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
【摘? 要】隨著新時代的教育體制不斷改革與發展,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規劃,同時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將發散思維法引入語文寫作課堂,不僅能適應于現代教育的要求,也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本文結合當前語文教學現狀,就初中教師在寫作教學時如何利用發散思維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作以簡要分析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寫作能力? 教學策略
發散思維法又稱靈活性發散思維法,它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設置某一主題,然后引導學生從一個目標或思維起點出發,從不同方向順應各個角度展開聯想,并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發散思維法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和流暢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著重改善自身教學方法,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并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和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一、設立主題,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對于初中生來講,興趣是他們學習的起點,也是其愿意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研究的不竭動力。因此在上課時教師可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有意識、有步驟地擴大其思路,逐步引導學生進入作文意境。首先,教師可設置學生感興趣的主題,然后引導學生針對主題展開自己的想象力,教師再從旁指引和規范,引導學生構建和主題相關的情景。其次,教師要注意主題的難易程度,要在學生能吸收消化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開發其思維能力,提高其寫作欲望,使學生在面對主題有東西可寫,能明確寫作方向。另外,由于學生的思想活躍,構建出的情景繁多,因此教師也要培養學生的提取和檢索能力,通過對比以及聯系實際生活使學生能提取到有用的信息,樹立其寫作信心。教師通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二、積極引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作文即文章,對于學生來講,要寫出好的作文,必須具備清晰自然的文體結構。這就對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要求。在上課前教師要先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設定正確恰當的學習目標,并準備大量的感性材料,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創設出生動形象的教學情景。在上課時教師要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材料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和歸納等過程,培養其思維能力,并促使其在腦子里形成大體的寫作方向和文體結構,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另外,為有效培養學生的文體結構意識,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引領學生學習課文的寫作手法,在課后也可推薦學生去讀大量的課外文章,在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同時擴展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認知能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其思維能力,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提高學生寫作技巧
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有濃厚的寫作興趣和良好的思維能力,還得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一定的寫作技巧。對此教師要充分重視對學生寫作方法的訓練。首先,教師在上課時要引領學生打好知識基礎,如背誦一些名詞佳句、熟悉成語和句式的用法等,同時對于一些重要的句子或段落,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仿寫,力求語言精練、流暢,并適當加入其個人情感。其次,教師在上課時也可引導學生從選材、方向、立意及結構等方面詳細解析某篇文章,學習其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對于學生仿寫的作文,最后教師要一并批閱,并指出學生的亮眼之處和錯誤的地方,還要引導其修改作文。如在“風箏”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泛讀,等學生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后,教師再詢問學生的感受。學生一般都會覺得驚異和悲哀,但卻說不出來文章的哪里能體現出來悲傷。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解析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如何通過側面來表述心情、如何通過事情來勾畫人物色彩等。在學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寫作手法后,教師還要進行總結,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的思維方式,給予適合學生的寫作方法。教師通過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使學生熟悉各種優秀文章的寫作手法,才能為提高其寫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聯系實際生活,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生活是學生寫作素材最重要的來源,也是其思維最好的出發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日常生活,使學生從實際生活材料尋找寫作靈感。首先,教師在上課時要結合日常生活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即根據課文能在生活中找出大體原型,并添加自己的情感,從而使其感知生活,認識自己,從而在寫作時能融入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其次,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的思維能力和觀察力,鍛煉其領悟生活和體驗人生的感知力,對此教師可在班里創設一些教學情景來吸引學生參加,訓練其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速度。另外,為了使學生寫作有更好的素材,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寫日記或者讀一些課外的正能量題材,在積累名詞佳句的同時熟悉和模仿優秀文章的寫作方法。最后教師還要教導學生應用寫作素材,以及怎樣把素材或詞句融匯到作文里,進而豐富其作文內容和寫作手法。教師聯系實際生活進行作文教學時,不僅能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還能提高其作文質量。
【結? 語】
發散思維法是通過教師根據主題從旁引導,促使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展開聯想,在明確寫作方向和大體的文體結構后,再以通順、流暢和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積極發展有效的教學策略,尋求課堂務實發展,并大膽地將發散思維法應用到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去,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或教學活動來訓練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在培養學生思維發展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榮臻.如何在中學作文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課程教育研究,2017(7)
【2】林士杰.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散學生的思維訓練【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