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朋
◆摘 ?要:一個優秀的品德課課堂導入,不僅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要能夠喚起學生真實生活經驗,從而引導他們更好地認識生活、學會生活。
◆關鍵詞:激勵功能;鋪墊功能
一個優秀的品德課課堂導入,不僅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要能夠喚起學生真實生活經驗,從而引導他們更好地認識生活、學會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從“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考,喚起學生情感”入手,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發揮導入的激勵功能;再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主題,從“事實說話補認識,情景再現溫經歷,親身體驗強感受”入手設計導入,為突破課堂教學重點服務,從“形象感知釋感念,類比感悟滲道理,情景體悟揭困惑”入手設計導入,為解決課堂教學難點服務,發揮導入的鋪墊功能,從而真正提高品德課堂教學導入的實效性。
1發揮導入的激勵功能
1.1以“趣”入境
學生對學習主題產生興趣,就會產生探索知識的迫切愿望,并積極主動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學習。品德課程中許多主題是指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這些內容,學生都有一定的親身經歷,非常感興趣。這類課堂的導入,設計時采用精心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現潛在的教育導向意義,以“趣”入境,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讓他們自然地對教育主題感興趣。
1.2以“情”入境
情感在教學中,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或活動具有支配、指導作用。學生強烈的內心體驗,能使教學主題的要求較為容易地轉化為學生的學習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語言、情節感染學生,引起情感共鳴。如果課堂品德教育主題,主要是通過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道德情感的體驗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導入時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
1.3以“思”入境
“學而不思則罔”,從反面說明思在學習中的作用。在導入時,結合內容,創設情景,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處于“心憤口悱”的積極思考的學習狀態。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導入設計。提高認識,引導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現行品德課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類課堂導入時,應更多地考慮在導入環節中以“思”入境,引發學生對課堂教育主題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課堂主題教育進行得更為深刻。
2發揮導入的鋪墊功能
2.1為突破重點做好服務
有些品德教育主題可能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感受有一定的距離。如果在課堂學習開始時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那么要想在課堂上讓學生真正領會課程教育意圖則有困難,從而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鑒于這樣的考慮,教師要在課堂導入環節把問題解決好。
第一,事實說話導入補認識。用事實說話,就是采用社會上出現的事例、自然界存在的現象來安排課堂導入。由于它的真實性,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這類課堂導入的設計對于那些學生感性認識上不足或者模糊的品德教學主題特別合適。
第二,親身體驗導入強感受。由于年齡、生活狀況不同的原因,學生對他人的心理、生活不可能有切身的體會。如何引導學生和他人交往,學會與人相處是品德課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這類品德課程教育,在導入時要讓學生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最好的辦法是設計活動讓學生去親身體驗體驗,這樣對馬上進行的課堂教學非常有利。
第三,情景再現導入溫經歷。現在的學生生活幸福,在家里無時無刻不享受著親人的關愛,有一種“以我為中心”的意識。許多學生忽視生活經歷中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品德課程中,許多主題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深刻理解生活。這類課堂的導入時,要把曾經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意識地溫習、重新認識生活,這對于課堂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2.2為解決難點做好服務
有些品德課的教育主題盡管與學生的生活經驗非常的貼近,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不是很大,但是這一教育主題中可能會涉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較抽象的道理、認知上有困惑的現象。對這些在課堂上必須要處理的問題,可以考慮在課堂導入的時候來先行解決,從而為課堂學習打好一定的伏筆,促進學生對課堂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為提高課堂的學習質量奠定基礎。
第一,類比感悟導入滲道理。品德課程中涉及一些比較抽象的道理,這是在課堂教學時所遇到的難題。教師可以在導入時用比較形象的例子進行類比,讓學生對抽象的道理有個較為感性的認識。
第二,形象感知導入釋概念。現行的好多品德課的主題涉及概念,這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遇到的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對概念進行解釋吧,學生聽不懂,再說對小學生講概念也沒有這個必要;不解釋吧,課堂上出現這樣那樣的混淆,弄不明白。對于這類主題的教學,在課堂的導入時可以把概念的外延一一具體擺出來,學生在大量的具體形象面前就自然理解這個概念。
第三,情境體悟導入揭困惑。現實社會繽紛復雜,現實生活豐富多彩。學生對生活中許多現象存在認識上的困惑,品德課程中如果涉及,教師就要花時間把它講透徹。因此,在課堂導入時就讓學生來面對困惑,對于積極解決困惑幫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