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健
摘 要:積極適應農村經濟與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需求,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是農村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主要目標。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分析農村商業銀行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探討農村商業銀行轉型發展面臨的問題,提出促進農村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對策,以真正將農村商業銀行轉型發展戰略與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相融合,實現高效、穩健、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商業銀行;轉型發展;制約因素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1-0030-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鄉村振興是國家發展農村經濟、推動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戰略決策部署,也是實現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在落實鄉村振興的戰略中,農村商業銀行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的中堅力量,應該積極適應農村經濟與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需求,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為此,農村商業銀行應該抓住鄉村振興的發展機遇,實施自身的轉型發展戰略。本文主要探究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對策,以供參考借鑒。
1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1 面臨的機遇
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農村將獲得更多的財政資源投入與優惠政策,故而農村經濟的活力會增強,經濟要素也會向農村地區流入,在一定程度減緩長期以來農村經濟資源與要素流向城鎮的速度,從而使得金融市場將獲得更多的業務機會,這是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面臨的發展機遇。并且,當前農村金融體系結構簡單,商業銀行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故而在證券、銀行、保險這金融3駕馬車中,商業銀行具有先發優勢,可以提前進行業務布局,享受鄉村振興的改革發展紅利[1]。
1.2 面臨的挑戰
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農村金融市場業務機會的增加,會逐步吸引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在農村設置網點,農村商業銀行的競爭會日趨加劇,這對于農村商業銀行來說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因為農村商業銀行自身的競爭力比較弱。同時,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較強,金融市場的風險不確定性增強,故而在金融監管上國家會采取更為嚴厲的手段,這是農村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尤其要特別提出的是,農村居民可抵押的物品不足、農業產業生產周期長、不確定性因素多,故而農村金融市場的環境也相對復雜,農村商業銀行風險防控壓力較大。
2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轉型發展面臨的問題
2.1 經營理念相對落后,業務發展缺乏戰略性布局
長期以來,農村商業銀行多是以吸收農村居民儲蓄存款為主的經營模式,其瞄準的是農村作為“存款集中營”“儲蓄所”的功能與作用,將農村的資本要素集中后向城鎮輸送,這在歷史上也確實促進了我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但與此同時,也造成了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的業務模式相對比較單一,農村商業銀行對農村實體經濟的支持不足。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村商業銀行經營理念相對落后,業務發展缺乏戰略性布局,這在短期也許并不會對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帶來致命的影響,但是在長期將會影響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可持續性,尤其是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經濟與農村金融市場開始快速變革發展的新時代,不注重業務發展的戰略性布局將會被市場所淘汰。
2.2 盈利模式嚴重滯后,業務創新與風控能力欠缺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仍是依靠存貸差來實現盈利,這在農村商業銀行中表現得特別突出,尤其是農村商業銀行只注重吸取農村居民儲蓄存款的經營觀念,使農村商業銀行的收入構成中,其他創新業務、多元化業務的占比非常低,這不利于農村商業銀行業務創新能力與風險控制能力的培育。然而,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農村金融市場的業務機會又往往集中在扶貧領域、農業領域,需要足夠的機制創新、產品創新及模式創新,如設計創新的金融產品來滿足鄉鎮企業投融資需求、構建創新的貸款模式來滿足農戶創新創業需求等。并且,農村企業及農民生產的風險較大、周期也較長,若商業銀行在業務創新與風險防控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即使獲得業務機會,也難以實現自身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
2.3 復合型金融人才缺失,業務持續發展的后勁不足
人才是農村各行各業發展面臨的瓶頸,即使是農村商業銀行業也難以避免陷入人才不足的困境。當然,農村商業銀行的人才不足并不是指高學歷人才或者普通型人才,而是缺乏精通金融、熟悉農村風俗、了解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的復合型金融人才。當前,農村商業銀行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且老齡化現象嚴重,農村商業銀行難以實現人才的有效更新,這對于農村商業銀行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更令人擔憂的是,農村商業銀行許多自身培育的優秀人才反而會向城鎮地區的金融機構集中。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面臨著諸多的業務機會,這些都需要人才來實施,但是由于復合型金融人才缺失,未來農村商業銀行的業務持續發展后勁存在不足的風險。
3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對策
3.1 轉變以存貸利差為核心的盈利模式,集中探索新的業務方向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要實現轉型發展,就必須轉變以存貸利差為核心的盈利模式,集中探索新的業務方向。
第一,要從只重視攬儲業務逐步向堅持攬儲與放貸業務并重的綜合經營方向發展,探索農村商業銀行自身的新盈利點,強化自身的盈利能力。
第二,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鄉鎮企業經濟必將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農村商業銀行應該要注重對鄉鎮企業的扶持,尤其是要重視對符合國家產業發展需求的鄉鎮企業進行扶持,力爭搶占農村金融市場的優質客戶,并積極探索農村商業銀行經營的新方向。
第三,農村商業銀行要加大對中間業務的發展,雖然農村地區并不一定具備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的能力,但是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提升,對于傳統中間業務來說,農村金融市場還是具有極大的潛力,例如跨境匯款、電子支付等,因此農村商業銀行要集中力量探索自身新的業務方向。
3.2 夯實以零售業務為核心的傳統業務,注重創新業務資源投入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要實現轉型發展,就必須夯實以零售業務為核心的傳統業務,注重創新業務資源投入。通常來說,業務資源的投入劃分往往是商業銀行管理層比較難以處理的環節,筆者構建了農村商業銀行傳統業務與創新業務的資源投入理論模型,對該問題進行論述。在圖1中,農村商業銀行有自身的投資預算線(CN線),也就是資源的總約束,同時在坐標中有I1、I2、I3、……In條創新業務與傳統業務投入產出無差異曲線。在此情況下,農村商業銀行最優的資源投入點是農村商業銀行投資預算線和農村商業銀行創新業務與傳統業務投入產出無差異曲線相切的點(W點)。在W點,農村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投入為K,創新業務的投入為X。特別要強調的是,農村居民偏好儲蓄的行為是農村金融市場的特性,故而農村商業銀行仍應該在以夯實零售業務為核心的傳統業務基礎上,有機會、有邏輯地進行金融業務創新,實現自身業務的全面化發展。
3.3 改變以內部推薦為主導的人才戰略,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要實現轉型發展,就必須改變以內部推薦為主導的人才戰略,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人才是農村商業銀行競爭的核心競爭力,尤其是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村金融市場的業務需求增多,業務創新、業務競爭、業務發展都需要人才來實現,故而農村商業銀行要改變現有商業銀行的人才儲備模式。從筆者的實地調研結果來看,要逐步限制、約束甚至摒棄以內部推薦為主導的人才戰略,要積極主動地吸納優秀的精通金融、了解農村經濟與農業生產的復合型金融人才,為農村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4 結束語
積極適應農村經濟與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需求,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是農村商業銀行經濟新常態下的重要發展目標。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面臨著更多的業務發展機會,但也將面臨著更復雜的市場、更嚴格的監管及更激烈的競爭。在此情況下,商業銀行應該將自身的轉型發展戰略與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相融合,轉危為機、危中求變,轉變以存貸利差為核心的盈利模式,夯實以零售業務為核心的傳統業務,改變以內部推薦為主導的人才戰略,實現農村商業銀行自身業務布局的優化、盈利模式的革新、人才資源的儲備,最終確保農村商業銀行能高效、穩健、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艷慧.試論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經濟,2015(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