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蓉
摘 要:利用蒼溪縣國家氣象觀測資料,分析了蒼溪縣的干旱特征,總結了干旱對種植獼猴桃的危害,并闡述了相應的防御措施,供獼猴桃種植戶參考,希望對緩解干旱有所幫助。
關鍵詞:干旱;危害;獼猴桃;措施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1-0109-02 中國圖書分類號:S663.4;S423 文獻標志碼:A
蒼溪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溫度較高,雨水充沛,獨特的自然氣侯和生態環境為獼猴桃生長提供了良好環境,是全省水果基地縣。獼猴桃需要在較穩定的環境中生長,極易受干旱的影響,蒼溪縣雖為獼猴桃的原產地,但當地的“十年九旱”也使獼猴桃種植受到嚴重影響。
據國家氣象站近50 a降水資料顯示,蒼溪縣有近20 a不同程度的干旱史。特別是1997年,全年總降水量僅為513.2 mm,是歷史同期降雨量的50%左右。
干旱天氣使獼猴桃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許多果園出現干葉、落葉、早熟、落果等現象,使果實軟爛、長斑點,品質也有所下降,降低了經濟效益。通過對蒼溪縣干旱特征進行分析,總結干旱對獼猴桃的危害,提出相應的防御對策,希望對緩解干旱有所幫助。
1 蒼溪縣近年來的干旱特征
蒼溪縣1965—2014年季節性干旱,見表1,其中每年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
通過表1統計得出,蒼溪縣近年來春季和夏季有10多年發生干旱,并且易出現春夏連旱的情況,尤其是1996、1997、2001、2014年的旱情較為嚴重,春、夏干旱概率達到36%。秋季和冬季出現干旱的概率達到30%,干旱程度較輕。
從近年的降水情況分析可知,有時候澇和旱在同一年發生,但干旱較為突出。特別是春夏連旱發生的頻次高,影響也最嚴重。如2014年在春旱和夏伏連旱影響下,全縣受旱面積占到播種面積的50%以上,嚴重影響了全縣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是建站以來最旱的年份。由此得出,蒼溪縣發生干旱的頻次高、歷時長。
2 干旱給獼猴桃造成的危害
2.1 獼猴桃忌干旱的生理特性
獼猴桃主要分布在該縣600~800 m拔海高度的鄉鎮,整個生長期的溫度在6.8~39.2 ℃之間,平均降水為700~800 mm。在種植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比其他果樹要多,耐旱性非常差。
(1)獼猴桃的根為肉質根,自身的穿透性弱,而其主根不發達,側根和須根發達,根的分布淺而廣,一般分布在40~80 cm深的土層,成年樹根群體的分布范圍約為樹冠的3倍,這樣的根系吸水能力非常差。
(2)獼猴桃枝葉生長旺盛,葉片薄而大,角質層較薄,而且葉片氣孔經常開放,根、莖木質部的導管都較粗大,這樣的葉片水分蒸騰量非常大。
2.2 各季節干旱對獼猴桃的危害
2.2.1 春旱
春季一般為3—5月,是獼猴桃萌芽、展葉、開花、結果的階段,需要的降水量約170 mm。若遇上春旱,引起獼猴桃水分不足,根系最先受損,根毛有可能停止生長。如果沒有及時進行人工灌水,根尖就會壞死,表層的根系會大量死亡。同時,春旱會使樹干和樹皮含水量下降,使枝梢的生長受到抑制,還可能出現枯梢。新葉面積也很小,還會變成茶褐色,葉邊緣會出現褐色斑點或焦枯,或者水燙狀壞死,嚴重時會引起落葉甚至樹體死亡。
2.2.2 夏旱
夏季一般為6—8月,是獼猴桃果實生長的階段,此階段需要降水500 mm左右。而隨著高溫天氣的到來,獼猴桃葉片會從果實中奪取水分,進行蒸騰作用,果實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積累減少,使果實可溶性固形物減少,果實單果質量降低,果實變小。
高溫干旱影響下,會使暴露于枝葉外的果實表面細胞及皮下部分果肉細胞受到傷害,日灼現象也會出現。日灼嚴重的果實常干縮在枝條上不脫落,嚴重影響外觀、品質和貯藏,大大降低果實的綜合品質,嚴重時會落果[1]。
2.2.3 秋旱和冬旱
秋季初期是獼猴桃的成熟階段,需降水量約為100 mm。干旱會使果實在樹上就開始變軟,嚴重者會腐爛。冬季獼猴桃處于休眠階段,主要是防寒、施肥和修枝等,需水量沒有春夏季節多,但由于其根系的原因,長期的干旱也可能會影響獼猴桃來年的產量。因此,要保證獼猴桃在冬季也不能缺水。
3 獼猴桃的防旱措施
3.1 品種的選擇
蒼溪縣,應當選擇抗逆性強、生長旺盛的品種,如經過優勝劣汰新培養出的紅陽和新觀2號等優良品種,來提高抗旱能力。
3.2 改良獼猴桃的生長條件
3.2.1 改良土壤
獼猴桃喜歡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的沙壤土。蒼溪縣屬于山區地帶,土壤相對貧瘠,因此在建園時可以改良土壤。一般可以用腐熟的農家肥配施餅肥,效果好,而且成本不高。定植后也會因土壤耕層淺、結構不良、肥力低、土壤有機質含量少而生長不良,抵御干旱能力變差。這時可以通過擴穴深翻改土、增施有機肥、覆蓋玉米秸稈或稻草等措施,提高有機質含量,以此增強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使獼猴桃的根系生長良好,達到養根壯樹、提高獼猴桃抗逆性的目的。
3.2.2 在獼猴桃園內種草
獼猴桃園內長期大量施肥,會造成土壤板結、酸堿失衡和肥力下降。種植的草類根系強大,地上部分生長旺盛,含有大量豐富的有機質,翻壓后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降低土壤容重,保持墑情,減緩水分蒸發,增加滲水性和持水能力,有效提高酶活性,激活微生物,使土壤中N、P、K移動性增加。最好的草類應該是耐陰的豆科草,如三葉草和小冠花等,這些草固氮力強,又易分解[2]。
3.2.3 覆草保墑
獼猴桃果實生長期間也是蒼溪縣的高溫干旱時節,此時進行鋪草覆蓋可以增強樹體抗旱能力,也是節水栽培的有效措施。
覆草應該提前,在樹盤直徑1~1.5 m內蓋一層厚15~20 cm稻草或芒草,并且在鋪草前要松土、澆水,在樹主干5~10 cm范圍內不要覆蓋,這樣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在獼猴桃園鋪草,既可以保持土壤的水分,保障根系的正常生長,還可以避免土壤板結及雜草叢生,有效改善園地的小氣候。同時,覆蓋的草分解后,還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3.3 合理及時灌溉
遇到干旱季節,應該在早晨或者傍晚及時澆水,避免因樹體缺水引起落果、落葉、日灼等現象。灌水要以穴灌或溝灌為主,每隔1~2 d灌一次,切忌漫灌,特別是黏性和貧瘠的果園更應該注意。果園要加強噴灌和滴灌等設施建設。
目前,滴灌是最有效的節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達95%,同時可在灌溉過程中加入可溶性肥料,水和肥料一起滴到獼猴桃根部,可以達到節水增產,并且提高肥效的目的。尤其是干旱嚴重的地區,更應該保證水源穩定,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興修集雨節灌項目,彌補降水不足,滿足獼猴桃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要。
3.4 科學修剪
在獼猴桃幼苗期,要注意培養樹體骨架結構,可以適當摘心,并去除部分葉片,減少蒸騰。成年獼猴桃樹比幼苗耐旱,可以適當抹芽,當枝蔓長到40~50 cm時,都應摘心。7~10 d抹芽、摘心各一次,以利于枝條充實,防止老化,減少水分蒸騰。如遇到嚴重夏旱時,為避免植株死亡,可以加大夏季修剪量,以減少樹體水分蒸騰。同時還可以疏掉一些不好的果子,以減少其爭奪養分和水分。
4 結束語
利用蒼溪縣氣象局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近年來的降水資料,分析了蒼溪縣的干旱特征及其對當地獼猴桃種植的影響,并由此提出品種選擇、改良生長條件、合理及時灌溉和科學修剪等有效措施。在種植獼猴桃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抗旱減災能力,把干旱災害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時,科學合理地利用水資源,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干旱對獼猴桃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學宏,潘曉紅,李夏.高溫干旱對獼猴桃生長發育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南北果樹,2017(3):24-26.
[2]韓明麗,張志友,錢偉紅,等.盛夏高溫干旱對獼猴桃的危害及防御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1):179-180.
[3]鄒秀琴,嚴旭麗,季偉靈.高溫干旱對山地獼猴桃生長發育的影響及其防御措施[J].現代園藝,2015(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