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有一系列基本關系、基本問題必須深刻把握,例如“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關系、“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的關系、“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關系,等等。尤其是在當前,我國改革發展形勢正處于深刻變化之中,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改革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中美貿易摩擦引發全球關注,這是否會打亂我們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會不會影響“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時代新階段,越是在遇到一些干擾之時,我們越要對這些基本問題更加清醒,對這些重大關系有更深刻的把握。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通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同時,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廣大黨員干部非常渴望對這些重要理論、重大關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究竟什么是“總體布局”?什么是“戰略布局”?二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對此,我們更加有必要著眼于時代的發展需求、黨員干部的學習需要,對其進行闡釋。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指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圍繞著這“兩個布局”,人民論壇組織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其中有很多觀點值得品讀。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公方彬指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全面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本質內涵和基本特征,才能有效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兩個布局”的歷史使命是什么?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肖濱認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歷史使命在于對民族復興立體戰略框架的頂層設計和全面統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歷史使命則是對民族復興連環戰略線路的深謀遠慮和系統謀劃。“兩大布局”歷史使命形式上雖有區分,但本質上是統一的,二者統一于中國的執政黨帶領人民通過中國道路、按照中國方案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事業。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存在哪些邏輯關聯?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何玉芳提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進過程中,“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呈現為低級階段,“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呈現為高級階段;“五位一體”是“四個全面”的現實基礎,“四個全面”是推進“五位一體”的戰略重點。
“兩個布局”體現了什么樣的哲學思想呢?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馮留建指出,“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以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基本要求,以唯物辯證發展觀為主要遵循,以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為最終歸旨,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執政智慧。
當前,我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如何更好地推進“兩個布局”顯得尤為重要。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認為,要緊緊抓住新時代協同推進“兩個布局”的有利條件,巧妙破除和化解國內外阻礙貫徹“兩個布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充分領會“兩個布局”的總體要求,不畏艱辛迎難而上。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許光建則認為,推進“兩個布局”必須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需要與時俱進、實現整體推進、協調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統一。
根據黨的十九大部署,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從今年6月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通過學習,達到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 “初心”與“恒心”強調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堅定。面對國際國內的復雜環境,我們要有強大的定力和意志力,咬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兩個布局”上堅定不移,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為我們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