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文
一、背景
奉啦的進步和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使網絡成為貿易活動、資金融困、人力資源等各個行業無法忽視的重要因素。當前,方面,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的衣食住行帶來了極大便利;另一方面,支伺寶、微信、愛錫羞、悟空理財等金融產品和服務也進入了大眾的生活。網絡借貸給借貸參與者帶來了各種乒娜金;同時,網絡借貸也成為傳統資本市場的補充,為普通借款人和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
二、網絡借貸的一般模式
網絡借貸一般通過網絡借貸平臺(以下簡稱網貸平臺)達成借貸協議,實現資金融通。在當前網絡資本市場條件下,支付寶、微信、人人貸、悟空理財等APP都屬于網貸平臺或擁有網絡借貸功能。一般的,根據網貸平臺的側重點不同可以將網貸平臺分為以下兩種模式:
(1)中介服務模式:
網貸平臺根據借款人資金需求及信用條件等資料做出評估后將其作為債權產品出售,債權人可以在充分了解借款人借款信息后通過購買網貸平臺的債權產品,直接與借款人達成借款協議獲取收益;也可以轉讓債權產品,實現資金套現,退出借貸市場。在這種模式下,網貸平臺僅作為借貸中介存在,為債權人、債務人提供資金需求信息、債權債務結算等服務,主要獲取傭金收入。
(2)資金經營模式:
網貸平臺本身是資金的經營者,一方面,網貸平臺為參與者提供資金需求信息、債權債務結算等服務;另一方面,網貸平臺通過出售其債權產品獲取資金或直接持有的資金,為借款人提供所需資金獲取相應收益。例如:愛錢進APP一方面通過整存寶、零存寶吸收資金,為保守型投資者提供穩健的理財收入;另一方面,通過公布資金需求標的向資本的提供者出售債權或者通過平臺由債權人和借款人直接達成。在這種模式下,網絡借貸平臺實際是債權債務的參與方而不僅僅有網絡中介功能。本文主要探討資金經營模式下的網貸平臺。
三、資金經營模式下網貸平臺的參與者
借款人、債權人是網貸活動的基本參與者,網貸平臺一方面作為借貸中介,提供信息服務;另一方面,既可以以借款人的身份籌集資金,也可以作為資金出借者,為借款人提供資金需求。在網絡借貸活動中,參與者不僅僅包括借款人、債權人、網貸平臺網。貸平臺的成立、存續、終結都需要經過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網貸平臺也會通過協議借助銀行的金融基礎體系辦理資金存管、托管等業務;為防范網絡借貸的風險,網貸平臺也會通過保險公司分散、轉移風險。因此,政府、銀行、保險公司等也是網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
四、網貸平臺所面臨的主要風險
(1)信用風險
網貸平臺信用風險是網絡融資的基本風險。信用風險不僅包括網貸平臺的經營者還包括網貸平臺的借款人。就網貸平臺經營者而言,投資成本低,政府監管力度有限,有些網貸平臺籌集到的用戶資金達到一定程度后,經營者可能會挪用投資者資金,甚至發生攜款潛逃現象;就借款人而言,借款人惡意發布資金需求信息,套取網貸資金,給投資者造成損失。因此,信用風險的存在要求政府增大監管力度,對不合規的網貸平臺從源頭上堅決杜絕;另一方面,就借款人的信用評級及資金狀況特別是還款能力有更為清晰的評估,合理評估債權債務價值,降低信用風險。
(2)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網貸平臺投資的經營者所面臨的主要風險。市場風險及市場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借貸市場的活躍程度。市場風險較高時,投資要求獲得較高的資本收益;市場風險較低時,投資者所要求的資本收益相對較低。對經營者而言,市場風險的必要收益率及網貸業務的利潤率決定了網貸平臺經營活動的好壞,約束著網貸規模的發展。
(3)壞賬風險
壞賬風險是資金借貸所發生的特有風險。網絡借貸平臺所籌集的資金或債權人借出的資金形成債權后,在不同條件下會形成不同的壞賬損失,面臨不同的壞賬風險。如債權人無法有效的約束債務人合理的使用資金,債務人可能會投資于高風險行業,造成借貸資金無法收回;債務人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控因素導致債務不能按時清償的額情況;因債權人死亡等其他原因形成的壞賬風險。
(4)信息風險
網貸平臺、借款人、債權人之間由于信息不對稱,如借款人更傾向于優化自身財務信息,造成可以正常還款的假象,使網貸平臺高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又如,網貸平臺為提高用戶數量進行虛假宣傳,使債權人高估網貸平臺的業務能力,投資無法收回。
(5)技術風險
網貸平臺主要通過網絡實現資金融通,網絡安全技術要求較高,技術風險管控能力的高低可能會直接影響網貸平臺的存續。有些網貸平臺并沒有做到平臺與資金分離,資金都存人到平臺自由的銀行賬戶當中,而一旦遭遇黑客攻擊,平臺重要信息泄露,投資人的資金安全受到威脅。一旦出現類似情況,網貸平臺將面臨倒閉,甚至法律風險。
五、網貸平臺風險防控
(1)平臺根據借款的具體金額、期限等收取不同比例的費用,將部分費用納入平臺風險準備金。因為如果忽略資金杠桿的承受能力,就會導致平臺入不敷出,面臨巨大還款風險,所以平臺需要重視風險準備金的建設,平衡資金杠桿,防范巨額負債風險。
(2)拐釗巨額貸款項目數量,減少流動性風險。借款集中度的結果分析顯示,過多的巨額貸羹知頂目蘊含著流動性風險。所以平臺不能過度追求片面的短期的傭金利潤,而要通過控制大標借款的項目數量,并適當增加小額貸款的項目來分靚雙險。
(3)加強對借款人與貸款人的監督。雖然平臺對雙方都有一定的信用檢測機制,但是仍然不夠完善,需要對雙方的資金水平、資信情況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建議平臺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監督,減少信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