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現今,我國的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所面對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有了很大的變革,施工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傳統的成本控制思想已經無法滿足競爭現況。要實現企業的效益最大化,就必須對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進行嚴格的把控。
文章從黑龍江省城泰房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實際現狀入手,從成本控制的角度分析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相關思考與建議,為相關小型建筑企業提供發展思路。
通過企業內部的不斷深化改革,有效的實現了企業內部成本控制的目標。城泰房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作為本土小型建筑企業,文章中提出的思考與建議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研究發展方向。
一、案例介紹
(一)公司的成本結構現狀
近三年中,企業項目中的人工費、材料費均大幅上漲,機械費用以及間接費用有小幅上漲趨勢。其中管理人員費用同比上漲31.5%;工程技術人員費用同比上漲36.7%;普通工人的費用同比上漲28.4%,由此可見人工費的上漲已經整體帶動了建筑行業工資水平的提高;材料費上漲的幅度大約在在建筑、安裝、裝飾這幾個工程中三大價格組成部分中居第二位。近三年中,企業的機械費漲幅程度不大,主要原因也是由于部分大型機械設備企業采用租用制度,部分租賃費上漲居多。
(二)公司的項目工程成本核算管理體系現狀
企業對項目中所耗費的資金進行審核,以此來確定各項期間費用,然后把每一個月應計入工程的生產費用,在每一項成本對象之間進行分配和整理,從而計算每一項工程的成本費用。
(三)公司的目標責任成本控制體制現狀
對于施工項目管理、公司對項目經理部門進行的管理、項目經理部門對施工場地、人員以及施工過程的在職責權限范圍內的控制管理,已初步建立了責、權、利相結合的目標責任成本控制體制。
(四) 公司的監管現狀
該企業于2012年成立,同年隨即成立監理監管協作部門。企業嚴格按照國家的要求,在施工過程中任用監理以保證施工質量,提升施工水平。但由于企業成立較晚,對于實行監理機制的條件和空間同大企業相比還有待提高。由于該企業所在三線城市,人才資源方面短缺,項目中經常會出現一位監理多個工程并用的現象。由于工程量較大,因此離全方位、立體化監督還是有一段距離的。
二、案例分析
根據第一部分據此分析,對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主要分析:
(一)人工費用過高
根據國家規定,人工成本信息以日工資8小時/天進行計入,不把工作人員的加班的得到的工資計算進去,有關日工資計算的換算為月工資的按21.75元/天進行計入。但實際的市場價格與定額標準相差較大。差額在30-210元人民幣之間。因此人工費用上漲幅度增大是導致人工成本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機械費用消耗過大
大型機械設備的使用與維護不能嚴格按照設備本身所需的標準來執行操作;同時操作人員的知識層面還有待提高,當設備出現故障時,會出現因技術不達標,無法進行修復,直接更換損壞的零配件的現象。
(三)人員配置不達標
由于企業在組織規模上與大型企業有較大差距,因此沒有相對完整的人員選擇方案,大多都是由公司的高層領導直接決定人員的任用,并且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講,高層次技術人員就職概率小,因此相對人員配置不達標的概率就越大。
三、思考與建議
(一)合理控制人工費用
盡可能采取先進的機械設備來提高施工的生產效率,從而降低人工的用工量;其次,盡可能的在實際施工環境條件下,縮短人工費用與省內定額的實際差距;同時,盡可量的提高效率,節省工期從而減少施工工人的施工天數,充分發揮機械與人工的長處,進而有效控制人工費用。
(二)加強機械費用的控制
項目經理要嚴格監督施工人員對機械設備的使用、要嚴格篩選操作機械設備人員的技術水平;同時也要注重機械的養護與維修。只有通過細節加強機械費用的控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機械費用給成本控制帶來的影響。
(三)優化企業人員配置
在不進行施工的冬季,企業內部人員應進行系統的知識培訓;在施工的夏季,企業內部人員應該定期組織開展經驗交流會,把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思路和具體方案同大家共同學習與討論。
(四)建立完整的企業價值鏈模型
建立完整的企業價值鏈模型,有助于企業更好地發展,中小企業的缺點就在于缺少一種完整的、專業的結構體系,因此,建立全面多方位的價值鏈模型有助于企業的發展,有助于企業在發展困境中找到新的方向。
四、案例總結
通過對城泰房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本控制現狀的分析,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為同類的小型企業提供幫助,也為企業在處理成本控制問題方面提供參考方向。(作者單位:東北石油大學)(通訊作者:紀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