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稅收政策對發展的不適應性也已逐漸顯現,從而難以滿足各行業的發展要求,所以我國在2016年5月正式開始實施“營改增”稅收政策,這對金融、建筑等行業都帶來了極大影響,要求有關企業應準確理解實施此政策的關鍵意義,研究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機遇與困難,以制定有效對策,從而使“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利”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營改增”的稅收政策對建筑施工企業的意義,并提出了實施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意義;實施對策
1、引言
通過“營改增”稅收制度改革在我國的不斷推進,建筑施工企業期望通過該政策的實施,可以有效減少自身稅負情況,并優化產業結構和稅收制度,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然而,由于建筑施工是傳統性行業,在國家經濟系統中占據了十分關鍵的地位,在實施“營改增”后,也是受影響最大的一個行業,因此,在實際執行時會有極大困難。所以“營改增”稅制在建筑施工企業的有效實施,并充分發揮出此政策的價值,將會對此政策的成功產生關鍵影響。文中針對“營改增”在建筑施工企業方面的有關內容展開論述。
2、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的意義分析
實施“營改增”稅收政策,對有關行業發展而言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特別是建筑施工企業,其所帶來的影響更加顯著。我國制定“營改增”政策的主要原因,是調整有關行業的產業結構,以推動現代化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為了推動企業可以實現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從我國目前的建筑行業而言,絕大部分施工單位在企業管理方面采用的方式都相對比較落后,且管理能力不高,從而給建筑施工企業帶來了很大負擔,因此,在實施“營改增”稅收政策后,可以有效促進建筑施工單位不斷強化管理過程,以此促使企業本身管理能力的提升。
實施“營改增”稅收政策會對企業的財會工作造成極大影響,會使財務工作方式與內容都發生極大改變。在“營改增”后,建筑施工單位必須調整內部的會計核算方式與科目,從而會對財會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業務素養提出更高要求,以達到財務工作的實際需要。此外,“營業稅”轉變成“增值稅”還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發生稅務重復征收的狀況,進而使企業稅負得到切實下降,長遠觀之,對建筑施工單位發展利大于弊。
3、“營改增”政策對建筑施工企業影響分析
3.1 對企業稅負影響
(1)保持企業稅負的平衡性。在“營改增”下,建筑施工企業營業稅額是應稅收入與營業稅率的乘積,而增值稅是:增值稅=應稅收入÷(1+增值稅稅率)×增值稅率-購置物品進項稅額。假如在進行核算時不考慮教育、城建等相關的附加性費用,將應稅收入設為A,將進項稅設為B,并設“營改增”后所需繳的流轉稅額與之前的稅負水平保持相同,即為3%A=A÷(1+11%)-B,得到B=7%A,即建筑施工行業的進項稅額只有占到應稅收入的7%,才可以達到前后稅額持平的情況,若稅負持續降低,那么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需比應稅收入的7%要高,因此,進項稅額是建筑行業稅負水平的關鍵影響因素,同時也是影響建筑施工企業稅額情況的關鍵因素。
(2)進項稅額影響因素。設備和材料成本的影響,對建筑施工企業而言,設備、材料通常由甲方提供給施工方應用,施工方僅需購入部分輔助類設備材料,如此將會造成施工單位進項稅額較少,從而使實際稅負明顯增大。此外,由于建筑工程中存在較多施工點,所需要的工程材料也較多,如果采取零星購入的方式,那么將難以得到發票實施專項抵扣。若材料供應方為小規模納稅單位,則所取得發票為3%增值稅稅額,此時也將難以進行進項抵扣,對企業的稅負情況造成影響。分包成本影響,一方面是施工項目分包,在“營改增”后,分包企業若屬于一般的納稅人,其適用稅率為10%,則施工企業可提供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此時進項稅額便能夠實施足額的抵扣。若納稅方為小規模的納稅企業,則施工企業可提供3%增值稅發票,那么此時施工企業可用于抵扣的進項稅額將降低,從而增加了施工企業的實際納稅額,增大了企業稅負。
3.2 對會計核算工作影響
當前,建筑行業在繳納營業稅時,其中所設的科目核算都比較簡單。核算營業稅只涉及計提與繳納兩項內容。計提過程中,借記或者貸記應繳營業稅和稅費等。在繳納稅費時,應借記應繳的營業稅和稅費等,貸記為銀行存款。在實施“營改增”之后,建筑行業需繳增值稅,從而使財會核算科目出現較大改變。例如一般的納稅人,針對其所涉及的主要稅費類別,下分設九個專欄,包括已交稅金、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轉出未交增值稅、出口退稅等內容。因建筑行業目前還處在“營改增”的轉型期,還需在應交的增值稅下設新增增值稅額抵扣固定資產的進項稅,以此來區分原有增值稅帶來的進項。在增值稅核算過程中,當涉及計提銷項稅時,建筑行業一般的納稅人涉及到的應稅服務,應在進行進結算項款時,根據實收價款,借記銀行存款等。根據應結算款項貸記為項目結算,并依據稅法中有關規定以繳納應交的增值稅金額。
4、建筑施工企業成功實施“營改增”的對策分析
4.1 注重對稅務加強管理
施工單位本身的稅務管理水平將對企業需負擔的稅額起決定作用,甚至還將對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產生重要影響,因此,企業的管理人員必須注重對稅務加強管理,并將該方面的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首先,企業應主動學習并掌握“營改增”稅收政策的各項有關規定。其次,應具備符合稅務管理要求的專業人員配置,不但要了解“營改增”,還應不斷加強研究與分析,從而可以充分運用該政策的相關內容實施稅收管理與籌劃,使企業的稅負下降。再者,還應定期展開有關工作會議,結合目前的政策,對施工企業的發票業務、現金業務和合同管理等實施全面整合優化,在各項業務正式實施前就處理好相關的抵扣計劃,進而減少企業的稅負,以使“營改增”的重要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
4.2 強化對發票的獲取工作
增值稅發票是用來抵扣稅費的唯一有效憑證,在購買原材料與分包方面,這些都是建筑施工單位抵扣稅費的主要項目,因此,在對砂石等材料采購時,不但要考慮關注材料的成本優勢,并且還應注重材料供應方的資質情況,應由低稅負與低成本兩方面綜合考慮,從而找出一個合適的平衡點,要避免采用往常低價從優的購買模式。在材料供貨商選擇上,企業應盡可能和有良好信譽且實力強的供貨商合作,這樣不但可以使企業的稅負得以有效減少,并且還可以使企業在對供貨商的管理效率上得到顯著提升,進而促使企業的分包和材料采購費用降低。針對施工場地在電、水等資源利用相關費用,需盡量將其分攤展開核算,同時和稅務機構或供應單位協商以取得有效的專用發票以抵扣稅費。
4.3 規范對發票的管理工作
若要使增值稅發票的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以完成抵扣稅費過程,則企業必須要強化發票管理工作。施工企業需把發票看作現金來加以管理,應在內部建立和實施相應管理措施。相關人員應做好對發票專用章、讀卡器等的保管工作,并配備保險柜等,以確保發票不丟失。對已取得了抵扣條件的發票,應及時實施登記,通過設定系統來提醒抵扣有關工作,同時每天均應核對票賬信息,從而在根本上防止發生由于工作人員的疏漏而造成抵扣期限錯過等狀況。另外,施工企業還需加強對有關人員的培訓教育,以提升其在鑒別發票方面的水平,同時與當地的稅務機構實施聯網合作,從而利于對發票的及時核算,盡可能的防止虛假發票的產生。
4.4 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
因增值稅所開具的專用發票為抵扣稅費時所必需的憑證,因此,還應強化對供應商的管理工作,要求其必須提供和滿足抵扣要求的發票。針對已有的供貨商應統一實施管理,要使其提供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質,同時提供出資格認定表。對不滿足條件的,不可納入供應商管理的范疇之內。對新簽訂合同供應商,特別是大項目的采購,在招標過程和合同談判時均應要求其具有一般納稅人資質。此外,對施工過程中不能獲得發票的材料,施工企業可以把該類業務向專業單位進行分包,并要求該單位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從而可由專業分包單位獲得增值稅的發票來實施抵扣,以提前規避困難,防止無法正常抵扣等情況的發生。
結語:
總而言之,實施“營改增”政策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是機遇和困難并存,“營改增”可防止企業稅務被重復征收的狀況發生,從而極大的降低多數企業的稅負?!盃I改增”的提出,是我國政府為提高企業在國際上的核心競爭能力,所提出的經濟制度改革的相關內容,從稅制改革角度來看,“營改增”便是改革的重點突破口,會對企業的財務工作造成極大影響。在開展“營改增”后,對建筑施工企業而言,也必須順應時代發展,不斷完善自身管理機制和財務管理方面工作,同時,在“營改增”后怎樣使企業保持長遠的發展,也是當前企業所必須認真考慮的重點問題。
參考文獻:
[1]唐吉娟.營改增的實施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分析及應對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7):152-153.
[2]吉靜利.營改增對企業財務和會計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以建筑施工企業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5(25):136-137.
[3]葛建鵬.探析“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措施[J].經濟,2017(2):30.
作者簡介:
龍海云,甘肅第二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