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健健 紀爽曉
ERP是企業資源計劃的英文縮寫,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在實施過程中,這個系統逐漸變得成熟,但是,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令人深省,本文主要以當代企業應用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為對象進行闡述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措施方案。
一、ERP應用背景
(一)ERP系統的發展背景及介紹
20世紀90年代后期,企業經營進入大張旗鼓的發展狀態,不但要面臨生產需求多元化的現狀,而且要更好地協調供應與數據存儲之間的關系。這使ERP管理系統登上舞臺,使企業信息管理與數據處理技術趨于成熟。ERP以業務處理順序為對象, 在物資流動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集中管理、數據信息管理為對象形成集成一體化的企業管理軟件,軟件則是快捷方便地對這些資源進行規劃、協調、控制、測量、改善的管理技術和信息系統,不但能有效改變企業運營能力和運營效率,而且能增強企業整體競爭水平,實際上是企業管理的一場多角度、全面的變革。
(二)ERP系統闡述
ERP是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英文縮寫,又名企業資源規劃。ERP完成了RP (aterial Require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計劃)和RPⅡ (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資源計劃)的集合和延伸,提高了之前的RPⅡ的功能性。ERP集信息處理技術與前端管理思維之大成,逐漸成為當下企業管理應用過程中的寵兒,適應最大程度挖掘社會財富的需求,成為企業在大數據時代中向更高更強發展的支撐砥柱。
二、當下ERP應用現狀及困難
(一)對ERP理解程度不深入
由于ERP在企業應用過程中的便捷性與高效性,所以深受企業管理當局青睞,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當下公司缺乏對ERP系統真實實在的認識,ERP系統作為前端管理系統的佼佼者,優點多面,多數是其他系統所缺乏的,可是很多公司沒有物盡其用,企業引進ERP管理系統的同時,疏忽對內部職工的思想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ERP系統真正發揮它的優勢。因此,想要讓ERP系統真正融入公司內部各個環節,企業管理當局與各部門領頭羊的積極性,是一個重要的難關。
(二)財務人員訓練無素
ERP管理系統之于企業財務分析與數據管理過程中暴露問題很大程度上歸咎于企業財會管理人員的技能和業務熟練度不達標。ERP就像一把吹毛立斷的利刃,財務人員掌握著它,但是不知道如何向前劈砍。此外技術支持和財務分析兩項工作的配合不協調,相關人員只盯著各自職責工作卻缺失了工作上的溝通,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ERP系統的運作流暢度。最后,財務經理及主管人員職業素質的缺失,沒有對ERP系統使用策略形成有效計劃,影響系統的正常使用。
(三)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
很多公司存在嚴峻的人力資源瓶頸,而且缺乏對企業人員進行到位培訓的意識,ERP管理系統的實行需要有在集管理知識與ERP使用技術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許多中小企業對人才開出的條件不夠高,引進人才政策不夠亮眼,吸引性不強,在這種嚴峻形勢下,若是企業忽視了對職工的培訓,企業員工業務不熟,無形中會給他們的員工加大壓力。況且,引入ERP系統和企業管理的變革對傳統管理思維的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撼動,管理當局若是不及時改進自身的知識,讓自己的理論水平更上一層樓,一定會在發展的浪潮中被時代淘汰。
(四)企業對該系統引入的風險評估不到位
企業引入ERP系統通常意味著該企業踏上了管理改革的征程,這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牽扯到組織內部的各個環節,況且ERP系統的實施進程長、投入大、系統的繁瑣性和不確定性等風險,加上企業管理當局無法充分了解上述風險,沒有豐富的應對風險的經驗和能力,都會成為ERP進程中的“攔路虎”。
(五)社會因素
在ERP系統剛融入企業之時,我國剛從計劃經濟模式中走出來,市場經濟體制相關制度與法律不到位,各項法律不健全、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無序。企業之間的不合理競爭問題如雨后春筍般暴露出來,而對ERP在企業內部各環節的管理應用基礎來說,多數企業確實科學的管理體系,大部分管理基礎信息不齊全,內部控制環節紊亂,沒有形成體系、全面條例規章和實際報表,更別說信息共享等方面。
(六)供應商因素
ERP系統的抉擇直接決定著施行效果的好壞,當下國內ERP軟件供應市場并不正規,相關法律體系和銷售體系并不完備,同時,國內ERP軟件系統整體水平不高,技術尚不夠成熟,有著功能性剩余空間不足、調試周期過長、系統內部問題較多,企業對客戶改造程度不深入,軟件技術特點和企業需要不協調等困難。部分供應商在洽談過程中會依仗企業相關人員對行情的不了解而掌控局面。甚至由于ERP供應市場內部的不正當競爭會使供應商刻意夸大自身產品的功能性,以致于企業獲得虛假的產品信息。
三、基于當下現狀給出的方案分析
(一)企業從內部著手
準確定位自身的需求,從組織內部入手,對自身環境加強勘察分析,涵蓋企業需求、人員檔案、業務流程、財務、人事、客戶、供應商等方面,搞明白自身的需求能不能和引入的ERP系統的管理功能相匹配。
(二)慎重斟酌對ERP供應商的選擇
企業要清楚自身的目標與需要,做好自我分析與調查工作,可以尋求口碑好、水平高的咨詢公司,軟件系統要適應企業的基本實際,匹配度要高,這才能合理規避二次開發,保證實行周期,使業務流程的重組工作通暢,企業在引入ERP系統之前一定要明確自家現狀,清楚引入目的,ERP引入的企業要在需求勘察之后,準確、客觀地選擇ERP軟件類型,這是一個ERP項目實行的重要保障。
(三)加強ERP團隊建設工作
企業可成立由管理層領隊的ERP實踐小組,應用顧問與具體業務和技術人員緊密聯系,為業務工作和技術因素提供保障,技術顧問和管理人才和企業內部各部門領導通力合作,在大方向上調控項目的實施進度,咨詢顧問和管理當局加強交流,整合業務,使整體管理水平上一臺階,經過相互配合,保證項目每一環暢通無阻,此外,還要打造一支高職業素養的職工隊伍,所以要分層次、按步驟有計劃的層層實施。
(四)業務流程重組(BPR)
此項工作是ERP實行過程中的重點,企業融合了ERP的前端管理思維之后,才能想到進行業務流程重組,通過突破原本的職能和部門瓶頸,重新安排規劃業務流程,將原來的分散工作用簡單的一條流程串聯起來,融會貫通,形成一條新的“流”,為企業工作流程的管理工作提供保證,二者是因果關系,有需要相互砥礪、磨合,要堅持重點性原則,業務流程重組工作需要圍繞業務流程開展,先從最核心環節入手,同時不要過度一味地擴大重組工作的覆蓋面,為企業和員工帶來過大壓力。
四、對未來ERP發展展望
企業資源規劃將更加完善,行業解決方案將越來越詳細,小企業將推廣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它將與客戶關系管理中的CR相結合,實現市場銷售和服務的整合,使CR的前臺客戶服務與ERP后臺處理流程相結合,提供客戶個性化服務,使企業獲得更好的客戶滿意度。(作者單位:煙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