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苑

【摘 要】 目的:探析農村婦女乳腺癌篩查方法,為臨床診治提供可靠參考。方法:隨機選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進行乳腺癌篩查的8000例農村婦女為研究對象,均給予觸診(甲組)與超聲檢查(乙組),總結比較兩種檢查方式不同年齡段乳腺癌檢出率。結果:35~40歲階段,觸診檢出率為0.12%(3/2500),超聲檢查為0.44%(11/2500);41~50歲階段,觸診檢出率為0.18%(6/3400),超聲檢查為0.53%(18/3400);>50歲階段,觸診檢出率為0.19%(4/2100),超聲檢查為0.57%(12/2100),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結論:在乳腺癌篩查中,超聲檢查的檢出率更高,具有操作簡便、可反復操作的特點,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
【關鍵詞】農村婦女;乳腺癌;篩查
乳腺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臨床癥狀主要為乳腺腫塊、乳頭溢液、疼痛、皮膚改變等,嚴重危及了婦女的生命健康[1]。經調查發現,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確診時間關系密切,盡管乳腺癌手術、放化療等技術水平越來越高,但乳腺癌病死率依然比較高,其原因主要為確診時病情已經進展為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為此,在臨床中,一定要加強篩查,盡早診斷、盡早治療,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延長患者生存年限。本文作者現對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進行乳腺癌篩查的8000例農村婦女予以研究,分析觸診與超聲檢查的臨床價值,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進行乳腺癌篩查的8000例農村婦女為研究對象,年齡為35~60歲,其中35~40歲階段2500例,41~50歲階段3400例,>50歲階段2100例,平均為(45.68±5.69)歲。本研究得到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婦女均知曉研究目的,自愿參加,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觸診:取婦女仰臥位,由專業醫師對婦女乳腺進行視診、觸診,對乳腺腫塊、乳頭溢液、乳頭皮膚改變、不對稱性腺體局限性增厚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
超聲檢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進行檢查,探頭頻率為7.5MHz。取婦女仰臥位或者側臥位,抬高雙臂,充分露出乳房、腋窩,以乳頭為中心,予以放射狀及十字交叉法檢查,以腋窩頂為中心,沿著腋靜脈與動脈由上而下的進行橫向檢查,之后根據BIRADS分級標準予以判定,可疑為0級、3級,陰性為1級、2級,建議進行病理檢查為4級、5級。
1.3 觀察指標
總結比較兩種檢查方式不同年齡段乳腺癌檢出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將兩組臨床數據輸入到SPSS 20.0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表示為百分比形式,實施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s)形式表示,實施t檢驗,P<0.05表示組間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35~40歲階段,觸診檢出率為0.12%,超聲檢查為0.44%;41~50歲階段,觸診檢出率為0.18%,超聲檢查為0.53%;>50歲階段,觸診檢出率為0.19%,超聲檢查為0.57%,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詳見表1。
3 討論
乳腺癌是一種危及婦女生命健康的重要惡性腫瘤,全球乳腺癌的發病率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有學者研究表明乳腺的是由皮膚、纖維組織與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的,乳腺癌中約有99%發生在女性上,近幾年,我國乳腺癌發病率的增長速度明顯高出高發國家1~2個百分點,且全國腫瘤登記地區乳腺癌的發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城市發病率為51.9/10萬,農村發病率為21.1/10萬。
眾所周知,乳腺癌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在20世紀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已經明顯下降,這主要有2個原因:1)由于乳腺癌篩查工作的有效開展;2)乳腺癌綜合治療的開展。
目前,對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有學者研究表明乳腺癌的發病存在一定的規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高危因素是指與乳腺癌發病有關的各種危險因素,而大多數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險因素就稱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近幾年,有研究發現乳腺腺體致密也成為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乳腺癌的危險因素還有月經初潮早,絕經遲;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胸部接受過高劑量放射線的照射;絕經后肥胖;長期過量飲酒;以及攜帶與乳腺癌相關的突變基因等因素。
根據有關調查顯示,乳腺癌的發生與發展與很多因素相關,如年齡、文化水平、生活習慣、遺傳等。對于農村婦女而言,其文化水平均比較低,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乳腺癌防治知識缺乏,加之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導致未能及早發現乳腺癌,致使自身生命健康受到影響。除此之外,有關文獻報道[2]表明,良性乳腺疾病與乳腺癌家族史之間的關聯性密切,對于存在乳腺癌家屬史的婦女來說,一定要高度預防乳腺癌的發生,一旦發病,應馬上就醫,從而提高治愈率,改善預后。為此,加強乳腺癌篩查,可盡早發現、盡早診斷、盡早治療,從而降低乳腺癌發病率與病死率。
在乳腺癌篩查中,觸診應用十分普遍,主要就是通過觀察乳房外形,碰觸乳房腫塊情況,判定病情;然而因為不同婦女乳房的大小不同,特別是肥胖者,觸診檢查結果不夠準確,臨床局限性較大[3]。目前,超聲檢查因操作簡便、無創傷、無痛苦等優勢,在臨床診斷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且效果良好[4]。本研究顯示,在不同年齡段中,超聲檢查檢出率均高于觸診,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由此說明,超聲檢查在乳腺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極高,可有效提高檢出率,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與相關文獻報道[5]十分相似。
除此之外,在乳腺癌篩查工作中,還應加強健康宣教工作,不斷普及有關乳腺疾病的知識,以此提高婦女自我保健意識,增加對乳腺癌防治知識的了解,以此降低乳腺癌發病率與病死率。
綜上所述,在乳腺癌篩查中,超聲檢查的檢出率更高,具有操作簡便、可反復操作的特點,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馬曉榮,強海燕.吳忠市利通區農村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結果分析[J].寧夏醫學雜志,2018,40(03):285-286.
[2] 常晶晶,陸曉莉,潘玉陽.2012-2015年寧夏農村婦女乳腺癌篩查結果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7,39(10):1194-1196.
[3] 陳婷婷,李兵,姚健,等.廣東省農村婦女乳腺癌篩查及防治知識現況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7,33(08):1178-1181.
[4] 歐艷紅,彭飛蝶,李金梅,等.農村婦女乳腺癌篩查方法的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16,23(02):196-198.
[5] 邵云霞,尹桂珍,夏順珍.江蘇省儀征市25054例農村婦女乳腺癌篩查結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02):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