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與貿易的結合是當今時代貿易發展的趨勢所在。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后來居上,爆發出巨大的經濟潛力,成為世界貿易發展的全新推動力量,而跨境電商的貿易便利化程度則決定著跨境電商未來發展的成敗。面對著世界范圍內的貿易便利化浪潮,如何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已成為各國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議題。要完成好這一重要任務就必須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國際規則體系。
關鍵詞: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國際規則
二十世紀末以來,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跨境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給世界經濟貿易結構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如何推動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重要議題。然而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的相關國際法規則卻呈現零散、稀少的狀態,這與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勢頭不相匹配。面對如此局面,在 G20 杭州峰會上,首次將跨境電商提上日程。這也充分表明,加速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規則的完善和規則體系的構建是有其迫切性和現實意義的。
首先,我們需要對“跨境電子商務”進行一個全面、清晰的界定。當前學界對此并無統一定義。國際上通常視其為與“國內電子商務”相對照的概念。而國內對此概念的理解則采取了拆分式的方法,分別對“跨境”、“電子”和“商品”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并由此產生了多種多樣的觀點。
對“跨境”的討論實質上是對貿易模式跨境界限的界定。具體而言,包含兩個層次的問題:其一,跨境的范圍;其二,跨境的主體。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圍繞“關境”與“國境”的區分展開的。一般而言,二者是保持一致的,但在特殊條件下,會出現二者范圍不完全匹配的情況。例如,存在關稅同盟時,各成員國的關境大于國境。
“電子”所指向的信息技術正是“電子商務”區分于傳統商務模式的核心技術所在。交易活動依托于以互聯網平臺為代表的電子技術手段,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趨勢。
“商品”指向跨境電商的交易對象,一般而言,包括貨物和服務,這是全球各國的共識。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數字產品、商業拍賣等亦應包含其中。
以交易主體為依據進行劃分,跨境電商業務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M2C(平臺招商模式)、B2C(保稅倉儲模式與直接采購相結合)、C2C(個人或店鋪海外代購),這幾種模式是跨境電商最基本和主要的交易模式,此外,根據其銷售手段的不同,還有以亞馬遜為代表的海外電商直郵模式,其實也可以視為 B2C 的變種。而這些不同模式的跨境電商所延伸出來的產業鏈條則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撐下,迅速延展,并在全球貿易領域爭得一席之地。
與傳統貿易相比,跨境電商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新型特征,我們將作如下對比:傳統貿易模式的交易準備階段,買賣雙方通過傳統媒體了解所需交易的相關信息,往往消耗時間和精力;磋商階段,交易開始,買賣雙方協商通過面談、電話聯系等手段,時間成本較高;合同訂立階段,雙方簽訂買賣合同,用書面形式;合同履行階段,買方履行付款義務,賣方履行發貨義務,傳統支付方式,耗時長通關手續繁瑣,時間成本高。跨境電商業務的交易準備階段,打破時空的局限,可上網查詢、匹配,提高交易效率;磋商階段,交易開始,買賣雙方協商利用信息網絡完成包括各種單證在內的信息數據傳輸;合同訂立階段,雙方簽訂買賣合同,用伴有安全密令的電子合同;合同履行階段,買方履行付款義務,賣方履行發貨義務,網絡支付和海關信息平臺的建設提供貿易便利化條件,成本降低。
與傳統貿易方式相比,跨境電商在效率提升方面的優勢尤為明顯,借助互聯網技術的手段,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跨境電商業務以其高效便捷的特點,取得了較強的競爭優勢。由此可見,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貿易便利化協定》主要有三部分組成,包括前言,正文和附件三部分。其中包含的主要內容有協定任務和目標、便利化措施、特殊和差別待遇、機構安排和最終條款等,其中設定的40 余種推進貿易便利化的措與跨境電商的發展也息息相關。該協定對貿易便利化的推行集中表現在通關層面的便利化,這對跨境電商活動的實體商品通關同樣適用。例如,該協定的第7條涉及貨物的放行與清關,其中提到將貨物的放行與稅費支付等環節相分離,這就包含了跨境電商交易中常用的電子支付方式。從這個角度來看,無疑極大提高了清關速度,使得跨境電商這一新型貿易模式與海關監管相銜接。該協定中的風險管理、后續稽查、預裁定等制度都從法律層面上為跨境電商貨物通關提供了依據,以制度促高效,這和跨境電商高效率的特征相契合,凸出了跨境電商交易的優勢,降低成本,打開了新局面。
可以說,一方面,《貿易便利化協定》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國際規則立法的空白。但另一方面,該協定僅從海關監管的層面出發進行的制度設計并不能滿足各交易主體對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規則的立法需求。
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國際規則體系的構建是一件勢在必行的大事,這同時要求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規則的完善與創新。為此,應多主體、全方位、多形式的全面推進,為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打造良好的貿易環境。這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創造,也需要中國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引領國際規則,也為國內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王外連、王明宇、劉淑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與建議》,《E business》,2013年第9期
[2]王祖強、胡陽:《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促進貿易便利化》,《電子商務》,2013年第9期
作者簡介:馬聰聰(1997.9),女,漢族,河南新鄉人,河南大學歐亞國際學院2016級本科生,電子商務專業,研究方向:電子商務與經濟發展(河南大學歐亞國際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