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旻
能源作為我國的上游產業,其價格波動對中國經濟造成深遠的影響。科學的揭示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區域經濟的影響,對我國經濟平衡穩定的發展及各區域相關政策建議的選擇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先對能源價格波動對經濟的影響進行理論分析,再對國內外能源價格波動對經濟影響的研究進行總結與回顧,然后進一步闡明要從總量效應和結構效應兩個視角來研究能源價格波動對經濟的影響。在總量效應的視角下,主要研究能源價格波動對地區生產總值和物價水平的影響,在結構效應的視角下,主要研究能源價格波動對消費水平、投資水平和出口的影響。在此研究框架下,本文利用面板數據模型對此問題進行研究。
能源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是現如今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兩大主要的問題。從一方面來說能源發展過程中的經濟效益以及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經濟的發展,能源產業也逐漸成為金融行業中利潤的重要來源;另一方面能源與金融市場之間的信息來往、相互之間的影響也在逐漸地凸顯出來 ,能源危機導致的金融危機甚至說是經濟危機已經成為了現代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及其重要的一個問題。
一、能源的價格
(一)能源價格的持續上漲
近幾年來我國的能源價格雖然不斷的波動但從總體來說能源的價格在持續上漲,因此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能源價格上漲的同時也給我國的經濟增長、物價水平和國際收支等各個方面都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于此同時也由此引發了人們對經濟的發展方式、生活的消費方式、能源安全、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的進行反思。
(二)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
能源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其價格的波動能夠對一般的價格水平行業產生重要的影響,進而影響社會公眾投資和消費,并最終影響能源強度。能源價格變動會導致經濟結構發生變化。一方面,能源價格增加鼓勵了能源投入較少的行業的生產活動,抑制了能源投入較多的行業的生產活動,從而引發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進而對能源強度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一種能源價格的提高,或者其他替代能源價格的降低,可以減少需求方對該種能源的需求,增加消費其他替代能源,進而改變消費結構,影響能源強度。
(三)我國能源市場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對能源的需求量特別大,而能源的供應不足又是目前在發展中面臨的巨大考驗。對石油天然氣的依賴過大,尤其是石油在我國的現狀是儲量不足,需求量極大。由于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量和儲量不成正比因此導致了我國在與歐美國家相比時在能源問題上始終處于被動地位。
二、應對措施:
(一)政府需要采取積極的政策措施
能源價格的市場化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大重點,政府應該積極穩步的推進能源價格形成的改革。 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從市場化改革方面下手,加緊理順能源市場供求水平、 國際能源價格波動之間的動態關系,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在能源產品供求關系中的基礎功能。為此,還需要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步是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政府的機構監督職能;同時還要積極的推進能源產業方面的組織結構的調整;最后還需要做到動態的、及時的監控國內以及國外的能源市場的價格波動, 并且要以此為基礎并穩步的實現以市場為基礎的政府有效監管機制。
(二)國際貿易角度的政策調整措施
要進一步促進貿易方式的轉變,協調能源價格與出口貿易的發展。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實力的進一步提升,當前我國應該積的去極探索對外貿易方式轉變,工作重點要轉變為: 逐步減少以能源消耗為主的加工行業的貿易,同時也要加快高耗能以及高污染的能源產業的淘汰工作。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去支持合適的國內優秀企業去到國外開拓新的能源市場,加大力度尋找國際間的能源戰略儲備地,為以后能源緊張時做好充足的準備。持續推進我國高新技術的發展,大力開發新型能源,增加能源的利用效率,做到高效節能,以此來減少我國對國際能源貿易的依賴性。
(三)發揮能源稅收的作用
國家應該發揮能源稅收機制的作用,并且逐步改革能源補貼方式。我國現有的能源稅的稅制尚且無法真正的發揮出稅收機制的調控功能。為了能夠進一步的促進能源稅收調控功能的發揮,我國可以構建能源稅收立法,并且對現有資源稅稅制進行一定的調整,將收稅制度改來更加的符合經濟發展效率。
三、結語
我國的發展進步一直都離不開能源的開發利用。近幾年來,能源問題越來越突出,如何合理有效的解決一直都是政府工作的重點。能源價格的持續上漲極大的影響著國民的生活,除了政府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以外,每一個公民都要有節能意識。(作者單位:湘潭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