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清燕


【摘 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膽紅素及尿酸檢驗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觀察組)和參與體檢的健康者(對照組),各32例,均進行血清膽紅素及尿酸檢驗,同時對冠心病患者進行心臟動脈造影,計算Gensini積分,對比不同類型患者總膽紅素及尿酸水平的檢測情況。結果:觀察組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總膽紅素水平下降,尿酸水平升高,與對照組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積分增加,總膽紅素水平逐漸下降,尿酸水平逐漸升高。結論:血清膽紅素及尿酸檢驗可為冠心病的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評估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冠心病;尿酸;血清膽紅素;冠脈狹窄程度
冠心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心血管內科疾病,以心肌功能障礙、血管腔狹窄、器質性病變為主要特征,可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壞死,嚴重者有猝死風險[1]。因此,盡早采取措施對冠心病進行診治,是改善患者病情狀況和生活質量的關鍵。本研究以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為對象,分析血清膽紅素及尿酸檢驗的臨床價值,旨在為冠心病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32例冠心病患者(觀察組)均符合《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2]關于冠心病的診斷標準。男17例,女15例;年齡32~80歲,平均(52.6±11.4)歲;病程1~7年,平均(4.4±0.8)年;不穩定型心絞痛18例,穩定型心絞痛14例。32例體檢的健康者(對照組)均無腎臟、肝臟、心臟、腦部及內分泌系統疾病,男16例,女16例;年齡30~80歲,平均(53.2±10.9)歲。經統計學檢驗,各組一般資料的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受檢者均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5mL,經離心處理分離血清,采用東芝TB-12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利用尿酸酶法檢測尿酸水平,利用釩酸鹽氧化法檢測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總膽紅素水平。
冠心病患者同時進行心臟動脈造影,判斷冠脈病變的狹窄程度。以美國心臟病協會制定的冠狀動脈血管圖像記分分段標準[3]進行評價,計算Gensini積分;狹窄程度評分標準:狹窄程度1%~25%、26%~50%、51%~75%、76%~90%、91%~99%、完全閉塞分別記1分、2分、4分、8分、16分、32分。病變部位評分標準:LM、LAD、LCX、RCA病變分別記5分、2.5分、2.5分、1分。冠脈每處病變的積分為病變部位積分與狹窄程度評分的乘積,每位患者的所有病變血管積分之和為最終的積分結果。依據積分結果對冠心病患者進行分組,分為0~1分、2~20分、21~40分、>40分組。
1.3 統計學處理
軟件SPSS 22.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血清膽紅素及尿酸檢驗結果對比
2.2 不同程度冠脈狹窄者總膽紅素及尿酸水平對比
0~1分、2~20分、21~40分、>40分組患者的總膽紅素水平逐漸下降,尿酸水平逐漸升高,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危害中國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來,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備受關注,冠心病自然被醫務人員視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在治療方面,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β-受體阻滯劑,硝酸鹽等藥物常用于臨床,以緩解癥狀,延緩病變的發展,降低死亡率。
實際臨床情況表明,在正常情況下,藥物治療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然而,許多患者由于早期診斷而延遲治療,這導致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可以看出,冠心病的早期診斷在改善治療效果和改善預后中起重要作用。冠心病患者以呼吸急促和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如果病情更嚴重,就會發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不僅增加了治療的難度,而且增加了死亡的風險,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來預防。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途徑,診斷主要是觀察典型癥狀,采用輔助檢查方法,如心電圖,放射性核素心肌顯像,冠狀動脈造影等。血清尿酸是痰的最終產物,是導致冠心病的因素之一。從本研究結果來看,血清尿酸越高,患者心衰的風險越大,提示血清尿酸不僅是冠心病診斷的依據,也是進展的重要指標。冠心病,如果臨床醫生在診斷如果發現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過高,應積極預防心力衰竭。
冠心病以動脈粥樣硬化為病理基礎,因冠脈血管壁粥樣病變所致的動脈硬化、狹窄引發的心肌缺血會導致一系列癥狀發生。近年來,冠心病發病率逐漸升高,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給人類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危害[4]。所以,必須早期明確診斷、積極有效治療,才能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如今,大量醫學研究發現[5],冠心病的發生與膽紅素血癥有著密切關系。膽紅素屬于內源性降解產物,是人體膽汁的重要色素,膽紅素水平較低時,抗氧化能力最好;血清中膽紅素的抗氧化作用明顯,同時對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演變。血清膽紅素是心血管系統的保護因子,其水平與冠心病的發生呈負相關,膽紅素水平越低,冠狀動脈血流速度越慢。本研究中,觀察組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總膽紅素水平較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隨之血漿抗氧化能力降低,最終導致心臟冠脈脈粥樣硬化。尿酸是爬行類及鳥類動物最主要的代謝產物,微溶于水,可形成晶體。冠心病患者血液中尿酸的溶解度降低,會引發高尿酸血癥,并形成尿酸鹽結晶,結晶析出后在人體血管壁上沉淀,會造成人體血小板及血管內膜聚合、粘附;同時,人體血液中尿酸含量的多少與心臟冠狀動脈是否粥樣硬化有著直接聯系,此時伴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癥、胰島素抵抗的患者就會容易引起冠心病發作[6]。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尿酸水平明顯升高,與對照組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提示尿酸水平異常升高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相關研究指出,尿酸、膽紅素與心肌損傷標志物代謝有關,心肌損傷標志物是冠心病鑒別和診斷的重要方法,故膽紅素及尿酸檢驗有助于為冠心病的鑒別診斷提供依據。本次研究進一步分析了不同程度冠脈狹窄者的總膽紅素及尿酸水平,研究發現,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積分增加,尿酸水平逐漸升高,總膽紅素水平逐漸下降,與相關文獻報道的結果相似[7],說明膽紅素與尿酸在冠心病的發生及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檢驗其水平可對冠心病進行臨床診斷和病情評估。因此,血清膽紅素及尿酸檢驗對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檢驗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飛.冠心病患者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檢驗的診斷價值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2):1866-1868.
[2] 郭艷芳.血清膽紅素、尿酸水平對診斷冠心病的價值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41):139.
[3] 陳招進,宋春仙.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檢驗指標進行檢驗的價值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03(32):73-74.
[4] 梁麗華,孫龍胤,張艷萍.冠心病患者聯合檢測血尿酸、血液物化及膽紅素的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5):52-53.
[5] 張晶晶.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在冠心病患者臨床檢驗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09(14):81-83.
[6] 盧霞芬,蔡朝民,程明剛.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檢測中的結果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6,24(12):31-32.
[7] 李云霞.冠心病的臨床檢驗中對血清膽紅素及尿酸檢驗的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03(29):5856-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