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耀方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將翻轉課堂在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的運用作為研究對象,從翻轉課堂在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應用中的必要性出發,探討并分析了翻轉課堂在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中3個階段(課前、課中、課后)的具體運用過程,為翻轉課堂在太極拳教學中的普及與提高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翻轉課堂? 普通高校? 太極拳教學
中圖分類號:G852.1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b)-0172-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信息時代的一種產物應運而生,它實現了將科技性與人文性的完美結合。在體育學科領域,將翻轉課堂運用在高校的太極拳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太極拳的積極性,還可以豐富太極拳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內容,提高實際的教學效率,最終達到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目的。
1? 翻轉課堂在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應用中的必要性
1.1 學生需要的必要性
中國傳統的教育觀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一切向高分看齊。受這種應試教育觀的影響,我國的學校教育長期只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對體育課缺乏必要的重視。在這種大的環境下,學生對體育學習沒有興趣,自然不會對體育課程進行預習和課后的復習。對于大多數的普通高校學生來說,由于長期以來對體育課的本質存在認識不足與認知偏差,導致進入大學提及體育課,其第一反應就覺得體育課就是玩,上與不上沒有差別。因此,想要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就必須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習動機。在高校太極拳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不僅能避免傳統教學帶來的枯燥性,降低學生學習的畏難情緒,還可以引導學生內化課程內容,減少課堂上的技術傳授的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學習內容的必要性
太極拳項目即屬于技能主導類項群,又屬于難美性項群,其技術動作不僅十分復雜,還要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掌握每一個動作的名稱以及每一個動作所代表的精氣神。而對于一般的高校學生來說,絕大部分人在進入大學之前都沒有接觸過太極拳這項運動,要想在一節體育課中就掌握太極拳的技術動作并領會其中的神韻是存在較大困難的。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在短時間內能記住動作就不錯了,至于動作的流暢度及神韻則需要長時間的重復練習才能做到。因此,將翻轉課堂應用到高校太極拳教學之中,不僅能對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起到很好的補充說明的作用,還可以將課題教學的內容在時空維度上進行延伸和拓展。
1.3 學習環境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的思維方式也正影響著當今的社會。學校教育在這信息化的浪潮中,也開始了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的巨大變革。其中,翻轉課堂,就是借助網絡媒介,將學習內容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的一種信息化技術,它在學校教育中已經發展成了的一種常態的教學模式。高校太極拳教學與翻轉課堂的有機結合,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學習環境發展的一種必然。
2? 翻轉課堂在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中的運用
2.1 課前部分的運用
傳統的太極拳教學,其課前部分是屬于體育教師的單邊活動。體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結合學期計劃,從而設計每一節課具體的教學方案。而應用翻轉課堂之后,課前部分就變成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活動主要是指教師可以在課前按照實際的教學目標和大綱,設計和編輯好教學內容,然后將設計的文本、視頻等提前發給學生,并且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講解。同時為了保證學生可以更加自覺的學習,教師還可以按時的和學生進行網上交流與互動,鼓勵和監督學生的學習。而學生的活動主要在于及時的接受教師的信息,根據實際的要求進行練習,看不懂的問題可以在線詢問老師,對學習內容進行初步的內化。為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督,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預習情況進行記錄和總結,也可以通過視頻或者圖片的方式,在網絡上發送給老師。
2.2 課堂部分的運用
傳統的高校太極拳課堂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首先是新課導入部分。在講授新內容的課堂中,教師通過講述動作名稱、介紹內容等方式引入新的課堂。但是在導入之前,教師通常都會先組織學生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其次是基礎部分即知識講解部分,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示范,將分解后的動作傳授給學生,并且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同時,教師還需要在短暫的課堂上及時的找出學生的錯誤,予以糾正和指導。最后是結束部分即布置課后作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的課程安排,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并要求學生在課下將本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復習。這種傳統的課堂教學流程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缺乏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而應用了翻轉課堂之后,這個部分就變成了教師從學生課前的學習情況為其組織教學的出發點,通過對學生課前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及時的對學生進行反饋,再到進行個性化的輔導和合作練習。其中反饋主要包括兩部分,即學生向老師反饋和老師向學生反饋。前者主要是學生告訴老師學習中的難點和收獲,后者就是教師對學生預習情況的評價。個性化輔導是指教師結合學生的特色,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個別學生或者群體進行輔導,讓學生可以更加高效的掌握技術動作。合作練習就是在實際的教學課堂當中,在學生已經初步的掌握課堂內容之后,通過集體演練的方法,讓學生互相監督和協作,對學習內容進行鞏固,從而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練習。
2.3 課后部分的運用
對于課后部分,傳統的太極拳課堂教學都是教師布置作業,讓學生對課堂上學習的內容進行反復的練習,直到熟練的掌握動作基礎。但是翻轉課堂主要是教師根據這次課堂上實際的內容,將編輯的文件推送給學生,其中包括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完成情況、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情況、下節課的教學組織情況等內容的總結和評價,讓學生知道自己在這次課堂上的表現,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對自身的學習情況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同時也可以為下節課的開展和學習提供更多的幫助。
3? 結語
太極拳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一件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我們去傳承和發揚。但是隨著全球科技的日新月異,外來文化借助互聯網技術傳播到了中國的每一個地方,而像太極拳這種人類文化的象征正在逐步的被人們遺忘。因此,將太極拳運動納入到高校課程之中,并與翻轉課堂這一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教學模式結合,不僅能喚起人們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更是保護中華文化的重要舉措之一。
參考文獻
[1] 劉易華.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武術研究,2017,2(3):62-64.
[2] 胡纓.普通高校選項課24式簡化太極拳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7):125,127.
[3] 羅曦光,李新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太極拳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17,36(5):46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