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村
摘要:內控制度作為事業單位在管理工作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然發揮著巨大的效用。事業單位實行內控制度便于對事業單位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也有助于穩定社會秩序。為了促進事業單位更好的發展,本文就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現狀與優化途徑進行探討分析,完善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現狀;途徑
一、事業單位與內控制度
(1)事業單位
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將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方面為社會大眾服務,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組織就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一般直接受到國家行政機關的領導,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所以內控制度的完善是勢在必行的。
事業單位具有以下幾種功能特性:
1.服務性
服務性是事業單位最基本、最鮮明的特征。這也就要求著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們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覺悟,自覺提升個人服務意識,認真工作,愛崗敬業,這有助于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正常發展。
2.公益性
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和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決定著事業單位具有公益性。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決定資源配置。但凡是都有例外,某部分產品和服務無法或不能由市場決定,那便需要一個組織出來梳理、規劃。此刻,事業單位便發揮著組織、管理的作用。
3.知識緊密性
事業單位所從事的工作大多需要專業人才為主的人員構成,利用科學文化知識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這對社會進步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2)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1.提高內部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
事業單位作為承擔國家政府部門的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在接受上級傳達的信息時,如若沒有行之有效的內控制度進行把控和管理,就有可能導致信息傳遞出現紕漏,以致于出現錯誤“下達”的現象。
2.發揮事業單位的財務價值
為了防止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出現紕漏,對資金不能進行有效利用,從而導致各項活動無法有效地展開。
3.有助于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
綜合上一作用所述,將財務管理進行行之有效的嚴格把控以后,能預防腐敗,能夠防范舞弊或是減少舞弊。能夠使事業單位的行政隊伍高效廉潔,能夠使得政治隊伍更好地為人民謀福利。
4.有助于資產的安全管理
內控制度的管理有助于完整地保護國有資產不受到破壞,避免了國有資產的流失。事業單位的財政撥款是其主要的財物來源,如若不能進行公開透明、項目條款清晰地管理和利用,就會滋生貪污腐敗,導致工作風氣敗壞。為了阻止國有資產的浪費與流失,要科學管理,要妥善處置。
二、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
(1)內控制度的不完善
就現如今的事業單位的內控管理可知,主要表現為:管理不力。這主要體現在內控管理的制度漏洞、管理人員的“花瓶”效應、內控管理的方法不合理等。這不僅僅影響著整個事業單位內部的協調與團結,甚至還影響到了事業單位的運作以及效益。缺乏內控管理制度的強有力約束,導致一系列問題叢生。如經費支出不明確、預算超支等等問題。
(2)內部人員缺乏內控管理意識
事業單位在擁有了完整、健全的內控制度以后,還需要內部工作人員這一主心骨。這就要求內部人員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和行為操守。工作積極性不高,內控人員沒有全面認識到內控管理的重要性,沒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這些問題都是內部人員現如今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此惡性循環,導致了內部管理的不力。
(3)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低
除卻個人因素以后,再看事業單位在政府背景下的工作環境。事業單位各部門一應俱全,人員數量眾多,在分配人員崗位與職責時,就應該明確每個人的分工。做到不重復、不缺漏,同時也要注意職員的權責分布,切勿一人獨大。
除此之外,在管理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管理制度太過于死板,不能靈活變通,管理理念單一守舊,管理手段和方式都較為落后,不能很好地滿足事業單位的管理需求。
(4)信息收集緩慢,聯動機制差
現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事業單位也注入了新生命。事業單位的信息系統泛指用于事業單位工作時使用的各種信息系統,諸如管理信息系統或決策支持系統等,由于滯后性的影響,事業單位不能借助高科技手段,對信息集中管理。
三、優化手段
針對上述制度的重要性,事業單位為了謀求更長遠的發展,為了更好地服務大眾。
(1)加強資產的保護與利用。
為了發揮資產的最大效用,對資產實行歸口管理,建立起崗位責任制,制定完善的操作規范手冊,嚴格依照規章制度進行管理與控制。財務部作為主要的負責部門,就應該把資產的具體信息逐一完善,建檔建制。而后,對各項活動項目的預算、支出、收入進行嚴格把控,還可以借助IT技術實現可控制的預算戰略擴張,降低預估的風險。在進行個人報銷時,切勿隨意批準,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讓有心人無機可趁,防范腐敗的出現。
(2)挑選高精尖人才,加強思想教育
要求在選拔人員時,挑選專業能力優秀,具有堅定的信念和良好的職業操守。依照制度的制定,將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分配妥當,不能出現偷懶或者超負荷的情況。還可以完善事業單位內部的監督制度,來事不怕事,遇事解決事,事后追責到個人。如此可以營造良好的內控環境,從而各部門協調配合,擰成月是繩,各司其職,這有利于事業單位的工作開展。
(3)增強信息化交流,強化聯動作用
事業單位要多進行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構建起完整的信息交流體系,提升溝通交流的效率。減少信息傳輸的阻礙,突破常規的傳輸限制,方便信息傳播,強化各部門的協調聯動,有助于提高效率,提高準確性。
參考文獻
[1]謝揚軍,程丹.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22):120-121.
[2]夏焱春.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財會學習,2018(29):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