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晶晶 孫榕竟 昂圣敏
毫州市素有“藥都”之稱,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故毫州的中醫藥材市場發展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亳州的經濟。針對亳州如今經濟落后的緊迫性,我們致力于為亳州探索一條以中醫藥材為核心的特色脫貧之路,并就亳州中藥材區域品牌的發展策略進行研究,將根據亳州市中醫藥材區域品牌去培育專項中醫藥人才作為突破口,以促進亳州中醫藥材行業發展,以達到帶動亳州整體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
一、亳州市中醫藥業分析
(一)亳州市中醫藥發展進程
東漢末年,華佗在亳州開辟了中華第一塊藥圃,這是亳州市中醫藥發展的起點。在神醫華佗的影響下,亳州市中醫藥藥材種植業開始漸漸發展起來,至明清時期,亳州已經成為了“四大藥都”之首。在建國初期,亳州市中醫藥的發展剛剛開始恢復的階段,又遭受了三年自然災害,中藥材的產量急劇下降。1961-1970年,全國開始興起中草藥浪潮,受中草藥運動的影響,亳州市也開始種植大面積的中草藥。1979年末,中草藥種植數量慢慢穩定,逐漸呈飽和狀態。八十年代初,國門慢慢打開,大量中藥材被引入栽種,部分野生中醫藥藥材也開始進行人工栽培。
(二)亳州中藥材區域品牌發展中表現的優勢
1.品牌優勢。亳州自古被稱之為“藥都”,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并且是神醫華佗的梓里,神醫在這里開辟了中華第一塊藥圃,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的傳承與發展。在中藥材方面,亳州市對于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影響都是不可小覷的。并且,亳州市曾經在2004年至2012年期間,連續承辦過九屆國際中醫藥博覽會,成為中醫藥領域學術研究、交流、討論的首選之地,是全國規模最大的中醫藥藥材交易市場。
2.政策方面。亳州市作為一個農業大市,全市種植中醫藥藥材的品種已經超過了2600種,中醫藥已經成為了亳州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因此,為適應城市經濟發展的特點和模式,2017年9月8日,亳州市召開了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懇談會,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亳州市將致力于將自己打造成為“世界中醫藥之都”,并樹立了“以藥立市”的發展目標,在亳州市全市致力于發展中醫藥的情境下,亳州市中醫藥方面的發展一定會有質的飛躍。
3.種植面積優勢。亳州市中醫藥的種植面積目前已達到116.3萬畝,而“四大藥都”的其他三座城市,河北省安國市的中醫藥藥材種植面積為15萬畝,河南省禹州市的中醫藥藥材種植面積為10萬畝,江西省樟樹市的中醫藥藥材種植面積為6萬畝,與這三座城市相比較,亳州市在中醫藥藥材種植面積上擁有絕對優勢。
4.品種數量優勢。亳州市地處安徽省北部,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時八節分明,非常適宜栽種中藥材。并且,亳州市種植的中醫藥藥材品種繁多,共400余種。相比“四大藥都”的其他三座城市,河北省安國市種植的中醫藥藥材品種達370種,河南省禹州市種植的中醫藥藥材品種為300余種,江西省樟樹市種植的中醫藥藥材品種為200多種,與這三座城市相比較,亳州市在中醫藥藥材品種數量上也擁有相對優勢,可以滿足全國絕大部分城市對于中醫藥品種的需求。
(三)亳州中藥材區域品牌發展中的劣勢和突出問題
中藥材是亳州市地域性品牌的特色資源,但農戶們基本上以傳統方式進行生產和經營,并未結合現代管理經驗,缺乏正確的引導,始終未能脫離分散種植的種植結構。區域內部各中藥材大戶,也極度缺乏對中藥材區域品牌的維權保護意識,大多數當地集團企業沒有合作發展的意識,甚至在普通農戶之間也經常會發生惡性競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惡意壓低價格,只重產量,而輕質量。
隨著“亳藥”區域品牌的不斷發展,目前亳州市高級醫藥人才的數量與中醫藥行業的需求仍有差距,尤其是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極度匱乏。這些因素制約了亳州市中醫藥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也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進一步對亳州市中醫藥業人才情況進行了調研。
二、亳州市中醫藥業人才分析
(一)人才總量
根據亳州市藥發局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在隨機抽取的113家中醫藥企業中,目前共有人才總量1878人,其中碩士學歷25人,本科學歷205人,大專學歷289人,中專學歷779人,中級技術人員38人,占比為2%,初級技術人員67人,占比為3.5%,技工88人,占比為4.7%。
(二)學歷分析
數據顯示受訪企業現有高級人才數量極少,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數占僅占總人數的1%,本科生占比16%,大專生占比20%,中專和高中學歷占38%,初中及以下學歷占25%。分析可得,中醫藥高素質高學歷專業人才明顯處于嚴重匱乏狀態,這與目前亳州市中醫藥產業的高速發展狀況不相匹配的。
(三)區域分析
如圖1亳州市中醫藥人才區域分布所示,譙城區中醫藥人才占亳州市總量的75.66%,亳州市的中醫藥產業由譙城區引領并帶動,其他地區的中醫藥產業在譙城區的影響下發展起來。因此,亳州中醫藥人才分布較為集中地分布在譙城區,而其他三縣中醫藥人才數量相對較少。
三、亳州市中醫藥業人才問題分析
(一)中醫藥業人才需求將不斷增長
隨著亳州市在中醫藥產業方面實力的持續增強、在全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著名藥業企業的引進、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中醫藥企業對中醫藥產業鏈相關人才的需求將不斷增長。高層次高素質的人才如何培養和引進的問題亟待解決。
(二)藥學類高層次高學歷人才匱乏
在此次調研中,接受調研的醫藥企業員工中,本科及以上學歷、藥學類專業技術人員僅占12.2%,而且分布不均勻,只有幾家實力較強的企業擁有高學歷人才,而其他企業的中高端企業人才則十分緊缺。目前我市通過GMP的藥廠已達156家,但這些企業卻一直不能突破目前的瓶頸,根本原因在于企業的人才意識較為薄弱,高層次員工匱乏。亳州市中醫藥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始終受到阻礙,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咎于中醫藥產業鏈相關的高級人才的稀缺,比如企業高級管理人才、科研人才、營銷人才和產品研發人才等等。
(三)中醫藥企業缺乏人才培養和保護意識
亳州投產中醫藥企業反映,公司存在人才流失現象,希望政府提供相關政策支持,穩定亳州人才流動。由于亳州中醫藥企業大多為民營企業,大多數都不具有規模效應,由于成本受到限制,人才培育和人才儲備功能基本處于零基礎建設狀態。另外現在企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人才搶奪狀況激烈,而大多數民營企業人員招聘方式相對單一,手段較為單薄,較為容易受到擠壓與打擊。
(四)藥學類實習生素質有待提高
不少受訪企業表示,最近幾年藥學類專業畢業的人員在進入中醫藥企業工作之后,專業能力水平不高,實踐能力薄弱,工作效率低下,創新能力有待提高。而企業所需是在各方面都有著較高標準、高素質、高水平的綜合性人才。由于藥業與其他行業的不同,企業需要在招聘后對其進行與公司要求相對應的有關培訓,進一步提高其素質和能力。因此,藥學類畢業生的能力有限會限制中醫藥企業的長遠發展。
針對亳州市中醫藥人才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提出“精準人才”發展戰略,為滿足中醫藥行業對于相關優秀及高級人才的需求,在數量和質量上同時達到企業對于相關人才的要求。
四、“精準人才”發展戰略的實施
(一)校企合作,共同培養精準人才
據科學調查,影響學生成長的環境是一個綜合的系統,職業環境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亳州當地學校應當著力于營造一種具有濃郁中醫藥企業文化氣息的環境,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可以切身實際的浸潤在中醫藥的企業文化中,在參與和學習中提升自身能力以及企業歸屬感。
同時我們建議亳州的藥業企業可以與高校聯盟,校企合作,簽訂合約。例如針對大學生的寒暑假實踐,提供一個月的實習機會,既可以提高大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們充分了解亳州市藥廠的具體情況、發展前景以及企業對于中醫藥行業工作人員的要求,吸引優秀大學生與各大藥業企業簽訂工作協議。此外,可以召集亳州市中藥業企業的負責人去各地高等學校進行宣講,宣揚亳州市在中醫藥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吸引外地優秀人才。
(二)精準人才,精準招募
我們以“精準人才,精準招募”為核心,以現有的中國中醫藥人才招募網為基礎,概括亳州市所需中醫藥人才的具體情況,建立亳州市中醫藥人才招募網站,向全國各地發起誠摯的招募。招募所指的精準人才條件包括:
1、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優秀畢業大學生;
2、對中醫藥有突出貢獻和研究成果的中青年專家;
3、具有中醫藥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
4、中醫藥產業鏈所需的所有人才。
五、結語
通過采取精準人才、精準招募的措施,在初始階段,主要吸引、招募與中醫藥的種植、生產、加工、銷售、創新等相關方面的優秀人才,將亳州市中醫藥產業鏈的發展推向頂峰,在價格與數量上形成絕對優勢,就可以先暫時形成亳州市經濟的主要來源,將資金的流動性活絡起來;擁有了主要經濟來源,接下來,就可以吸引其他方面的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即中醫藥產業鏈帶動經濟發展,創新創業應運而生,由特色引發特色,由產業帶動產業,通過獎勵住房、發放住房補貼、獎勵創新、鼓勵創新等措施,吸引創新型人才,以“精準人才”相關措施為基,進一步落實亳州中藥材區域品牌發展戰略。使亳州市成為創新強市,將亳州市創建成為全面發展的現代化城市。(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
本文屬安徽財經大學科研基金項目B類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SKY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