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瑜敏
摘要:本文試圖從財務風險管理的角度來闡述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商業銀行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及其日常表現,如網絡技術風險、法律政策風險、新的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業務管理風險。然后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如轉變思路,重塑財務風險管理價值觀;倡導創新,尋找適合自身的風險管理新模式;重視技術,提高對風險的識別與防范能力;加強交流,構建安全和諧的金融生態圈;協同合作,促進法律政策與金融監管的完善。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財務風險;風險管理
一、引言
迄今為止,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可以說仍然不夠完善。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核心,故其發展狀況與國民經濟有著唇亡齒寒的關系。商業銀行是經營和管理風險的企業,也是以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為經營對象的企業,其厲哪全管理能力是核心競爭力,主要的經營活動就是財務活動,經營管理就是財務管理,這樣看來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就是財務風險的管理的‘部分。近年來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商業模式的創新和技術創新帶動了我國整個金融行業新競爭格局的形成。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理念和方式也形成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
二、互聯網金融概述
(1)互聯網金融的定義及特點
認為互聯網金融是游離在傳統商業銀行間接融資和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之外的“第三種”融資模式。葉冰指出互聯網金融是指互聯網企業(通常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向公眾提供金融服務的行為。
互聯網金融的特征有如下幾點:虛擬性、開放性、透明性、金融資源的可獲得性強、資源配置去中介化。
(2)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本文大致把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分成兩個國暇。第一份目沒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21桂絲己初,以互聯網銀行、互聯網保險和互聯網證券的出現為標志經歷了輪繁榮的發展。第二腸淚投是21世紀頭10年以來,以移動支付、大數據、電子商務、搜索引擎、社交互聯網、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才之互聯網技術逐漸滲透到于拿流金融領域。快捷支付、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阿里貸、P2P,互洱關網王挪全、線上融資等各種新興金融模式層出不窮,使得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格局面臨著新輪巨大的沖擊與挑咬蛇。
三、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普遍面臨的財務風險
(1)網絡安全風險
互聯網金融的運行高度依賴于計算機系統、互聯網通信技術和交易軟件。商業銀行如果選擇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一定要有成熟可靠的技術方案作為支撐,由于這些技術方案本身并不是完美無缺的,比如:TCP/IP協議(網絡中使用的基本通信協議,Internet網絡體系結構以TCP/IP為核心。)造成互聯網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互聯網自身的缺陷、黑客的攻擊以及網絡的開放性。作為Internet使用的標準協議集,TCP/IP是黑客進行攻擊的首要目標。
(2)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即違約風險是指互聯網金融的交易主體在截止交易日時仍然沒有完全履行義務的風險。
傳統的背景下,商業銀行也會面對信用風險,所有的金融產品都是對信用的風險定價,本文認為監管、信息不對稱、金融風險、交易成本等因素卻并不會因為互聯網金融的出現而消失,相反的它們會變得更復雜。
我國互聯網金融尚處于發展初期,要使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對接,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便是征信體系。互聯網金融使用大數據來對客戶信息進行處理,形成客戶信用評價,但是當前我國中央銀行對于互聯網金融的態度并不開放,進而限制了線上交易,這樣便造成了信息的不對稱。
傳統背景下交易雙方通常選擇當面認證信息,如銀行通過柜面審核客戶身份并處理業務,通過人工干預關鍵環節來控制風險,但是互聯網金融的便捷性可以使得交易雙方不用見面就可以進行并順利完成交易。業務的虛擬化帶來的優點是交易過程的便捷以及成本的降低甚至可能趨近于零,銀行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資源更高效和快捷地配置。
四、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應對措施
(1)重視技術,提高對風險的識別與防范能力
伴隨著便捷而來的計算機系統風險提醒著我們發展互聯網金融模式并不是‘跋而就的。商業銀行需要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不斷提升安全系統的成熟性,提高對風險的識別與防范能力,而這離不開優秀的技術人員的努力,不管是互聯網自身的技術缺陷,還是延伸到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安全系統漏洞,一旦被攻擊,造成的損失都是不可預枯的,所以不斷完善技術解決方案是每一個互聯網金融參與主體需要解決的問題里的重中之重。
(2)加強交流,構建安全和諧的金融生態圈
互聯網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而互聯網金融模式的核心就是數據,由此可見數據對于銀行業務擴張的重要性。而“自我管理”的趨勢又決定了客戶自身的安全意識及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技術能力對于整個互聯網金融生態圈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商業銀行有必要聯合互聯網金融產業鏈中的互聯網公司、安全廠商等參與方進行優秀資源的整合與分享,構建安全和諧的金融生態圈。這樣也有助于實現產業鏈業務與技術協作的標準化,形成理性競爭市場,推進各參與主體的開放與融合以及在釣魚網站共享信息、案件協查等方面的合作,形成風險釋緩機制。
參考文獻
[1]徐曉萌.我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改進探索[D]北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
[2]康欣華.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與啟示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4.
[3]彭紫淇.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研究——以中國銀行YC分行為例[D]江西:南昌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