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慧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響液化石油氣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及其變化趨勢,簡要介紹了因果回歸分析預測法、時間序列分析預測法和定性預測分析法等價格預測模型和方法,通過對預測模型和方法的實際驗證和分析,提出了液化氣價格預測方法及銷售價格制定策略建議。
關鍵詞:液化石油氣;價格預測方法;定價策略
一、液化石油氣價格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1)供需因素
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水平以及經濟結構的變化影響需求規模和需求結構,進而對化工用及燃燒用液化氣銷售價格發生影響。煉廠改擴建及產品細分影響供應規模和供應結構,進而影響資源流動格局、區域價格制定和區域間價差。
(2)國際原油及國內成品油走勢和調價預期
據相關機構統訓,2017年,原料氣深加工量約1550萬噸,超過液化氣總消費量的34%,而原料氣主要用于烷基化裝置生產調油產品與成品油進行調和后進行銷售。國內成品油的調價受到國際原油的引導,半月—調價周期,國際原油價格對成品油價格的影響從而反應在原料氣上。因此,國際原油及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及價格預期也是影響液化氣市場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
(3)民用氣淡旺季需求
傳統上北方夏季民用氣需求旺盛,冬季平淡,而南方與之相反。2017年,民用氣消費量占液化氣總消費量的32%,民用氣淡旺季需求的變化對液化氣市場價格走勢有較大影響。
(4)檢修及投產
普遍定于春、夏進行的上游煉廠檢修,下游深加工企業的裝置檢修對供需形成較大影響。依據行情的好壞,市場需求或投機行為都受到檢修及投產因素波動。
(5)國際CP及進口氣沖擊
受國內供需變化引起的進口氣依存度變化影響,國際CP對國內價格的影響度每年有所不同。隨著近年來國內烷烴深加工產能的增加,國內對進口丙丁烷的依賴度較高。據相關機構統計,2017年,國內液化氣總進口量約1850萬噸,占總消費量的40%。同時,深加工裝置所需進口丙丁烷多為長約,因此一旦裝置開工不暢或突發故障,該部分丙丁烷可能會投放到液化氣市場,對當地價格形成沖擊,由此造成市場價格的動蕩。
二、液化石油氣價格預測方法分析
(1)定量預測分析
1.因果回歸分析預測法
即通過對價格歷史數據的統計分析和處理,研究確定價格和其影響因素之間相關關系和聯系形式,進而建立回歸函數。回歸分析過程中,當相關系數在98%以上時,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較高,模型具有顯著性,可以根據回歸方程進行價格預測。通過對相關數據與全國價格數據的分析計算,擬合優度都較低,模型不具有顯著性。
2.時間序列分析預測法
即根據歷史價格數據,找到價格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建立時間序列模型,來推斷未來價格數值的預測方法。主要包括算術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及時間函數擬合法。該方法由于根據過去的歷史數據得出,價格預測的精度通常較差。同樣,由于近年液化氣供需格局變化大,各年價格趨勢走勢大相徑庭,趨勢預測法難以用于準確定價。
(2)定性預測分析
考慮各種因素的定性模式:價格管理小組意見匯集法,是由熟悉市場情況及相關變化信息的市場信息、價格管理及銷售管理人員,根據對影響價格的相關因素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結合實際經驗,對價格的未來情況及發展趨勢作出判斷,從而作出較為正確合理的定價變動及其幅度建議的預測方法。這種方法用時短、耗費小,比較實用。在市場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能很快地對預測結果進行修正。
三、液化石油氣價格預測方法及定價策略建議
(1)價格預測方法建議
經過上述分析,建議采取價格管理小組意見匯集法的定性模式來進行價格預測和銷售價格制定調整。通過成立價格管理小組,充分發揮價格小組的信息搜集、匯總分析、綜合判斷作用,提高對市場的整體把控能力和價格制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定價策略建議
1.信息先導
做好市場分析及預測,實施價格動態管理。營銷人員要強化日常市場信息采集,不僅局限于國內及區域液化氣市場,還要關注國際原油、國際CP、進口氣市場動向對國內液化氣市場造成的影響;不僅密切關注液化氣市場,還要關注國內成品油、MTBE、烷基化油等相關產品價格走勢;不僅關注上游生產企業生產動態,還要掌握下游深加工企業的生產銷售動態、加工成本變化。
2.需求導向
緊盯市場,根據工業氣和民用氣客戶需求定價。與優質工業客戶建立起信息交換機制,加強同工業用戶溝通,了解工業用戶生產、經營狀況,共同研究市場,考慮工業用戶的價格承受力,保障工業用戶的均衡采購。加強深加工行業市場調研深度,加大對有前景、有潛力、有實力的新型工業客戶的開發力度,提高客戶對銷售價格的支撐力。在工業原料氣資源緊張的局面進一步加劇的背景下,按市場規則定價,通過價格杠桿的作用,優勝劣汰。民用氣定價中,考慮基本供需關系和民用氣市場淡旺季變化,結合替代能源價格變化進行調整。
3.梯次定價
結合自身及相鄰單位的資源組分和產品流向特點,根據市場分布,合理確定價格梯度,保證資源購銷活動的穩定有序。同時,強化動態分析,密切關注資源流向地的客戶特點、需求情況及市場價格動態,與周邊單位互通信息,做到在競爭中合作,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根據自身及周邊生產企業庫存、生產情況、產品質量及市場需求的變化,適時調整價格梯度。
4.優質優價
按質定價,優質優價,將有限的資源投放到高端市場、優質客戶。關注深加工企業對工業原料氣的氣質需求變化,協調上游企業按需調整產品組分,關注上游生產企業產品質量,根據其生產工藝的調整后原料氣組分的變化,及時調整銷售價格。
參考文獻
[1]張天民.企業價格指南[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1991
[2]劉昌興.價格學[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