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琳
摘 要:高校財務管理既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之一,直接關系著高校的運轉。高校應當努力完善和優化財務制度,提高其財務管理水平。管理會計就是將會計與財務相結合,形成的能夠有效發揮管理和財務兩方面功能的學科。管理會計應用于高校財務管理,可以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教育成本,使高校的財務管理更為規范化。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管理;高校管理;科學決策
管理會計的實施與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升高校績效管理工作,同時也促使財務管理重心從傳統的“核算型”會計逐步轉向現實之需的“管理型”會計,實現資源的有效調動和利用。
一、高校財務管理中管理會計的應用探討
(1)積極發揮價值創造功能
一是降低管理成本,高校可與銀行建立合作,委托銀行進行工資發放等業務,將財務管理系統的升級費用和風險轉嫁給銀行,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時也能夠享受到貸款的優惠政策。以1億元的貸款為例,高校每年可節約200萬左右的財務費用,這些費用可用于教學設備的引入等其他環節。二是實現資產增值,通過理財、校企合作、科研等方式實現資金流動和增值,使“價值創造中心”的職能作用發揮得更加徹底。三是發揮價值創造的主導作用,在高校的基礎建設、成本核算等工作中,利用科學的計算方法,選取最優的配置方案,從而以較低成本獲得更好的服務。
(2)在預算的控制和管理中的應用
預算需要以實際發展和經濟實力為依據,結合內部學科建設、教學活動和科研活動等經費來綜合確定,確保年度預算的編制堅持統籌規劃,不盲目擴大預算金額。高校所采購的設備和設施也應按照相關標準,確保質量達標、價格合理,從而保證資金利用的有效性。此外,高校財務管理人員應在預算時留出一部分備用資金,以避免突發事件的影響。
(3)“本量利”分析的重要作用
本量利(CVP)可拆分為成本、數量和利潤,其分析指的是三者的相互關系分析。以成本性態為依據,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兩個因素。CVP最初應用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中,根據企業生產成本、數量和利潤之間的關系,通過數學模型和圖式進行科學分析,探求其發展規律,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我國高校并非以盈利為目的,其財務核算也以收付實現制為主,但由于涉及到財政投入和收費模式,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本量利分析十分有意義。在是否擴大招生規模的決策中,新的固定成本不斷增加,而增加的收入是否超過增加的教育成本?利用本量利分析可以計算出學校保本招生人數的盈虧臨界點,只要擴大招生能彌補部分固定成本,則擴大招生就是可行的。
“本量利”分析在招生工作中的應用主要在兩方面:
1.分析成本性態,區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對于高校而言,無論招生人數的多少,有一部分支出是固定不變的,例如固定資產折舊、人員工資等,這部分成本稱為固定總成本,用FC表示。但另外一部分諸如水電費用、實驗室耗材等成本卻根據學生數量的變化而變化,這部分成本成為變動成本,表示為VC。
2.保本招生數計算方法
一是設定基礎值:設保本招生數為N,現有在校生數為N1,當年擬招生數為N2。二是設定生均撥款和收入值:財政撥款值為C1,住宿和學費收入為C2。三是設定學校自籌資金為M。
當年學校保本招生數計算方法為:
(N1+N2)×(C1+C2)+M=FC+VC×(N1+N2)
N1(C1+C2)+N2(C1+C2)+M-FC-VC×N1-VC×N2 =0
N2(C1+C2)-VC×N2 =FC+VC×N1-N1(C1+C2)-M
N2=[FC+VC×N1-N1(C1+C2)-M]/(C1+C2-VC)
當年學校結余情況為:結余=(N1+N2)×(C1+C2)+M-FC-VC×(N1+N2)。
二、加強管理會計應用的具體方法
(1)增強管理者的管理會計意識
高校管理會計意識的缺失,從本質上來說是管理者對財務工作重視度不足,財務管理意識薄弱。因此要注重更新管理者的觀念,切實改變以往墨守成規的財務管理僵化模式,引入先進的管理理論和方式,注重管理會計的實施。只有首先轉變思想,才能使管理會計真正落地生花,發揮其積極作用。
(2)促進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
財務部門可以從管理會計的體制入手,明確管理會計的職能和責任。一方面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標準統一,根據會計準則,設置不同的會計項目,實現會計信息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通過創新管理方法,加強二者的溝通和聯系,通過優化管理模型,使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在日常的決策等工作中實現進一步融合發展。
(3)注重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
我國從事財務核算工作的財務人員數量較多,但管理會計人才較少,對于高校而言,管理會計人才的缺失勢必影響到管理者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需求。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管理會計理論和實踐工作也在不斷進步,這對人員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應結合實際情況,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專業培訓,打造出精良的管理會計人才隊伍,提高傳統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促進管理型人才的發展,保證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三、結束語
目前高校財務部門普遍存在“輕管理、重核算”的問題,向管理會計轉型任重而道遠。高校財務管理迫切需要重新定位、轉變角色,需要做高校事業發展的參與者、謀劃者和推動者。不斷豐富理論知識、提高綜合素養,從而促進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建立起符合高校發展需要的財務管理體制,增強財務管理能力,使高校的財務管理能夠成為高校健康全面發展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毛成銀.管理會計在我國高校中的應用探討[J],會計之友,2015,(16):20-23.
[2]董瑋.探析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經濟師,2016,(9):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