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星
隨著社會知識體系的不斷發展,科技與技術的不斷變更,繼續教育在經濟建設領域所占據比例逐步加深。筆者認為,想要推進我國科技進步和國民經濟的長期發展,需要繼續擴大繼續教育,推進繼續教育網絡化,擴大受益人群,為我國科技進步以及社會進步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
隨著繼續教育影響力的不斷拓展,已參加工作或者是想要基于發展的人群必然會選擇繼續教育平臺。固有的實體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的繼續教育網絡平臺被重視起來。繼續教育通過新技術,新理念正在不斷的適應社會的進步,滿足越來越多工薪人群的需求。
一、繼續教育網絡教學平臺現狀及其存在問題
目前,我國網絡教學平臺都是根據傳統教學理念以及傳統教學方式所指定的。利用這一模式所構建的網絡化教學平臺固然是存在著一定的教學優勢,但是,隨著信息條件以及科技條件的不斷提升,這種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已經逐步不能夠滿足人們的教學需求。單純的將課堂教育照搬于網絡之上是盲目也是不可取的。
我國繼續教育網絡教學平臺的搭建基本上是教育機構內部的在線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注定了用戶量較低,用戶規模狹小,用戶也得不到切實的利益需求。網絡教育平臺的構建或者是共享化程度依舊不完善,很多需要在線教育的人群因為自身條件限制無法獲得所需求的知識。并且,繼續教育網絡平臺沒有專業性的維護運作,一旦系統出現問題,那么很多封閉化的教育資源也就付諸東流了。
二、構建網絡繼續教育平臺的必要性以及建議
(一)知識經濟的更替速度要求繼續教育網絡化
現在中國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傳統的技術要求和知識理念已經逐步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高效率的載體傳播,繼續教育在快速發展階段無疑成為了人們的不二選擇。繼續教育平臺網絡化也成為了一種新型的知識教育方式。現在,人們所倡導的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也離不開網絡平臺的支持,固有的傳統教學課堂最終將會被網絡教育平臺所取締。
隨著越來越多工作的智能化和平臺化,傳統繼續教育課堂的課堂展示已經不可以全方面的幫助學生了解系統知識,現實教學受制于教學者的教學情緒,教學思維以及教學模式的影響較大,網絡化教育平臺幫助教育者更好的完善教學方法,審視教學不足之處。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已經不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種動詞,是一個持續的,發展的過程。信息的不斷擴充和更替幫助繼續教育活動更為完善和規范。如果一味地沿襲以往的繼續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了。
(二)教育對象素養的提升導致繼續教育網絡化
繼續教育的本質是由其學員所決定的。目前,繼續教育對象的素養相比較于以往的教育對象而言是相對較高的。很多人的學習目的十分明確,學習目標也相對固定。但是,傳統繼續教育所開設的課堂種類以及課堂內容并不一定涵蓋了教育者所要求的教育內容,教育平臺網絡資源整合化,才可更好的拓展教育資源,為教育對象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另外,很多教育對象的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較為分散,統一教學必然會導致學員時間調動出現問題,導致學習的連貫性較差。利用網絡化教學資源可以大大的節約學員的時間,促使教育連貫性。
(三)網絡技術影響教師繼續教育的發展模式
模式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操作與科學思維的方法”。模式與思維是緊密聯系的,思維與時代發展也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教師繼續教育的發展模式必然受現代技術的影響。在中小學階段,教師的教育模式是開放式教學模式,學生因為實踐探索事物變化的本質。但是,繼續教育階段,教育機構的培訓重心逐步轉換為理論中性,學生難以感受到實際的應用效果。傳統培訓者的教學模式過于閉門造車,所選擇的教材與教學內容已逐步不被時代所認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各類技術能夠第一時間內被教師所獲得,培訓機構可根據現有網絡資源進行及時的教學調整,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并舉其形,幫助學員了解最為前行的教學內容和技術技巧。
(四)同步教學與非同步教學相互結合
為了充分發揮繼續教育平臺的作用,筆者認為需要將同步教學與非同步教學模式相互結合。這種教學模式必然需要依靠現代科技來進行。同步教學即課堂同步,作業同步,非同步教學即科目非同步,難度不同步。這兩種教學模塊的建立將使得傳統的授課方式徹底顛覆,學員將自由并且有針對性的“點播”自己所需要的知識講解板塊,跳過枯燥的累贅知識,達到知識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FTP服務器的方便,建立強大的教學資源庫進行共享教材和共享課程,保障平臺的知識更替速度,保持新鮮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繼續教育網絡化發展是必然的。隨著社會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知識和技術的日新月異,各類教育機構應齊心協力構造適合學員發展的網絡化平臺,擴大繼續教育的受益人群,為我國知識經濟的進步作出貢獻。(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