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澤政 汪光勝
摘? 要:本文就學校體育風險的概念,構成風險的原因以及風險在當下學校體育活動中的存在做出詳細分析與講解,并提出解決方法。希望可以盡量降低學校體育中存在的風險的發生概率,實現更加和諧美好的校園體育生活,對學生們的身心健康起到幫助,并提出了相關建議,為體育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理論依據,為學校體育工作者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學校? 體育風險? 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a)-0058-03
學校是當今時代最重要的教育場所。它肩負著保護大部分新生力量健康成長的重大責任,同時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是當今社會持續進步的前提,青少年像是七八點鐘的太陽,承載著一個國家的希望。在其成熟之前,學校是其生長的必備場所。而學校體育風險是阻礙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應及早降低直至消除該因素,才能使青少年更加茁壯的成長。本文將結合我國學校體育風險的現狀及迫在眉睫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方法,希望可以得到同仁的指導與建議。
1? 何為學校體育風險
“學校體育風險”六個字,從字面來理解,就是在學校內,各類體育活動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眾所周知,體育鍛煉是學生生活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缺乏體育鍛煉,會對學生的身體乃至心理健康造成威脅。生命在于運動,因此不論什么學校,都有一門體育課程。但既然是運動,激烈的肢體活動意味著會有不可避免的意外發生,小至破皮流血,大至傷筋動骨。如此一來,不但達不到娛樂身心的目的,反而會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其實,針對一些體育鍛煉中常見的安全問題,都可以盡力避免,卻因相關人員的疏忽而造成了損失,這是我們所不希望的。在這里,我將列舉一些可能引起風險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建造更美好的校園體育生活。
2? 造成體育風險的因素
2.1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還可以稱之為主觀因素。這種因素所造成的風險實則是最好避免的,但同時也是發生意外概率最高的因素。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學生是學校的主題,拋去大學,初中高中的學生都還未成年,行為舉止還不夠規范,自我保護意識也不夠強大,所以就會有極大的可能發生意外。我們不妨看看,隨著學校等級的提升,學生們上體育課時的情形與表現也大不相同。小學的體育課因為不需要劇烈運動,并且在老師寸步不離的陪同與監護下,發生危險的幾率還不算太高,但并不是完全沒有。畢竟還處于少年時期,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句話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證明。好奇心的驅使,使得一些危險悄然而至。并且小學的學生身體還很稚嫩,受傷的可能就會更高了。中學時代,雖然跨越了小學懵懂稚嫩的過程,但對外面的世界所接觸的還是較少,并且考慮到青春期的因素,因為叛逆所引起的事故遠比小學要多得多。中學時的體育老師們會感覺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而疏于看護,體育課也不像小學那樣井然有序。大部分體育老師對體育課上的突發事件的忽視,是造成中學體育風險多發的重要因素。我們應該從小加強對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并銘記一切從娃娃抓起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其次還應該加強對青年的心理素質教育,盡可能的在青春期減少學生們的叛逆情緒,讓學生們積極陽光的面對生活也是減少學校體育風險的一大手段。并且要加強體育老師的責任感和對學生們的關愛與保護力度,還應提高體育教師們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手段,設定合理的獎罰措施,如此一來便可以大幅減少人為因素所導致的意外[1]。
2.2 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簡單來說就是與人的因素相對,不考慮人的主觀思想或行為所產生風險的因素。這種因素是不可預知的,但并不代表它是不可防范的。打個比方,隨著社會科技的迅速發展,各個學校的體育器材,健身設備都已經做到基本普及。相比于以前,體育館也已經是學校必備的基礎建設,以供廣大師生使用。但是,體育館內的設備設施安全,并未得到保障。當今社會情勢下,設備的偷工減料早已屢見不鮮。如果不能在正規廠家購買正規產品,這是否也會對校園體育鍛煉帶來一定的風險呢?除去設備出廠時的不利因素,設備老化問題也是一大原因。有些場外設施,在常年的日曬雨淋下,難免會喪失原有的光彩,其安全性也將會大不如前。而部分學校卻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學生的整體成績上,忽略了學生們的日常體育鍛煉,對體育器材的安全問題也不夠重視。這如何給校園體育安全問題給予充分的保障?學生們的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前提,倘若不能保證一個良好的身體,其余所追求的任何事情都成為了徒勞。我們應該重視體育設施的質量,及時檢查各種體育設備的安全性,讓學生們用的放心,老師們用的安心。
2.3 環境因素
說起環境因素,與上述兩種因素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首先,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可以在夏天去做足球之類的戶外運動,但在冬天恐怕這種運動便難以進行。因為在某些地區,冬天的雪會覆蓋整個操場。而這卻無法阻止有些學生對足球的熱愛,在艱苦的環境中實現對足球的追求。然而,室內足球場不是所有學校都有能力去建造的,在雪里踢球,不光會影響學生們的游戲體驗,還可能產生不必要的危險。在那種環境下踢球,甚至還會感冒或者因為地滑而發一些意外。體育鍛煉不分高低,任何項目都會起到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的作用。所以在適當的季節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是必要的,也是減少校園體育風險的一種辦法。其次,風吹雨打對體育器材的損害是巨大的。尤其是當前狀況下,酸雨遍及整個世界,而體育器材的材料都是金屬,雖說有表面的鍍層保護,但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在長期的惡劣天氣和師生日常使用的諸多因素影響下,器材的損耗是難以避免的。我們雖然不可以阻止器材的損耗,但可以采取一些手段去減慢其損耗。比如說在不使用時或者惡劣天氣時,將其保護起來,這樣便可大幅度延長器材的使用壽命,并且可以減少因維修器材所造成的資金消耗。如此一來,一舉兩得。
2.4 校外因素
學校是師生們工作生活的場所,而有些校外人員卻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進出校園,如此一來,便給學校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大學還好說,而中學乃至小學,如果有校外人員的進入,所帶來的后果會是極其嚴重的。這會對廣大師生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如果學生在室內教室上課,可能問題的嚴重性還不算特別大,但如果學生們在室外進行體育課程,如此而看,便有些令人恐慌了。那要如何減少或者避免此類問題呢?統一學生在校期間穿著校服,外出學校要和相關人員進行登記。學校的安保系統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做好學校外來人員的身份信息的審核,確認無誤后方可進入。時刻提高警惕,一旦發現可疑人員,要進行全程的監視,避免對在校師生造成傷害,形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樣便可以避免該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3? 怎樣避免體育風險
3.1 加強對體育風險問題的重視
學校的成員構成決定了它的不成熟性。但學校又是當今社會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承載著一個國家未來的希望。正如毛主席所言,“青少年是七八點鐘的太陽”。但是就目前的社會情勢下,對學校安全方面的重視還是沒有達到一個讓人滿意的程度。在此前情況下,我們應該加強社會方面對學校體育風險的重視性,更全面的制定相關的法律條文,針對各個方面所可能發生的問題,都有相關的法律去維護雙方的財產及名譽安全。同時,要加大對現有法律的監管與執行力度,堅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總之,要加大法律層面和社會方面對校園風險問題的管理力度,適當增加幾條與校園體育風險有關的相關法律。用法律手段處理各類校園問題,保證自身利益的完整性。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才是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3]。
3.2 完善學校內醫療部門的運行體制
學校內有許多間接或直接保護師生身體健康的部門。比如醫務處,保衛處等。這些部門的存在使我們在突發情況面前不至于束手無策。但因為突發情況并不經常出現,大多情況下解決起來也并不困難,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也難免懈怠,或是對待問題卻形成了僥幸的心理。有些時候,某些學校的醫務處甚至處于無人值守的情況。這種情況對學校師生的安全起到了很大程度的威脅。如果發生了突發事件而無法就近醫治,錯過了最佳時機,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此類情況是萬萬不可發生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一定要從根部消除這些部門所存在的內在問題,設定合理的值班方案,并且增加工作人員的數量。如此,便可以將損失降低到最小化,充分保障師生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可以間接降低學校體育風險的發生概率[4]。
4? 如何處理已發生的危險
雖然當前各個學校的安全系統已經趨于完善,但人無完人,還是會有突發情況的發生。那么一旦發生了突發事件,要怎樣才能使問題得到合理的解決呢?隨著國家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在2009年,國家已經頒布了《學校傷害處理事故辦法》,在此法中,各類學校內發生的突發事件以及涉及到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的問題都得到了充分的解釋。但是由于在校內發生的突發問題所處領域難以準確劃分,因此便自然而然的會引起雙方之間的矛盾。責任問題成為了當今學校面對突發事件的主要問題。這涉及到學校的聲譽和財產問題以及受害人的權利問題。所以必須嚴格秉承權衡利弊的觀念,找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對此我認為應該加強雙方的法律意識,讓法律的觀念滲入每一位校園師生的心里。這樣便可以減少因學校體育風險所造成的諸多利益糾紛,還給雙方一個和諧,溫暖的校園[5]。
5? 結語
社會發展至今,與從前相比,針對學校體育風險問題已經得到了極大程度上的改善。但是就我國對學校安全問題的防范以及處理的領域,還是存在著諸多不足。安全問題不容小覷,這將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然要克服的阻礙。所以,面對此類問題,相關部門一定要對學校安全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維護師生們的利益。希望本文針對以上幾點問題所提出的具體方案,能對學校體育風險防范起到切實的幫助。讓我們為之付出努力與實踐,終有一日,會形成一個更加完美的校園體系。
參考文獻
[1] 石巖,高鴻瑞.我國體育風險研究熱點、脈絡演進與展望[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8,33(4):1-9,98.
[2] 于鐸,李銘函.高校體育傷害事故風險防范與治理機制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0(2):276-281.
[3] 劉華榮.我國高校戶外運動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
[4] 范建偉.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學風險管理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5):44-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