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瑞
摘? 要:網球素有貴族運動的美譽,是四大紳士運動之首。它誕生在19世紀的英國,發展于20世紀的歐美等國,如今風靡全世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網球運動傳入中國,至今已在我國已扎根百余年。同樣詩作為“舶來品”,網球并沒有像籃球、足球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高職高專成為了它為數不多的“容身之所”。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與調查法,對福建省高職高專的發展困境進行調查研究,根據相關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福建高職高專網球更好地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網球? 專科院校? 困境?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c)-0161-02
網球素有貴族運動的美譽,是四大紳士運動之首。它誕生在19世紀的英國,發展于20世紀的歐美等國,如今風靡全世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網球運動傳入中國,至今已在我國已扎根百余年。同樣詩作為“舶來品”,網球并沒有像籃球、足球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專科院校成為了它為數不多的“容身之所”。上海、北京和天津因歷史原因是網球運動較早發展起來的城市,而福建省從氣候條件和經濟環境都有利于網球運動的開展,網球運動近些年來在福建省的專科院校文體活動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也具備了一定的群眾基礎。整體而言,網球在福建省專科院校的發展現狀還不明朗,受到了一些瓶頸的制約,亟待解決。
1? 網球在福建省專科院校的發展困境
1.1 網球自身屬性
網球運動的自有屬性造成了它難以大范圍普及的困境。一方面,同樣是作為持拍類運動,它無法與乒乓球、羽毛球等量齊觀。雖然同屬于“三小球”,但是網球并不具有前者的裝備便攜性與場地廣泛性,裝備的打理、場地的尋找及前往需要參與者額外付出很多時間。大學生首先要以學業為重,學習占據著一天當中的絕大部分時間,而且很多學生在學校各式各樣的學生組織中擔任著職務,也要投入不少的時間與精力。這樣一來大學生們便很難有閑情雅趣以及充裕的時間投身網球運動了。另一方面,與籃球、足球兩項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相比,網球的比賽場地限制強,參與人數少,所呈現的內容不夠豐富,帶給參與者的團隊協作感與緊張感也不如籃球、足球。網球運動的魅力不足以吸引學生,或是不足以打動學生,學生便很難主動參與到網球運動當中了。另外,網球對參與者的技術及球性有著較高的要求,發球、擊球、削球、挑高球、高壓球等技術要領需要長期反復的練習,并且打網球最經常使用的正反手技術也不易習得,零起點或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受迫于這種困難,通常是畏手畏腳,導致交手的雙方無法形成連貫的往返回合,其結果是學生無法體驗到參與這項運動的樂趣,最終疏遠網球。
1.2 場地條件限制
場地是限制大學生參與到網球運動的重要因素。第一,很多專科院校的網球場地為水泥地面。打網球時踝關節、膝關節、肘關節受力、發力頻繁,水泥場地的減震緩沖作用低,很容易挫傷或是扭傷。而且一旦摔倒很容易擦傷出血。大學生的認知能力與認知結構在大學時期基本成熟,對于風險的評估是影響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關鍵因素。而水泥網球場往往使他們退而卻步。第二,一些專科院校鋪設了塑膠場地,場地條件有保證,但是其使用效果不盡如人意,或是出于保養網球場的目的,專科院校限制學生在非課程時間使用網球場;即便有些專科院校向學生開放網球場,仍然只能提供少量的場地,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校方無法向學生提供質量合格且數量充足的網球場地,學生談何參與到網球運動中來。
1.3 網球文化缺失
一所專科院校的校園文化、體育文化深刻影響著這所學校的學生及教職工。在校園體育文化的熏陶下,學生會不自覺地被吸引,繼而參與到其中。而我省專科院校普遍缺少網球文化的培養與孕育。從客觀上講,文化氛圍的養成與當地的風土人情息息相關,福建省沒有承辦過大型網球賽事,網球在省內的知名度不高,網球的受眾群體分散且人口基數小。另外,我省的專科院校普遍缺乏網球隊伍的建設與網球賽事召開,只有網球愛好者零星分布在校園內。
2? 網球在我省專科院校的發展對策
2.1 增強師資力量拓寬網球課程
學生對網球有著學習的訴求與渴望,而學生了解網球、接觸網球、參與網球運動最主要的渠道就是網球課。校方應著力豐富網球課程的種類,理論課、實踐課與網絡課并舉,增加課程的人數容量,給予更多學生以更多的機會。伴隨著課程種類的增加,同時也應該增強網球課程的師資力量。網球教師是學生網球學習中的引導者,加強網球師資建設,是提高網球教學效果的關鍵。一方面,校方應增加網球課程教師數量;另一方面,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了,學生學習網球的可能性增加了,網球運動在校園內推廣開來自然水到渠成。
2.2 舉辦網球賽事參與網球賽事
網球運動在校園內的推廣首先要得到學生與教職工的關注,繼而是得到他們的認可。因此,為了提高師生對網球運動的關注,增強師生對網球運動的認可,學校可以嘗試將網球納入到運動會或是趣味運動會當中,以觀看網球比賽的方式提升全校對網球的關注度。而對于水平較突出的網球愛好者,學校應加以引導,組織帶領其參加一些業余賽事,既給他們一個舞臺展示自己,鍛煉自己,也為學校爭光添彩,榮譽的斬獲會大幅度提高全校師生對網球運動的認可程度。網球一旦在校園內獲得了足夠的關注與認可,其推廣便如魚得水。
2.3 修繕網球場地完善配套設施
網球場地是開展網球運動、從事網球教學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專科院校間,情況也不盡一致。對于沒有網球場地以及場地以水泥為主的專科院校來說,首先應該是新建高質量場地或是修繕現有場地。而對于場地質量過關但場地供不應求的專科院校來說,鋪設新的場地,滿足學生需求則是當務之急。場地建設是一方面,場地的維護與保養,配套設施的跟進則是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很多專科院校,為了保護網球場禁止學生在非授課時間使用網球場,此舉雖情有可原,但過猶不及,場地不是用來做樣子,物盡其用才是修建網球場的目的。因此學校應做好網球場的保養工作,酌情向學生開放網球場。
2.4 成立網球協會借助學生力量
參照我省各大專科院校內的學生組織,如:籃球協會、足球協會、羽毛球協會等,這些學生組織在校園內有著相當的影響力,是推廣以及開展球類運動的大本營。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成立網球協會是推廣網球運動的必要途徑。一方面,學校要為協會安排指導老師,引導協會的發展方向,為學生的訓練與參賽提供經驗。另一方面,協會要依靠學生的自主參與、自主管理,充分調動其的主觀能動性,為協會注入活力與激情。有了網球協會這樣一個推廣網球,開展網球運動的陣地,網球文化便有了培育的土壤,網球運動的傳統也將逐漸孕育成形。
3? 網球在福建省專科院校的發展前景
從我省大學生的反饋來看,盡管接觸網球、參與網球運動的人數比例低,但是學生對網球普遍存在著興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們也都樂意于嘗試體驗網球運動,并且很大一部分學生對網球規則、網球運動員也有著一定的了解。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網球雖然算不上專科院校校園體育運動的主流,但它完全能夠作為一種“支流”性體育運動融入到專科院校體育運動的大河中來,為這條河流注入新的成分,這對于專科院校體育運動來說既是結構上的補充,也是內容上的豐富,于專科院校而言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 高徐,張向樂,冉孟剛.網球[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 石永秀.河北省中等職業學校體育現狀與對策研究[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5(2):134-136.
[3] 宋廣慶.網球文化在高校傳播與教學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