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婷 鄭靜芝
中國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茶產品生產方面,有著“茶之鄉”的美稱。其中咸寧市更是將茶產業作為其特色產業發展,以此來推進咸寧市的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在“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和互聯網的快速推動下,跨境電商將成為新興的銷售平臺。本文將會針對咸寧市茶產業跨境電商可行性及戰略進行研究。
一、前言
近些年,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我國的經濟環境和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各種成本的擴大,我國在對外貿易方面受到了一些考驗和制約。然而,在政府一帶一路的倡議和電子信息技術的大力支持下,據統計,我國跨境電商的貿易額有望占國內對外貿易總額的 37%。可見,我國的跨境電商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據跨境電商速賣通信息顯示:茶葉在食品類的瀏覽量中占總體瀏覽總量的 60%,與其他食品相比,國外群體對茶葉的購買傾向巨大。就每年的銷售情況可以看出,跨境電商的增長是巨大的。而茶產業作為中國出口產品中的重要成分,可以借著跨境電商的趨勢,擴大其增長力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二、咸寧市茶產業跨境電商的可行性
(一)跨境電商的特點和背景
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虛擬交易平臺如春筍般成長起來,慢慢發展成為主要的銷售平臺,在對外貿易的領域,跨境電商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因為它和網絡一樣,有著全球性,無界限的特點。它不需要顧及傳統貿易中存在的地理因素,所以跨境電商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位置進行交流溝通和生意往來。
跨境電商具有兩個很顯著的特性,無形性和即時性。
無形性是指商品所擁有的屬性,就是網絡將商品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的方式傳送到各個地方的消費者那里去,而不是傳統的通過直接接觸商品的方式,這樣消費者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商品的特點。
即時性是指在交流溝通和物品的運輸方面,大大縮短了交易的時間。用咸寧的茶葉舉例來說,如果咸寧市想要開拓海外的市場,傳統的是先將茶葉運輸到海外,參加一些展會,而消費者也需要前往展會挑選產品,這樣一來一回,雙方都消耗了很多時間。而通過一些網上銷售平臺,消費者只需要瀏覽產品,與賣家進行線上溝通,就能立即付款,而賣家也能很快準備發貨。這樣就節省了很多時間的成本。
除了網絡的快速發展,國家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政治策略,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對于國際經濟,文化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國家之間通過這兩條絲綢之路進行貿易往來,而茶葉作為交易中重點產品,在一帶一路計劃中,必將能夠在海外銷售中,更進一步。
眾所周知,我國是茶葉大國,例如2016年,中國茶園面積和茶產量占世界60%和42%,但是出口量卻非常少, 2015年我國綠茶產量達143.8萬噸,但出口量卻只有27.2萬噸,紅茶產量達25.8萬噸,出口量僅2.8萬噸,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們的茶葉還是以內銷為主,但是近年國內經濟緩慢,茶葉面臨著轉型的困難。而跨境電商的出現,將會是一個新的機遇,茶葉出口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將用跨境電商的方式煥發出新的光彩。
(二)咸寧市茶產業的現狀分析
1.咸寧市的地理優勢。咸寧市地處長江中游南岸 ,位于湘鄂贛三省交界,俗稱“鄂南”。咸寧是氣候溫和,雨水充足,采摘期早,陽光充足,夏季氣溫高,土地肥沃,紅黃壤偏酸,很適合茶葉的生長。在咸寧,茶葉有著悠久的歷史,有發展基礎。在1949年,咸寧的茶葉開始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咸寧多半生產綠茶,紅茶,芽茶,龍井,烏龍,鐵觀音和磚茶等60余個品種, 其中磚茶是最具特色的一個。磚茶是一種發酵茶,對人的健康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在越來越多人關注健康的時代,磚茶也慢慢被消費者們接受和熟知。根據數據顯示,20世紀70年代,赤壁市趙李橋磚茶生產久已經初具規模 ,并且銷往內蒙古、新疆等地。因此,咸寧作為磚茶的起源地,可以加大對磚茶的品牌塑造,使之成為一大特色。
2.咸寧市茶葉電子平臺銷售基本情況。早在2014年,咸寧市內的部分茶葉公司就開始嘗試利用電子平臺銷售茶葉,但是由于這些公司剛接觸電子平臺,缺少經驗,勢單力薄,獨自運營的成本較高,所以發展的并不是很好。但是在2014年9月3日,情況得到了改善,咸寧市三家茶葉企業:赤壁市興隆茂實業有限公司、赤壁市聚興隆茶業有限公司、赤壁市詠峰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上海丹露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組建了丹露咸寧茶產業發展平臺公司。通過合作,這3家茶企能夠共享上海丹露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數據平臺,包括丹露公司的全國配送商、零售渠道及重點消費人群,而咸寧茶葉藉此正式開辟網上銷售渠道。之后,越來越多的茶企開始利用電子平臺銷售茶葉。
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網絡購物消費者的增加,茶葉在電子平臺的銷售金額非常可觀,根據2018年的“天貓雙十一”的交易數據,在茶葉領域,雙十一成交金額突破去年16億,上升到今年的18.7億,逼近19個億。訪客量較去年上升100余萬,瀏覽量上升1.1千萬,賣家數上漲5千余家,支付件數上漲50余萬,全網所有終端銷售額上漲2余億。根據這些交易數據,可以發現電子平臺上茶葉的銷售數量普遍上漲,這當然是中國茶飲文化的一個利好趨勢,但是,從中可以發現在國內電子平臺上的賣家也在不斷增多,這預示著國內的電商平臺的競爭將會變得非常激烈。從大環境可以看出,咸寧市開拓國外市場是必不可少的。
在近些年,咸寧市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充分利用“一帶一路”的便利條件,沿萬里茶道經濟帶,先后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交流合作,設立磚茶銷售跨國公司2家。實現了咸寧茶葉香飄東盟的跨境合作。例如咸寧市趙李橋茶廠,柏莊茶葉,羊樓洞茶葉等公司都贏得了許多海外訂單,在開拓國外市場上取得了成功。
從咸寧市茶葉銷售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出,咸寧市目前已經在線下開拓海外市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此基礎上,咸寧市可以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減少線下運營的成本。除此之外,跨境電商將會是一個發展趨勢。例如早在2016年1月15日,湖北省六道茶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獨立運營的中國首個茶葉出口跨境平臺—sixtea正式運行。恩施鑫農茶葉公司組建外銷團隊,打造跨境電商平臺,2016年,鑫農茶葉公司出口創匯550萬美元。
綜上所述,咸寧市茶葉跨境電商是可行的。
三、咸寧市茶葉跨境電商可能遇到的問題
目前,咸寧市茶葉跨境電商正處于起步階段,在轉型過程中必不可少會遇到一些問題。借鑒之前跨境電商轉型的經驗,在初級階段,咸寧市茶企在跨境電商轉型時可能遇到兩個問題。
一是跨境電商和茶葉的人才缺乏優化整合,在茶葉對外貿易中,業務人員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識,國貿,英語,目標市場的文化習俗,消費習慣等。但是,我國高校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時并沒有結和專業,融合發展。學生沒有學習過茶葉知識,對茶葉的了解度不高,而傳統的茶葉銷售人員對茶葉比較了解,但是在跨境平臺的操作上缺乏足夠的經驗。兩者沒有做到優化整合,這就導致茶葉在對外銷售時不能穩步發展。所以在轉型時要重視人才儲備,企業可以和高校進行合作,進行茶葉知識的培訓,為企業提供既懂外貿又懂茶葉的復合型人才。
二是銷售平臺的選擇,目前,跨境電商平臺的類型很多,自建網站,第三方平臺,如敦煌網,亞馬遜等,社交軟件如Facebook等。咸寧茶葉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的情況和茶葉的種類靈活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自建網站或選擇入駐第三方平臺。在選擇平臺之前,企業需要做好市場調查,確定銷售的茶葉符合哪些國家的口味,然后篩選出合適的平臺。只有前進的方向確定好,才能保證后期穩定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商的勢頭更加猛烈,咸寧茶葉公司可以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平臺,尋找海外市場,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將咸寧茶葉更好的遠銷國外。增大咸寧茶葉在國際上的影響,為咸寧市的文化,經濟起到推動作用。(作者單位:湖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