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 要】 目的:觀察分析完善基礎護理服務對提高優質護理質量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44例住院患者,按照不同護理干預方法分為觀察組(72例,應用完善基礎護理服務方法)和對照組(72例,應用常規護理方法)。采用統計學分析兩組住院患者的總滿意率以及護理質量評分(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房管理、護理文書)。結果:觀察組住院患者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住院患者的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房管理、護理文書等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完善基礎護理服務對提高優質護理質量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 完善基礎護理服務;優質護理質量;效果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人們逐漸對護理服務意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越來越多的醫院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提高護理質量[1]。開展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能夠提高優質護理質量,因此對于醫療機構來說,不斷優化基礎護理服務具有重要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144例住院患者,按照不同護理干預方法分為觀察組(72例,應用完善基礎護理服務方法)和對照組(72例,應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中有50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50.12±25.16)歲,平均住院時間為(12.02±1.56)d。對照組中有52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50.20±25.03)歲,平均住院時間為(12.05±1.52)d。兩組住院患者一般資料比較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完善基礎護理服務方法,具體表現如下:1)不斷完善護理管理體系:優化護理工作人員的排班模式,以彈性排班模式為主,根據排班班次的特殊性來合理配置護理人員資源,確保每一個科室均有經驗豐富的護士帶班,繼而保證科室整體的護理質量;2)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對在崗護理工作人員定期開展專業化的培訓,由經驗豐富的護理老師來現場教學,定期對護理人員加以技術方面的考核,將技術考核成績與獎金掛鉤,督促護理工作人員能夠切實將技術落實到位;3)積極轉變護理人員的工作觀念:讓護理工作人員能夠清楚了解到現階段護理干預中存在的基本問題,不斷完善醫院的護理服務質量;醫院應該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去學習相關經驗技術;4)提高細節管理水平:重新修訂護理管理手冊和相關質量標準等,讓護理工作人員充分意識到基礎護理工作的重要價值;5)加強質量考核:護士長應該在第一時間強化檢查,突擊檢查,掌握優質護理服務中的不足之處,立即予以糾正,根據不同科室將病房進行分科管制,組成輪值完成高效監控,每1周召開1次例會,將護理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加以討論分析;6)制定護理日程圖:根據醫護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以及不同科室患者的需求來合理制定護理流程圖,在護理流程圖中注明護理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內容,在每一個階段中均表明具體的工作內容,確保每一個護理環節較為安全可靠;7)加強健康宣講:根據住院患者的生活習慣和文化水平差異,對住院患者進行針對性指導,耐心回答住院患者的疑問,主動了解住院患者的合理需求。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住院患者的總滿意率(采取本院特制問卷調查表,總分為100分,滿意為80分以上,不滿意為80分以下)以及護理質量評分(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房管理、護理文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住院患者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住院患者的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房管理、護理文書等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基礎護理工作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實際護理工作過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幾種問題:1)專業不夠扎實,因此無法滿足住院患者的合理要求,導致住院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產生較大不滿情緒;2)護理態度過于生硬,多見于新上崗的護理人員,部分護理人員出現消極怠工行為,因此無法控制好自身情緒;3)部分護理工作人員與臨床醫師未高度配合,導致給住院患者帶來較大不便之處,最終降低護理質量評分[2-3]。常規護理方式中,護理工作人員和護理具體方式均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導致護理總滿意率不夠高以及護理質量評分不夠高[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患者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住院患者的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房管理、護理文書等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應用完善基礎護理服務方法,能夠顯著提高對住院患者的優質護理質量,改善基礎護理服務的不足之處,加強護理工作人員的職業修養,有利于護理工作人員以真誠的態度和優質化的護理服務來對待每一位住院患者[5]。通過定期考核培訓等能夠幫助護理工作人員認清楚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促使其自我完善,通過獎勵優秀工作者,繼而提高護理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除此之外,護理工作人員還需充分認識到與住院患者溝通的重要價值,根據住院患者的個體差異而提供個性化護理服務,積極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 言泉.優質護理服務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與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4,23(21):141-142.
[2] 鐘銀珍,鐘惠玉,鐘麗清.基層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4,23(08):175-176.
[3] 鐘慕賢,黎俊紅.完善基礎護理服務對提高優質 護理質量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2,29(21):115-116.
[4] 高秀芳,田丹丹,辛俊穎,等.基礎護理周程化在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全科護理,2011,09(12A):3180-3181.
[5] 廖紅珍.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對提高護理質量的效果評價[J].內科,2013,23(02):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