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梨
大學是學生讀書生涯特殊的時期,大學生處于走向社會的過渡階段。由于許多大學生沒有充足的社會經驗,沒有穩定收入來源,極易參與網貸,給家人和自己帶來了很大負擔,釀成了許多不可挽回的悲劇,因此,本文討論了大學生如何預防網貸,旨在為更多大學生進行指引。
什么是網貸?網貸的全稱為網絡借貸,包括個體網絡借貸(即P2P網絡借貸)和網絡小額貸款。網絡金融相對傳統銀行業而言,由于信息量大、效率高、支付便捷,可以達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網貸的危害?網貸造成的悲劇讓多少家庭悔恨不已。網貸不僅僅危害了個人家庭,還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一些學生被上門逼債、恐嚇和暴力威脅,在不堪其擾中選擇輕生的事件時有發生,給家庭帶來了無法承受的悲劇。一些學生為了填補網貸窟窿,充當“校園代理”,成為非法網貸平臺的幫兇,欺騙更多的同學卷入網絡貸款當中,讓其他的同學也成為受害者。也有學生借貸者應無力償還而走上偷坑騙的犯罪道路,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一、大學生網貸的原因
(一) 現今時代下的社會大背景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由上到下由內到外都呈現出一種全新的面貌,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1世紀是信息時代,信息高速公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分分秒秒都能獲取信息,這使得信息交換變得更簡潔高效,也加深了文化復雜化和多元化。
(二)大學生消費群體特殊,風險意識淡薄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而今,許多大學生將之拋諸腦后。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收入為零,消費資金有限,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父母給予,當今大學生大多生活在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生活消費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西方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影響,一味的追求大牌成為一種消費時尚。事實上,許多大學生都無法承擔這樣的消費,從而讓各種網絡貸款公司趁機而入推銷自己的網貸服務。畸形的消費觀念是大學生網絡貸款的主要因素,家庭教育對于學生消費觀念的影響極其深遠,因此家長對學生的溺愛極其容易引起大學生對網絡貸款的需求。
(三) 大學生的金錢觀模糊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人們過上一種舒適的生活是就會很容易忘記曾經努力奮斗留下的血與汗。在國內,上大學的開銷由父母來承擔已經成為一種似乎“天經地義”的事,也正因此,許多大學生才不能正視自己手中所擁有的錢財,肆意揮霍而不知其來之不易。每每用完就向父母伸手要錢卻不知父母的艱辛。總而言之,大學生對于金錢的概念是模糊的,這種觀念會讓人止步于此不能前進,預防大學生網貸要給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明確的金錢觀。
二、對于網貸,我們應該如何預防
(一) 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念
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念,不能為了虛榮心而做出超出自己消費承受能力的事情。不能以貸養貸,拆東墻補西墻,這是許多個真實的殘酷的案例都發生的,一旦借了網貸,出于對個人社會信用的的擔心,許多人選擇了這樣一條路,這是一條沒有盡頭的深淵,直到你負擔不起的那一刻,你就要直視無底的深淵。因此,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過程中應該積極地宣傳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念,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 遇事多咨詢
若確實需要貸款,最好先咨詢家長、老師等有經驗的人士,貸款最好選擇正規的銀行和平臺,仔細閱讀各種手續費、服務費、管理費等收取情況。不要輕信“無抵押貸款、當天放款”等廣告標語,而且這項貸款僅憑身份證是不能辦理的。并且,銀行對無抵押貸款是有很嚴格要求的。因此,大家應該保持警覺的心態。
(三)提高自身法律意識,正確使用網絡
提高法律素養,高度的法律素養能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識破騙局,看穿套路。不要過分依賴網絡,當今社會,網絡給了我們極大的便利性,但它不是萬能的,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當前仍然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許多同學在借網貸之時,憑借自己的想法,認為各個平臺沒有上征信,借了它也不能拿自己怎么樣,但是須知的是,即便是非法高利貸,借債人也要償還本金和合法范圍內的利息。
三、 結語
遇事多咨詢,多了解,提高自身法律意識,正確使用網絡,拒絕網貸。預防網絡貸款,就要規范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及各種觀念,牢記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所肩負的責任,應該更多的投入到學術研究當中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持勤儉節約的美好品德,擯棄西方的拜金主義以及享樂主義,不忘初心矢志奮斗,撥開人生的迷霧,拒絕成長過程中的誘惑,努力用雙手創造自己的美好未來。(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數據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