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海英
對于國家而言,會計行業是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行業,對于國家金融和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公允價值作為一種新的經濟計量方式,在會計準則中的運用十分重要。本文通過對公允價值在會計準則中運用的現狀的分析,對公允價值在會計準則中運用的意義與特征進行論述,旨在進一步推動公允價值計量方式在會計準則中的運用。
公允價值是會計中重要的計量方式,在我國當前社會的經濟發展形勢下,公允價值能夠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家企業的財務狀況,并以此為根據做出符合企業經濟預期發展的需求,當前公允價值的應用主要集中體現在投資性房地產、金融資產以及企業合并與債務重組等領域。
一、公允價值概述
公允價值指的是熟悉市場情況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和自愿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貨物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或者一項負債可以被償清的成交價格。
從廣義上來講,公允價值指的是各種條件下的合理價值,在與估值相關的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從狹義上來講,公允價值是在某一行業中特定條件下的合理價值。新會計準則中的公允價值則是狹義上的公允價值。
二、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
我國財政部門為了使我國的會計準則與國際相適應,于2006年發布了新會計準則,且引入了公允價值的概念并且在我國得到了相對廣泛的運用。
(一)公允價值在投資性房地產方面的運用
投資性房地產作為我國的一項核心產業,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公允價值在房地產方面的運用是創新思維的具體體現,也是對過去的相對落后的計量方式作出的改進和創新。
在投資性房地產行業引入公允價值的計量理念和方式,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是提升產業價值的創新性舉措,使得產業價值不斷突破,同時也為房地產行業的價值呈現提供了一個更加簡潔明了的方式。
(二)公允價值在金融資產方面的運用
金融資產作為一種非貨幣性資產的交換,相對于貨幣資金的交換來說,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折舊與減值的問題。
要完全實現公允價值在金融資產方面的運用,必須要遵循兩個前提:一方面,金融資產的交換以商業為基本目的;另一方面,交換雙方須達成一致,從而使雙方擁有公允屬性,以進一步獲得公允價值。就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而言,金融資產的交換一般都存在補價的情況,而在金融資產的交換中,一旦出現需要補價的狀況,就需要補價方的對立方自行確認損益狀況,也就是說,一旦一方出現需要補價的狀況,交易雙方都需要對此作出反應,這為雙方的非貨幣資金的交換造成了不便。而將公允價值有效地運用到金融資產的交換當中則可避免這些不便。
(三)公允價值在企業合并與債務重組方面的運用
新會計準則規定,一旦公司或企業需要進行破產重組,就需要及時地將公允價值的意義引入其中并進行合理運用。債務重組作為破產企業必須要履行的行為,主要包括四種行為:首先,進行債務重組時,賬面和實際差額需要算作損益范圍之內;其次,若需要償還債務者要以非貨幣資金償還債務,賬面與非貨幣資金的實際差額需要算作損益范圍之內;再次,若收債方想要企業或公司的股份或者非貨幣資金償還方式,那么,債務的價值就是股份的價值,若存在差額,也許算作損益范圍之內;最后,如果在債務重組過程中,雙方做了內容上的修改,則需要在修改完成后,將債務公允價值算入最終的結果之內。
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公允價值在債務重組過程中最大的作用在于維持雙方平衡,并且對債務能否算作損益范圍內這一問題起著決定作用。
三、新會計準則中運用公允價值的意義
(一)推動我國會計發展與國際趨同
近些年來,公允價值這一概念已經作為一種相對重要甚至首要的計量方式在一些歐美發達國家的會計準則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其最大的優勢在于有效地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從計量屬性的方面來看,公允價值在會計準則中的運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財務會計的發展方向。因此,是否在會計準則中引入公允價值,以及對此引入的程度與范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國家會計準則國際化的衡量標準。
我國新會計準則的頒布明確引入了公允價值的概念,意味著我國會計準則在與國際化趨同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二)標志著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持續不斷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市場的資源配置還是我國的開放程度,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會計作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基礎,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市場經濟的發展。
我國經濟在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在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的同時也面臨過反傾銷等障礙和困難,會計準則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其不斷地完善和發展有利于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公允價值作為一種科學合理的計量屬性,能夠有效反映出企業的發展狀況,同時也在提高會計信息方面存在相關性有著良好應用價值。公允價值在會計準則中運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趨于成熟。
(三)有助于發揮會計準則基礎地位
我國新會計準則在眾多方面都實現了重大突破,公允價值的引入是其發展最為突出的部分。
公允價值的計量最主要的優勢和特征在于資產、負債的客觀計量以及真實反映。對于投資者、債權者和社會公眾來說,資產和負債的真實價值是他們關注的重點,也是他們做出決策的重要依據,而公允價值恰恰確保了這種資產和負債的客觀性,更有助于充分發揮會計準則在市場經濟中的基礎地位。
四、新會計準則中運用公允價值的特征
(一)方向性明確
盡管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并沒有在其《編制財務報表的框架》中明確地將公允價值列為一項計量屬性,但在有關準則中對公允價值進行了廣泛的運用。就目前而言,我國的投資性房地產以及債務重組等方面已經深入地發展和運用了公允價值這一概念。在這些運用中,基本遵循一種定義:在公平的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雙方自愿進行交易或者清償債務的金額。我國的新會計準則中對公允價值的定義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定義基本趨同,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的會計準則制定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的方向性是一致的。
在公允價值的定義以及公允價值的應用方面來看。我國的新會計準則的方向性是十分明確的,同時也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保持著一致性。這對于我國會計行業而言,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隨著近年來我國的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準則的制定也不斷趨于成熟,這也為公允價值在我國運用的低風險提供了條件。
(二)涉及面廣范
公允價值作為一種計量屬性在我國新會計準則中作出規定后,自然會得到廣泛運用,但如何運用以及何種程度的加以運用,對于我國新會計準則中的公允價值的實施來說仍然是一道難題。主要原因在于,公允價值并非只有利處而毫無益處,如果應用不當,必定會出現較大的問題。
目前在我國已發布的多個具體會計準則中,設計會計要素計量的總數超過三分之二,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會計計量屬性中不同程度的運用了公允價值的概念,由此可見,我國的新會計準則中的公允價值的涉及范圍時十分廣泛的。
(三)運用謹慎性
我國的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涉及面雖然十分廣泛,但是其運用仍然十分謹慎,主要原因在于公允價值的運用具有非主導性和苛刻的條件限制兩個方面。在我國新會計準則中有著明確規定:“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采用歷史成本”。也就是說,公允價值的運用應當是在采用歷史成本的前提下實現的,證明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中處于非主導性地位。
我國新會計準則也對公允價值的運用是十分謹慎的,而不是任何企業在任何條件下都可以使用這一準則。之所以采用如此謹慎的態度,其原因就在于我國改革開放雖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處于轉型階段,人才儲備等還不甚完善,因此,保持謹慎是最理想的方式。
五、結語
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充分體現了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與國際制定標準趨同,這可以看作是我國會計行業的一大進步,其對于打破我國會計行業發展的瓶頸這一方面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作者單位: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