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玉
摘 要:從土地流轉市場發展和規模經營資金缺口緩解等角度,分析了土地確權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產生的影響,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土地確權;規模經營;規?;顿Y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1-0088-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1.1 文獻標志碼:A
1 農村土地確權分析
土地確權為對一定范圍內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隸屬關系等各項土地權力進行確認[1]。從2013年開始,政府面向全國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與頒證工作。2017年,全國農村已經確權土地達0.73億hm2,超過80%的農村土地均已完成確權,2018年底,全國已結束土地確權。農村土地確權政策的實施,可以通過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開展確權登記頒證等工作解決農村土地承包面積不準、位置不明等問題,目的在于為農民對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權利提供依法保障,使農村土地糾紛減少。
2 農村土地確權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影響
2.1 發展土地流轉市場
采用家庭承包小戶經營模式,需要從多個農戶手中承包土地,才能實現規模經營。而土地權利的不斷變化,造成土地權屬不清,容易引發農戶與承包者、集體乃至政府的糾紛。通過土地確權,農村土地取得了資本化發展,農戶擁有的土地權利成為了資本,可以在市場上進行流通。所以實施土地確權,賦予了土地明確價值,使土地價值隨市場價格波動發生變化,從而使土地從農戶手中流轉到市場上,為農村土地規模化發展提供支持。而隨著土地流轉市場的發展,農業也會朝著適度規模經營的方向發展。
2.2 緩解經營資金缺口
僅在村集體流通,土地市場將難以引入投資者,繼而導致農村規模化經營缺少資金,因此實現程度將受到較大影響。在土地確權政策實施前,土地所有權歸國家,農民擁有使用權,農民想要利用土地獲得貸款,需要至少3個擔保人。通過土地確權,農民真正獲得了土地資本,既可以通過抵押土地獲得貸款,也能夠通過進入市場吸引外部資金。在實現土地規?;洜I后,土地使用效率將得到提升。實現對機械和生產資料的集中采購,也能降低生產成本。
2.3 盤活農村生產要素
通過土地確權,土地將以商品形式出現在交易市場中。而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平臺的搭建,使農戶進一步把握市場上土地需求,需求者也能根據市場供求情況獲得更多土地供給信息,使新的農業經營主體得到發展?,F階段,全國各地不斷出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使土地規模經營程度不斷提高,形成了以承包農戶為基礎,家庭農場與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經營的局面,實現了種養銷一體化經營,農場各種生產要素被盤活,繼而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隨著各類資產要素規范有序地向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在村委會帶領下,普通農戶也能成為股東,將土地變為股份,取得農業規模經營收益。
2.4 促使農民持續增收
在農業規模經營方面,還要實現土地的規模化集中,因此需要以法律為基礎實現土地流轉,確保雙方權益能夠得到有效保護。但是在土地確權之前,由于缺少法律支撐,土地流轉缺乏合法性,容易出現糾紛和爭議,導致農民權益受到損害。實施土地確權,使農民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護,能夠保證合同的有效性,避免土地流轉交易雙方受損。
3 結束語
在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社會發展背景下,還應認識到農村土地確權對農村適度規模經營的影響,通過積極落實土地確權,加快土地流轉市場的發展,緩解農業發展資金缺口。通過盤活農村生產要素,幫助農民增收,繼而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崔麗.農村土地確權背景下農業規模化發展路徑探析[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8):87.
[2]馬振勇,王韜,蘆楚涵,等.農村土地確權與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義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7(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