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劍敏
摘要:企業上市前需要落實的準備工作較多,但其中尤為重要的財務規范。只有真正做到這一點,才能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使之管理作用充分發揮,促使企業上市之后穩定的面對風險,良好的展開生產經營。基于此,本文將立足于企業財務,著重分析企業上市前財務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則,進而探討企業上市前財務規范如何實現,并提出可行性意見。
關鍵詞:企業上市;財務規范;財務管理;財務體系
我國證券市場在不斷發展,對于上市公司的要求愈發嚴格,企業財務體系要
更加規范,從而保證企業能夠上市成功。此種情況下,申請上市的企業應當對本企業運行實際情況加以了解,明確企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財務管理方面。最好能夠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則予以明確,進而有針對性的規范企業財務,以便財務管理有效實施而不存在風險,為企業能夠上市做好充足的準備。
一、企業上市前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則
(1)企業上市前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對于即將上市的企業來講,要想在證券交易市場掛牌上市,需要事先做好一系列的財務工作,滿足財務管理要求,保證企業財務透明化,以便投資者能夠對企業實際情況加以了解,評估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而投資。參考相關資料,對企業上市前財務管理工作予以了解,確定該項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是:
1.主體資格要求
其實,主體資格要求就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類企業組織應當具備合法的法律地位,且其持續的經營活動時間應當在三年以上,如若具體涉及到的公司在整體性質層面上轉化為股份有限公司,那么計算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過程中,選取有限公司的開業時間作為起始點。只有進一步明確主體資格,確定公司的發行人是否合規實繳注冊資金,并且是否經過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事務所進行資格審查,比如了解公司財務會計、經營業務等等,以保證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運營不會涉及到政府現行政策運行體系中規定的限制類產業,符合上市要求。
2.獨立性要求
獨立性要求則是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發起人具備系統完善的生產經營業務運作體系和在具體面對市場環境過程中的獨立經營能力,同時確保企業運營項目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這一要求的提出,意在保證發起人能夠獨立的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促使企業持續運行,并且能夠及時且有效的解決突發問題,以便維護的企業自身利益,同時保障投資者的利益。當然,即將上市的企業一定要設置董事會、監事會及高層,并且對相關成員的任職資格及責任予以說明,以便任職高層的工作人員能夠獨立、有效的處理崗位工作,保證企業良好運作。另外,特別說明的是要求財務工作人員獨立的執行財務管理和財務核算等工作,為企業領導層制定戰略決策提供依據,同時保證企業業務活動不會受到股東群體的不良干擾。
3.規范運行狀態要求
這一要求的提出,則是需要即將上市的企業能夠嚴格遵照相關法律法規,根據內控要求合理設置組織機構,以便企業任何重要決策的制定或者生產經營活動的實施都能夠在股東大會、董事會的議事規則下運行,同時監事會起到一定的監管作用,保證企業生產經營良好展開,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
(2)企業上市前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
企業上市前財務管理工作還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
原則一,合法性。也就是企業上市前所執行的各項財務管理工作都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便其能夠有效的處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財務問題,保證生產經營活動順利展開。
原則二,獨立性。既然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申請上市,那么就要保證自身具有獨立生產經營能力。為此,所執行的財務管理工作應注意在對企業資產、財務工作及財務人員管理之中體現獨立性,以便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資金運用、財務處理等均能有效實施,不受到其他因素的牽制。
原則三,突出性。即將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最好能夠良好的展開經營實踐業務,獲得穩定可觀經營收益的同時,具備較大規模的產品生產銷售活動能力。為了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保證財務管理遵循突出性原則,使之能夠合理的協調、控制生產經營,將其市場化核心競爭力突顯出來,使之可持續經營。
二、企業上市前財務規范的正確做法
考慮到上市企業需要進行更加嚴格的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在企業上市之前做好財務規范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了?筆者參考相關資料并總結自身工作經驗,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即:
(1)強化財務會計的核算能力
對于企業財務來說,會計核算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對財務管理有較大影響。所以,企業上市前進行財務規范之際,首先就應強化財務會計的核算能力,以便其能夠有效的處理會計,并控制其中存在的問題。當然,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根據相關規范及企業財務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有效的財務制度,使之能夠有效的約束和規范會計核算,同時根據企業發展實際情況及需求而合理規劃財務會計核算的重點內容,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規劃財務會計核算過程及時間等方面,以便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執行能夠增加財務管理的透明度。除此之外,為了能夠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還應詳細了解企業實際情況,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及特點,科學合理的構建財務信息顯示平臺,使之能夠輔助財務管理,保證財務核算更加規范化的實施。
(2)加強對財務管理相關風險的控制
總結經驗,確定申請上市的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的執行可能面臨金融風險、流動性風險、投資風險、稅務風險等,如若不能對以上風險予以防范和控制,那么財務管理可能遭受重創,相應的企業生產經營將出現問題,這勢必會給企業上市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財務規范之際還需要對財務管理相關風險予以有效的控制,也就是對即將上市企業運行實際情況和財務管理執行計劃加以了解,綜合性分析財務管理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而對不同風險加以分析,明確風險爆發關鍵,進而制定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控制,盡可能的保證財務安全。比如金融風險發生關鍵是企業融資情況發生變化,致使不確定因素給財務管理帶來風險,所以控制金融風險應注意集中企業資源,進一步梳理各個項目,盡可能的拓展融資通道,同時控制融資范圍,盡可能的保證融資安全、可靠、可行。再比如稅務風險發生的關鍵是企業過度控制經營成本而違背了國家稅收法律和法規;亦或財務管理實施效力較低而無法對稅法變更、稅務政策變更,致使企業稅務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時且有效的解決稅務問題,誘發稅務風險。對此,應當根據國家稅務法規及政策,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而分析稅務管理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而評估稅務風險及其產生原因,進而制定可行性的防范措施,盡可能的規避風險。
(3)提高財務報表管理水平
財務報表能夠直接體現財務管理情況和企業運行情況,所以制定可行性較高的內部財務報表和外部財務報表是非常必要的,以便內部財務報表能夠客觀反應企業內部運行情況、資金運轉情況等;外部財務報表能夠滿足外部公開財務的需求。基于此,在規范企業財務之際注意提高財務報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而要想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注意根據企業發展實際情況來合理設計內部財務報表,以便其能夠輔助財務管理,使之有針對性、有效性的執行;加強對財務體系的監督,以便監督人員能夠嚴格的審查和監督財務報表的制定,及時發現問題,從而保證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可行性。
經過本文一系列分析,確定企業上市前財務規范是非常必要的,能夠保證財務管理更加科學化、合理化、有效化的實施,促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良好展開,創造較高經濟效益,同時凸顯企業的競爭實力,為企業上市做好準備。當然,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強化財務會計的核算能力、加強對財務管理相關風險的控制、提高財務報表管理水平。總之,無論是出于企業上市考慮還是為了促進企業在競爭激烈市場環境之中良好發展,都要注意規范財務,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盈.企業上市前財務規范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32):74.
[2]王明珠.新三板上市前農業企業的財務規范問題[J].進出口經理人,2016,(5):60-61.
[3]張偉.企業上市前財務規范研究[J].大眾理財顧問,2016,(4):156.
[4]王續璋.新三板企業掛牌上市前的財務不規范問題及改進意見[J].商場現代化,2017,(12):81-82
[5]藍粟山.企業上市前財務規范化管理的建議——結合IPO被否相關案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2,(26):143-144.
[6]徐娜.企業上市前的財務問題及規范方案探討[J].財會學習,2017,(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