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物聯網得到了廣泛的應運,促成了新生事物的發展。當今,受社會資源、生態環境理念、城市公共出行結構調整、汽車行業供給側的產能優化以及人們個性化、多樣化的出行需求的影響,“共享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市場內迎來了較多企業的進入。共享汽車是一種依托物聯網技術,在線實名注冊、在線繳納保證金、使用APP地圖就近取車還車、移動支付的新生事物,其即租即用、靈活便捷,是介于私家車、公共交通出行之間的一種創新,是碎片化市場、細分客戶群結合的新產業。雖然共享企業行業有較大發展潛力,但部分企業的經營者在快速市場布局,占領市場份額及市場資源的規模擴張中忽略了行業風險,對資產管理的重視不夠、認識不足,阻礙了為公司資產的良性循環,無法提高運營效率、提升資產價值創造,造成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失去了競爭優勢。
因此,本文從共享汽車平臺公司運營資產管理的現狀出發,對其資產的購置與投放、資產的運營與庫存管理、財務的監管與信息化技術的支持等方面進行探討,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總結出解決共享汽車平臺公司資產管理問題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共享汽車;資產管理
一、共享汽車的行業特點及主要資產概況
近年來,人們的消費觀念轉變、個性化需要日益明顯,物聯網的技術日益成熟,汽車行業供給側產能優化,此外,受資源限制,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結構調整,國家政策鼓勵都給共享汽車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潛力。
(1) 共享汽車的行業特點
共享汽車是一個重資產行業,其能滿足人們的短途出行代步、短途通勤公務及商務出行輔助等城市間出行需求,消費者趨于年輕化,市場的商業模式還不清晰,市場細分還未完成,資源還未能有效配置,運營資產的管理體系還未能建立,但行業的發展潛力巨大。
(2) 共享汽車的主要資產概況
共享汽車平臺公司的資產主要為運營的車輛,占企業資產總額約50%-70%左右,占企業固定資產的比重較大。新能源電動車是共享汽車的主要運營車輛,主要用于分時租賃業務,燃油車的占比很小。
二、共享汽車平臺公司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平臺公司購置運營車輛車型充電時長,續航里程短
目前平臺公司購置的運營車輛車型一般為新能源車,實際投放運營后發現該部分車型單一、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屬于慢充車型,不適合市場化運營。該部分車型的大量投放,大大降低了單臺車的使用效率及運營周轉速度。
(2) 平臺公司車輛購置過于集中,造成資產閑置
平臺公司的車輛采購計劃與市場客戶需求和投放進度不統一,市場也無可循的規律,為了避免車輛在運營時出現短缺的狀況,以及考慮成批集中采購在從價格談判等方面上取得優勢,所以在前期購置時,平臺公司會集中成批大量采購。但其在布置運營車輛時卻會受到停車資源、充電設備等資源的限制,無法實現購置與投放無縫對接,形成大量庫存,造成資產閑置。
(3)平臺公司庫存資產管理混亂、經驗不足,造成庫
存資產損失
平臺公司的庫存資產主要是未投入運營的車輛,其在日常管理中往往會出現車輛管理臺賬不規范,車輛基本信息登記不全,不利于車輛的日常監控和管理的問題;部分庫存車輛停放距離過近,庫存環境較差,存在資產安全隱患風險;資產的出庫和入庫手續不及時、調撥手續不完備;資產管理人員責任意識淡薄、責權不清,致使車輛發生自燃、被盜、毀損等,造成庫存資產損失。
(4) 平臺公司對運營車輛的日常運維服務管理不善,資產運營效率低下
共享汽車平臺公司運營模式主要是車輛長租和分時租賃業務。目前,分時租賃業務管控難度較大,車輛運維服務缺乏流程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統一模式,在車輛的日常調度方面協調不暢,分時租賃車輛與長租車輛無法實現無縫對接,資產的使用效率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運營車輛衛生狀況較差,有些車輛出現了私拉貨物等情況,造成車輛在再次使用前需要進行全面清潔清洗等工作,不僅影響運營效率,同時也加大了運維成本的支出。
分時租賃業務的運營車輛在實際運營中產生大量的交通違章,由于無法追溯到交通違章的責任人,大部分由公司承擔,給公司的資金和盈利能力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車輛出現保險理賠時,理賠的速度和效率不高,致使車輛長期滯留在4S店,車輛日常維修的頻次較高,且維修車輛過于集中,降低了車輛的運營時間,無法產生運營收益。
(5)平臺公司資產管控意識不強,資產盤點流于形式,資產管理報告未能引起管理層的重視
運營車輛占平臺公司資產的比重較大,實物資產的管理質量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平臺公司對于資產盤點報告未能做出充分的分析,對資產盤點中出現的問題未能及時進行處理,資產的盤點報告未能得到管理層的關注,導致資產盤點流于形式。
(6)平臺公司運營車輛實際使用壽命與物理壽命界定不清,更新替換周期無科學合理的計劃、資產處置管理無標準
平臺公司運營車輛主要為新能源電動汽車,對于運營車輛的實際使用壽命與物理壽命的界定還不是很清晰,更多是參照企業集團或慣例對車輛折舊的年限進行規定,一般在4-8年之間。部分車輛在實際運營中受車輛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長,車輛損耗等因素的影響,未能使用到其物理壽命就需要進行置換或者處置,資產折舊的計提規則與運營脫節。
(7)平臺公司對資產的監管力度弱、資產核對不及時
平臺公司的資產較大,日常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對賬不及時,財務部門往往直接依據業務部門提供的資產數據進行賬務處理,未能有效實施對資產的監管,致使實物資產與財務賬面出現差異,造成賬實不符。
(8)平臺公司大數據、信息化建設速度緩慢,業務與財務數據無法同步
平臺公司信息化的建設速度緩慢,研發能力較弱,且行業的商業模式不清晰,研發的方向不能及時應對業務的變化做出調整,部分數據還需要進行傳統的人工處理,致使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受到影響。
三、共享汽車平臺公司資產管理問題成因分析
(1)平臺公司缺乏對市場化運營車輛車型的需求規劃
平臺公司前期為搶占市場資源,實現快速擴張,對客戶群體和市場化運營車輛的車型匹配未能進行充分調研,缺乏對市場化運營車輛的整體規劃,致使購置車輛投入運營后出現充電時長,續航里程短,造成客戶滿意度差,車輛運營時間短,資產使用效率下降。
(2)平臺公司缺乏對運營有序合理布局,購車進度與運營投放不能做到無縫對接
平臺公司對市場的動態管理和監控能力不足,無法實現市場消費的需求與供給同步化,按客戶消費需求配置運營車輛。對運營車輛無法做到合理、科學的有序投放,控制車輛的采購進度,使需求與采購、投放與運營無縫對接。
(3)平臺公司缺乏對庫存資產的先進管理技術和管理團隊
平臺公司庫存資產的管理更多是依靠人工監督和管控,其資產管理人員經驗不足,責任義務的分工不明確,資產管理人員與車輛運營維護人員的分工不清晰,對資產的日常管理缺乏安全認識。車輛的日常毀損和事故處理不及時,責任追究機制不健全;資產管理團隊的目標不明確,責任不清晰,溝通及反饋渠道不暢,未能借助先進的電子設備和技術參與到資產的日常管控中去。
(4)平臺公司缺乏對車輛運維服務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技術支持
平臺公司對車輛運維服務主要依靠外部資源,交由專業的運維公司進行,不利于成本管控,同時,由于雙方在溝通協調方面不暢,車輛的運維服務質量不高,不能適應市場變化。
(5)平臺公司實物資產的盤點機制、反饋機制不健全,責任分工不明確
運營車輛是平臺公司的主要資產,實物資產的盤點機制不健全,盤點未能制度化、流程化、標準化;對實物資產盤點的反饋渠道不明確,盤點分析報告未能及時反饋給管理層;車輛運營維護人員、資產管理人員、車輛實物庫存管理員等相關人員的責任分工不明確,責任界定不清。
(6)平臺公司缺乏對運營車輛的合理壽命的分析能力,更新與處置機制不健全
由于平臺公司的商業模式還不清晰,對運營車輛的使用壽命及市場的分析能力不足,車輛購置未能按市場需求配置,投入運營后不能適應市場化運營,致使需要更新置換。平臺公司對于階段性車輛車型的預計以及對于運營車輛的更新速度、處置等未能建立完善的流程和機制,使得運營車輛的購置、更新、置換、處置過于隨意。
(7)平臺公司對資產的監督管控能力不足,溝通交流不暢
平臺公司財務對資產的管控力度弱,重視程度不夠,日常對資產臺賬和固定資產卡片的核對流程不明確,責任分工不清晰,管理監控不到位。每月末未能與資產管理部門進行有效的對賬,財務與資產管理部門未能進行有效的溝通,相關主管領導未能形成對對賬結果的審核監督。
(8)平臺公司研發能力不足,信息化建設落后
目前,平臺公司的研發能力不足,缺乏研發人員、模式不清晰,與各業務模塊、財務模塊等還不能實現對接,業務與財務的數據還不能實現一體化和同步,信息化建設平臺還不完備。
四、共享汽車平臺公司資產管理問題的對策措施
(1)加強運營市場的前期調研,實現運營車輛需求與投放的無縫銜接
平臺公司應加強運營市場的調研分析,對客戶群進行細分,按不同的客戶群和需求與車輛主機廠和供應商安排運營車輛購置,同時,對運營市場和區域布置要有節奏和規劃,購置車輛的計劃與市場投放進度要協同,實現運營車輛需求與投放的無縫對接,壓縮運營車輛在庫時間,提高運營車輛的配置效率。
1.細分市場。共享汽車的主要市場為分時租賃,應通過市場細分按客戶需求與不同客戶群體匹配運營車輛,使不同車型發揮其最大的價值,減少資源的閑置浪費。
2.區域規劃。加強科技園區、城市副中心、公務辦事大廳等區域的車輛配置率,提供綠色出行解決方案,實現出行需求與供應鏈匹配。
3.按需研發。加強市場的調研,與主機廠形成聯動,結合市場需求進行研發投入與生產部署,減少運營車輛投入市場后因續航里程短而造成使用效率低下。
(2)加強庫存資產的歸口管理,提升管理團隊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
共享平臺公司應強化資產管理理念,提高資產管理技能,科學合理的監控庫存車輛保有量,提高資產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
1.資產歸口管理、明確分工
平臺公司資產應實行歸口管理,細化運營維護人員、資產管理人員及庫存實物資產管理員的崗位職責、明確責任主體和責任分工,使資產管控節點無遺漏,實現無縫對接。
2.資產管理流程化、標準化、信息化
對資產的入庫、出庫、車輛調撥、置換或處置、資產盤點等手續進行流程固化;對資產的信息統計要格式化、標準化,臺賬信息要完整全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分析整理數據,及時監控庫存資產的情況,實時更新庫存資產的狀態。
3.加強技能培訓,提高管理技能
加強專業技能的培訓,樹立標桿企業,向先進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的企業學習,不斷提升管理團隊的自身素質和管理理念。
(3)建立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細化實施流程,運用科學合理的資產管控技術實現資產的動態管理
平臺公司的快速發展與其制度的更新速度無法同步,加之,受平臺公司運營車輛動態的特征,資產的日常管理難度加大,資產安全管理尤為突出。為此,企業應:
1.細化管理流程,統一資產管理制度
平臺公司需要結合目前的分時租賃業務,細化管理流程,將各業務的主要環節流程化、標準化,在各區域進行推進,便于統一操作和執行。同時,完善資產管理制度、資產盤點制度、車輛資產檔案管理制度、車輛維修保養管理制度、車輛年檢管理制度、車輛出險管理制度等,為資產管控提供標準、規范的管理支持。
2.強化技術手段,實現資產動態管理
加強車輛資產管理系統的研發投入,通過技術手段,依托車機、GPS、主機廠后臺信息對車輛進行日常監控。利用資產管理系統進行車輛日常管理活動操作,對車輛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車輛使用過程中的保險、維修保養、年檢、盤點等工作的線上管理;定期對車輛隱患排查、安全事故等信息及時更新并反饋。引進先進的資產管控技術和管理經驗,融入互聯網的技術手段,為資產的日常管控提供動態數據支持。
(4)建立安全風險控制責任制、完善資產風險評估、預警機制
平臺公司應結合實際情況梳理資產管控風險,從資產的購置、運營維護、庫存管理、資產處置等各環節設置資產風險關鍵控制點,建立安全風險控制責任制、完善資產風險評估預警機制,對于高風險事項及時做出反饋,為管理層提供資產管控措施。
(5)建設完善的財務管控措施、管控流程,實現業財融合管理聯動機制
平臺公司需要加強財務的管控力度和管控措施,明確財務對資產的監控權限與職責,固化財務與運營資產對賬流程、對賬時點、對賬方式,使財務與資產管理形成賬務與實物相關映射,實現業務資產管理數據與財務數據的動態聯動。
1.加強資產價值的分析,對資產進行收益管理
平臺公司需對運營車輛的單車成本進行分析,將單車的收益與成本進行匹配,分析盈虧平衡點,加強運營車輛的成本管控措施,提高資產的價值。
2.強化過程監控,對資產進行全程財務管控
平臺公司在逐步推進車輛資產管理系統,通過技術手段加強資產管控的同時,財務的監管也要及時跟進,與業務部門制訂資產月度對賬的時間節點、對賬流程、差異反饋等制度,動態監控資產的全過程。
(6)加強內部控制執行的檢查監督力度,將內部控制的執行與績效掛鉤
平臺公司應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梳理內部控制的關鍵控制點,使不相容職務分離、梳理采購流程、規范合同流程,編制內部控制核算手冊,通過系統的、全面的內部控制實現流程管控、制度管控,同時,將內部控制的執行納入考核,實行管理責任與績效掛鉤。內部審計部門依據內部控制的關鍵控制點進行檢查,對資產管控的內部關鍵風險點的執行進行監督。
(7)嘗試技術創新,智能化與信息化數據實現同步
平臺公司需要技術創新,進一步完善共享出行的模式,打造生態出行行業的新理念,結合無人駕駛智能化技術的推廣,逐步應用到共享出行領域,實現快捷自動的取車還車技術,利用互聯網技術使大數據的分析、比對更加便捷、高效。
(8)加強內部控制的事前指導、事中監督、事后反饋的有效機制
加強企業風險導向,逐步將內部控制的端口前移,對資產的管理做到事前指導,對資產管理人員加強培訓,強化風險責任意識,加強風險的評估和預警;加強事中的監督和管控,責任的落實;事后做到及時有效的反饋,并形成常態化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
參考文獻
[1]付佰靈.談資產管理現代化[J]財會學習,2018(27):192+194.
[2]于國萍. 企業資產管理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構建[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8):185-186.
[3]孟勛彪.信息化視角下企業資產管理制度構建[J]財會學習,2018(31):175+177.
[4]徐海英.淺議租賃公司資產管理[J]金融經濟,2012(18):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