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聰

【摘 要】 目的:了解精神病人出院后康復及服藥治療依從性情況。方法:對本院出院587例精神病人以電話的形式進行隨訪,通過隨訪分析其復發及服藥情況。結果:通過住院系統治療和出院后堅持服藥,患者出院3個月病情穩定率保持在77.7%,服藥鞏固率為90.8%。結論:護士通過隨訪患者或家屬,加強專科知識及精神衛生法宣教,指導服藥注意事項,能有效降低復發風險,提高病人服藥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精神病;隨訪;依從性;康復
有研究顯示在我國約有1600萬精神疾病患者,在疾病總負擔中排名第一[1]。精神疾病不僅為患者增加了困擾,更是增加了其家屬的負擔,在精神上承受了極大的痛苦。發生精神病的因素比較復雜,且治療具有一定的困難,在發病后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以控制疾病的發展[2]。目前,各類精神疾病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堅持按醫囑服藥,是鞏固治療,預防復發的關鍵措施,大部分病人通過合理藥物治療病情會好轉甚至痊愈。但有的精神病人無自知力,否認有病,拒絕就醫或服藥治療,導致精神疾病復發[3]。因此,精神病人服藥依從性、服藥鞏固率以及家屬對服藥重要性的認知,對于保持患者在社區病情穩定性很重要。出院隨訪,是患者在醫院治療后的延續管理。提高精神患者服藥治療的依從性可以大大降低精神疾病復發率。如何提高出院后精神患者服藥治療的依從性,已成為所有精神科醫護人員研究的重點,筆者對本院587例出院病人進行隨訪,現將隨訪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2月26日出院以后2~3個月的精神病患者共587例。其中男305例,女282例,年齡10~70歲,平均年齡為(40.0±5.3)歲。所有病人診斷標準均符合CCMD-Ⅲ(中國精神疾病診斷學標準—第3版)[4]。
1.2 方法
精神病患者在出院后由科室護士長自制隨訪登記表,在此登記表中詳細的記錄著患者的姓名、電話、家庭地址、疾病類型、服藥等,從患者每月出院報表中打印各科室患者姓名、診斷等信息,分別于出院后2~4周、第2個月、第3個月各進行電話隨訪1次,隨訪內容如下:1)心理:在隨訪時以親切的語氣與患者溝通交流,在溝通的過程中了解患者病情情況、服藥情況等,在溝通過程中敏銳地發現患者心理變化,并給予針對性的疏導。2)行為:對患者的飲食、運動等進行指導,攝入充足的營養成分,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并適當的進行鍛煉,運動應循序漸進,避免因大幅度動作發生意外事件。3)宣教:在溝通過程中掌握患者的實際情況,從而給予針對性的宣教,并耐心、詳細地回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并指導患者家屬起到監督的作用,提醒患者按時服藥。將第3個月隨訪結果計入最終結果。
2 結果
2.1 隨訪對象年齡分布見表1。
3 討論
精神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以控制病情的發展,在住院期間因有醫務人員的監督其服藥依從性較好,然而在出院后因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影響著服藥的效果。隨訪過程中,醫務人員要有耐心傾聽病人或者家屬訴說病情,大部分患者和家屬對相關精神疾病知識很缺乏,提到很多問題,內容主要涉及要服藥多長時間、怎樣預防復發、藥物副反應、婚戀生育、工作生活、醫療減免政策等,科室均要求護士掌握相關知識,進行全面解答,不能解答的問題尋求醫生幫助。不僅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更是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使其主動按時服藥,從而控制病情的發展。
本文結果顯示,在出院患者中,各型精神分裂癥比重最大,抑郁癥次之,精神分裂癥高發年齡為20~30歲,但因復發率高,久治難愈,在各個年齡段均有患者分布,而抑郁癥在各個年齡段都有發生,因此,在年齡段分布上,從20~60歲各個年齡段患者分布數都差不多。亦反映出慢性病反復復發的分布特點。由于本院收住患者以貧困山區少數民族、農村患者居多,文化層次低,此類人群相關疾病知識匱乏,加大疾病復發風險,所以做好出院后精神病人隨訪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精神疾病不僅為患者增加了困擾,更是增加了其家屬的負擔,使家屬在精神上承受了極大的痛苦。發生精神病的因素比較復雜,且治療具有一定的難度,在發病后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以控制疾病的發展。抗精神病藥物的療效比較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發展,將疾病控制在可控范圍內。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是減少精神病復發、減少精神殘疾的最重要手段[5]。精神病患者復發率較高,出院后長期連續服藥鞏固治療尤其重要。表3提示病情不祥占3.2%,其原因是病人無直系親屬,無人督促服藥,這部分病人一但病情復發,有可能對社會帶來危害,這些病人出院后要怎樣管理,有待探討。表4可看出未服藥占7.7%,隨訪了解到有的病人出院后,認為自己病好了,或者藥物副反應大,而未再服藥,經過電話隨訪督促其繼續服藥,副反應嚴重者及時來院就診給予相應處理。從表3、4可以看出,患者在3個月內病情穩定率達到77.7%;服藥鞏固率達到90.8%。
通過對出院后精神病人電話隨訪,能及時掌握患者病情變化,幫助患者及其家屬了解精神疾病知識,向他們提供疾病治療常識,使家屬獲得如何管理精神病患者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提高患者服藥治療的鞏固率和依從性,可有效降低疾病復發率。醫務人員也可及時掌握患者病情的變化,根據病情及時調整藥物,從而保持藥物治療的連貫性,對于精神疾病康復起到積極作用,有利于患者自知力的恢復,使患者堅持服藥,減少住院次數,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衛生資源浪費。同時提高患者及家屬對醫護人員滿意度、信任度、促進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
總之,電話隨訪在出院精神患者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護士通過隨訪患者或家屬,加強專科知識及精神衛生法宣教,指導服藥注意事項,能有效降低復發風險,提高病人服藥治療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陳亞蓉,黃艷,謝曉娜,等.電話隨訪在出院后精神病患者護理中的運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36):102-103.
[2] 顧桂英,曾德志,樊學文,等.電話隨訪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3,53(17):40-42.
[3] 徐冬梅,田常青.出院精神障礙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復發率調查研究[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5,47(11):1307-1310.
[4] 關愛娣.多方式健康教育對精神病患者伴發糖尿病的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5,14(09):335.
[5] 黃淑儀,沈玉金,凌土娣,等.探討定期電話隨訪對精神分裂癥復發的干預效果[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7,30(11):1727-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