高壓患者的護理干預。方法 選擇我院于2015年8月~2018年1月間收治的81例腦出血顱內高壓患者,均給予基礎脫水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劃分為觀察組41例與對照組40例,回顧性分析患者一般資料,評價患者治療效果、護理滿意率、并發癥發生率及SAS焦慮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基本痊愈率30例(73.17%),高于對照組18例(45.00%)(χ2=16.413,P<0.05);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31例(75.61%),高于對照組17例(42.50%)(χ2=22.669,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6例(14.63%),明顯低于對照組15例(37.50%)(χ2=13.570,P<0.05)。入院時兩組患者SAS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902,P>0.05);出院時觀察組患者SAS評分低于對照組(t=17.740,P<0.05)。結論 為腦出血合并顱內高壓患者提供脫水治療同時加強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滿意率、改善不良情緒,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疾病預后。
[關鍵詞]脫水;腦出血;顱內高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9)02-143-04
腦出血疾病是神經科常見病,疾病特點為起病急、病情變化快、早期死亡率高、致殘率高,指在多種疾病危險因素作用下導致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發出血,病因包括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存在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患者有抽煙酗酒等不良嗜好、情緒激動等[1-2]。疾病多可在冬春等換季時期發生,出血前多無明顯預兆,腦出血后患者以劇烈頭痛、嘔吐等癥狀多見,發病后血壓持續上升,腦組織周圍水腫會相應導致顱內高壓狀態,影響顱內血液循環,不利于腦水腫恢復,因此護士應針對腦出血患早期進行降顱壓治療,臨床多選擇脫水劑藥物治療,以緩解嘔吐表現,阻止病情惡化,但脫水劑治療期間存在一定風險,臨床需做好用藥護理干預[3-4]。文章選擇我院于2015年8月~2018年1月間收治的81例腦出血顱內高壓患者,分析脫水治療的護理要點,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5年8月~2018年1月間收治的81例腦出血顱內高壓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劃分為觀察組41例與對照組40例,觀察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30~78歲,平均(54.9±4.0)歲,基礎疾病:高血壓10例、高脂血癥6例、腎功能不全15例、糖尿病10例;出血部位:基底節區19例、腦葉10例、丘腦8例、腦室4例。意識狀態:昏迷21例、昏睡15例、嗜睡5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1~79歲,平均(55.5±4.1)歲,基礎疾病:高血壓11例、高脂血癥7例、腎功能不全13例、糖尿病9例;出血部位:基底節區18例、腦葉9例、丘腦9例、腦室4例。意識狀態:昏迷22例、昏睡15例、嗜睡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研究取得患者本人同意;患者均在發病24h內入院接受治療;均接受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腦出血[5-6];均接受顱內壓監測,結果顯示顱內壓高于70~180mmH2O范圍,證實顱內壓異常升高。排除標準:長時間昏迷患者;精神異常者;不配合研究者;視聽功能障礙者。
1.2 方法
治療:遵醫囑選擇甘露醇快速靜滴治療,每隔6小時治療1次,維持4d。
觀察組護理要點,(1)病情觀察:用藥期間護士應嚴密監測患者體征變化,了解患者惡心嘔吐、頭痛及意識狀態情況,觀察用藥后癥狀是否減輕,治療期間與患者家屬保持良好溝通,提供健康宣教,告知用藥后有好轉跡象,緩解家屬擔憂情緒[7]。
(2)對神志清醒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了解患者主觀需求,及時補充水分,脫水治療后患者可能出現水電解質紊亂表現,護士應嚴密監測患者體征變化,及時上報醫師處理;治療期間應仔細觀察患者瞳孔變化,定時檢測糖尿病患者血糖值,觀察期神志變化,積極預防非酮性高滲透壓高血糖腦病[8]。(3)監測尿量:觀察并記錄患者尿量變化,了解患者顱內壓下降效果,一般而言,靜滴250mL甘露醇后,患者4個小時內尿量應>500mL,護士應嚴格監測尿量,一旦發現尿量較少情況及時告知醫師處理。對用藥后2~4h未排尿患者,應考慮患者腎功能情況。此外護士還需記錄患者24h出入水量,早期排查患者少尿、無尿的原因,及時處理[9-10]。(4)飲食護理:為患者提供流食,對于意識模糊的患者可遵醫囑經鼻飼胃管進食,保證患者每日攝入足夠2019年1月第9卷第2期的熱量與水分,杜絕代謝性酸中毒表現,2餐之間為患者提供溫開水,鼓勵患者多飲水。(5)觀察皮膚表現:使用甘露醇進行脫水治療后,藥效可在短時間內起效,藥物可經腎臟排出體外,但同時藥物會帶走體內大量水分,導致患者出現脫水狀態,表現為皮膚干燥、呼吸道分泌物多、口干舌燥等,護士應遵醫囑為患者提供藥物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可采用電動吸痰法幫助患者吸痰,及時糾正輸液不足現象[11]。(6)對使用速尿藥物治療的患者而言,藥物可增加尿量,同時會相應提高尿鈉、尿鉀排出,過度利尿治療后可能會導致低血鈉癥、低血鉀癥出現,護士在用藥期間應仔細觀察患者神志狀態、是否有神情淡漠、食欲下降、頭痛等表現,而對于老年腦出血患者而言,積極預防用藥后腎功能異常是非常重要的,治療后護士應隨時遵醫囑確認患者血液生化結果及血氣分析結果,及時執行醫囑進行用藥治療[12]。(7)觀察患者心肺功能狀態,短期內快速靜滴甘露醇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心臟負荷加重,用藥期間應重點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難、心率加快、煩躁等表現,一旦發現及時停藥,快速報告醫師處理。此外因甘露醇為高滲液體,靜脈滴注時應嚴格預防液體外滲,保護血管,減少靜脈炎發生幾率,加強巡視次數。
對照組:常規健康宣教、病情監測、用藥監督、并發癥預防等。
1.3 觀察指標
治療3~4d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患者神經功能,總分為21分,觀察項目指標包括基本痊愈:再次測評發現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入院時降低程度≥90%、顯效:治療后顯效: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50%;有效: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20%;無效:未達到上述3項指標要求[13]。采用SAS焦慮評分表與SDS抑郁評分表評估患者情緒轉頭,評分標準:SAS:<50分表示情緒狀態良好;50~59分為輕度;60~69分為中度;>70分表示重度[14]。采用科室自制的滿意率調查問卷,觀察項目包括用藥護理、病情觀察、護患溝通、生活護理,每個項目后包括4個選項,分別為非常滿意、較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每個表格以選項最多者作為最終結果。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基本痊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護理前后兩組患者情緒評分比較
入院時2組患者SAS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觀察組患者S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因腦出血患者多伴有基礎疾病,常見包括高血
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住院期間患者病情極易發生惡化表現,文章研究對象為腦出血合并顱內高壓患者,針對顱內高壓情況首要治療原則為快速用藥降低顱內壓,預防并發癥發生。
文章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基本痊愈率30例(73.17%),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31例(75.61%),
并發癥發生率較低,且出院時患者SAS評分較低(P<0.05);分析原因發現,通過對文章81例患者的護理過程總結,得出結論為針對腦出血合并高顱內壓的患者而言,護士早期準確執行醫囑進行用藥治療的同時,應加強護理干預,在護理過程中認真仔細的執行每項護理環節,疾病治療期間不僅要考慮如何挽救患者生命,同時也應考慮患者疾病預后效果,加強體征監測、病情觀察、重點觀察尿量、神志、意識狀態、血液生化檢查結果等,減輕護理不當行為可能導致的并發癥[15]。
綜上所述,為腦出血合并顱內高壓患者提供脫水治療同時加強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滿意率、改善不良情緒,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疾病預后。
[參考文獻]
[1]王海霞,黃嬡.臨床護理路徑在高血壓病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6,18(2):162-163.
[2]皮英,唐麗君,周素珍,等.延續性護理輔助藥物治療對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6,13(1):66-68.
[3]李慧萍,秦澤紅,趙暉,等.腦出血患者早期康復治療對神經功能、肢體活動程度、自理能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7):937-939.
[4]朱桂萍,余喜紅.延續性護理輔助藥物治療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及對神經功能缺損和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7,38(12):1411-1413.
[5]薛春.綜合性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促醒效果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8):133-134.
[6]唐云紅.急性期腦出血患者應用程序化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37-39.
[7]魏曉蘭.預防性護理對腦出血患者并發癥的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7):131-132.
[8]徐留莊,趙華.程序化護理干預對急性期腦出血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5):165-168.
[9]雷麗君.預見性護理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2):129-131.
[10]陳占玲.探討優質護理結合預見性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1):191-192.
[11]楊建設.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13):105-106.
[12]李玲,喬曉麗.腦出血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2):167-168.
[13]劉瑞清.優質護理用于腦出血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0):152-153.
[14]劉潔,連平.優質護理干預在老年重癥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7):90-91.
[15]陳天涯.優質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運用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