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發展的角度來說,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為基本趨勢。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存在著差異,若能夠實現財務數據和業務的有效融合,能夠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助力企業持續發展。因此,促使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有著重要的意義。現結合二者的融合,總結有效的策略,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精細化;財務管理
管理會計的應用,有著極大的價值。在粗放式經營時代,對于企業來說,用量化的數據以及標準,能夠強化管理,財務管理作為主要管理工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管理精細化階段,企業發展面臨的機會更多,而且利潤率較高,財務管理僅僅作為核算方法以及工具,處于輔助地位,不受企業重視。新時期,為更好的適應移動互聯時代的發展,管理會計能夠為企業決策以及未來規劃,提供有力的支持。若能夠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能夠助力企業發展。
一、新時期企業財務管理分析
新時期,企業財務管理發生了變化。傳統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涉及到交易過程的會計處理和決策與戰略支持,會計工作具體包括會計核算、貸款融資、成本管理、內部控制以及內部審計等內容。隨著經營環境的變化,極易企業持續化發展的要求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開始關注股東價值、集團整體經營績效、集團有效使用和風險管理,財務管理工作新增了風險管理項,會計工作精細化,包括績效管理、投資管理、資金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核算,采取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已經無法達到財務管理工作要求。因此,加大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力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具有現實意義。
以管理會計為核心的新型企業財務管理,若想達到工作要求和目標,必須要創新工作方法。在具體實踐中,運用目標成本法和全面預算管理手段等,加大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力度,助力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助力企業持續發展。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策略
(1)加大信息化建設
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施,若想促使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技術的支持,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在具體實踐中,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會計工作緊緊圍繞數據信息,如何高質量處理海量數據信息,是當前發展背景下企業面臨的重大挑戰。智能化的發展,財務共享中心為主要產物,超過90%的基礎財務工作,比如費用和核算等,都可以通過財務共享中心,實現財務共享。具體來說,財務共享中心的實質為會計平臺,也是一個資金平臺。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后,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供財務數據中心,能夠為企業管理會計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持,比如預算和分析以及決策等工作。在進行財務共享中心的構建時,通過建立信息系統,按照相同的標準化程序,能夠使得企業實現無人化管理。基于人工智能化的推動,結合企業風險管理需要,將風險控制程序,納入到業務處理中,使其成為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采取業務剖析和科目分析等方式,實施共享質量管理。如此一來,便于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實施中及時發現風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實現風險事前預防和控制,整個財務共享信息系統為閉環狀態,能夠促使業務端的改革得到風險預警的支持。
2.加強財務報表融合。新時期,利益相關者對企業披露的信息需求更多,尤其是非財務信息。不同于傳統會計模式下的報表數據,利益相關者更加關注企業的人力資源和內部控制等指標。實施管理會計,能夠同時提供貨幣性信息以及非貨幣性信息,所以企業應該利用管理會計,進行非財務信息的提取,采取描述性語言,結合運用數據量化的方式,披露有關于企業競爭力的相關非財務信息。智能化時代下,云計算和大數據等的快速發展,使得企業對外報表和對內報表的界線逐漸變得模糊。對于企業來說,進行對外報表的披露時,可基于數據共享,自動生成需要的各類內容,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基本需求,保證信息的完整性以及準確性。為滿足對內需求時,同樣可結合對內報表的基本需求,來選擇報表類型,實現精準服務。
3.提高財務人員的“信息化”素質。人工智能時代下,為推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必須要注重提升財務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其會計數據處理能力,并且完善會計信息系統的建設。智能化大數據的應用和發展,使得財務數據的統計類型以及工作量大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這需要財務工作人員,能夠積極提升自我的能力水平,加深對管理會計知識的深入學習以及運用。企業需要加大對財務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大數據背景下的會計工作模式,即會計信息系統的操作和應用。
(2)加強應收賬款的清查
從當前企業經營實際情況來說,面臨著財務風險高和應收賬款多的難題,這需要企業管理者做好應收賬款的細致分析。采取對賬和詢問等多樣化手段,明確應收賬款產生的原因,掌握收回難度大小,積極組織相關人員收回款項。對于回收難度較大的款項,可以采取司法程序召回。從管理會計理論來說,其囊括應收款項的催款工作,在企業會計工作實際來說,此項工作由財務會計完成,并且提供基礎信息,能夠增強會計執行效果。
(3)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從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實際來說,若想減少壞賬的發生,必須要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強化管理會計工作,加大合同管理力度,能夠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從企業日常管理工作來說,很多企業為節省成本,沒有設置獨立的管理會計崗位,并且將其部分工作內容交由財務會計負責。通常情況下,合同管理的實施,具體涉及到銷售分配提成和貨款流通等,需要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尤其是貨款流通,對企業來說,面臨著極大的資金風險,如果沒有及時回收貨款,不利于企業經營活動的開展。因此,要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設置獨立運行的管理會計崗位,明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各自的職責和內容,保證各項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實。
(4)樹立正確的會計觀念
傳統管理模式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互分離。隨著時代的發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為主要趨勢和必然。為促進二者的融合,要樹立正確的會計觀念,關注會計體系的更新變化。作為會計工作人員要具有超前的發展眼光,能夠認識到會計工作的重要性,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有價值的決策依據。對于企業來說,要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特征以及職能,要有著明晰的認識,使得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能夠在企業的內部形成共識,進而充分發揮二者融合的作用。目前,很多企業都存在著管理會計應用薄弱的問題,若想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需要經歷一個漫長而持久的過程,必須要循序漸進,基于財務會計,逐漸融合管理會計,構建完整的會計系統。因為企業對財務會計的認識以及方式理念深固,加之對管理會計的認識不足等,促使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必須要循序漸進,以構建完善的企業會計體系為工作重點,逐漸推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體系完善。
(5)推廣應用企業ERP系統
在促使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方面,要善于借助信息技術,積極推廣應用企業ERP系統。具體實踐中,運用軟件工具以及信息平臺等,能夠實現對企業業務以及財務模塊的有效連接,使得數據接口,能夠將財務系統內部各類管理軟件,比如資金類和生產類等,進行有效連接,提高統計工作的效率,保證數據的精確性,同時彌補貨幣金額單一的不足,使得分析管理企業經濟事項相關工作,能夠從業務以及財務兩個方面入手,提升企業預測的準確度,進而推動企業發展。
(6)建立和細分輔助核算
從實際來說,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具有差異性,既有不同,又有相同。按照會計準則以及要求的統一形式,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設定不同輔助項目,借助各個輔助核算項目,結合企業管理需求,為其提供完善的會計信息。在具體操作中,要注意的是,輔助核算項目必須要能夠全面反映企業管理基本要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對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具體實踐中,若想實現有效融合,要設置獨立運行的管理會計崗位,完善財務管理工作制度,并且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提升財物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白 霜.人工智能時代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OL]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6).
[2]劉會朵.簡析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8(12):20.
[3]楊慶中.新經濟形勢下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發展[J]財會學習,2018(32):105+107.
作者簡介:倪思敏 ,湖南農業大學國際學院會計三班,學號:201632059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