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松
【摘要】新課程的實施,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勢必會發生一定的改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關乎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整個語文教學質量也會得以提升,一堂語文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采取最有效的教學方法,高效地學習到語文知識?研究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則顯得極為重要。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課堂有效教學的含義
20世紀初期,“有效教學”這個名詞在教學發展實踐中慢慢得到了教學界乃至全世界學者的關注。因此有效教學逐漸為學者們所研究。新課程倡導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在這個背景之下,學生要全面提高自身文化科學水平和語文素養。要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全面的語文素養,以及掌握科學的語文學習方式方法,不斷提升自身文學素養、道德修養等。
二、新課程高中語文課堂存在的問題
(一)多媒體形式的過分依賴或欠缺
恰當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是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有效手段。但過分地使用和依賴多媒體只會讓老師丟失基礎的教學技能,同時學生也會在學習過程中,忙于欣賞多媒體中的信息資源,很多時候缺乏思考,思維能力得不到提升。而教師和學生之間也會缺乏互動,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主體地位就得不到體現。進而學生所學的知識就停留在了表面,流于形式,而深層次的情感態度等就很難感受到,抽象的思維、概括的能力等也難得以提升。在以往傳統的語文課堂上,教學手段和教學設施都很簡單,只能依靠傳統的講解式加板書來進行教學,學生無法了解到更多課外的知識,學生的視野沒法得到開闊,探究式學習無法得到很好的提升。當然有些地方由于地域因素教學資源得不到普及,教學質量就難以得到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也就難以呈現,跟教育資源發達地區的有效性相比就相差甚遠。
(二)教學目標定位不準
現代高中語文課堂出現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就是,教學目標與課程標準掛鉤不大,逐漸偏向了應試教育,高中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最大的目的是面對高考,高考考試的題型和內容決定了老師要教什么,學生要學習什么。有的為了應試,陷入題海戰術,想方設法尋找某一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這樣久而久之就忽略了學生道德情感、語言能力、價值觀等的形成,整個高中學習下來,學會的只是解題能力,而更多內在思維能力等卻沒有學習到。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也不會得到提升。高中的應試教育只會讓學生陷入一個被動的局面,學生自主性、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學習興趣就會淡薄。
(三)教學方法無創新
大家都清楚,學生具有學習興趣將會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想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構建課堂良好氛圍,教學方法的引導是極其重要的。科學技術在發展,知識的發展也在繼續,語文課堂不僅要培養學生語文知識,還要培養適應時代變化的語文素養。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所帶來的改變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抱殘守缺只會使高中語文課堂陷入困難重重的境地。高中學生在知識儲備上已經有了一定的量,雖說交流交際沒問題,但更深層次的人文教育還需要提升,教學方法帶來的不只是知識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維鍛煉、技能訓練,可以舉一反三,這樣在以后的學習生涯中才能不斷自我更新,實現全面發展。
(四)教師自身發展不足
語文教師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鮮活資源庫,也是學生語文科學文化知識等學習過程中的指導幫助者。教師本身的能力也會給整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帶來影響。高中學生在追求語文知識上不像小學生那樣,需要學習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這就對教師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若固步不前,抱殘守缺,自以為自身知識水平足以應付學生的語文教學。殊不知,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知識也在發展,之前所學的知識已經不能應付未來學科的發展,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發展也不能停止。不僅是知識儲備、教學能力、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等的發展對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教師的科研教學能力也是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關鍵點之一。
三、新課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從學生興趣出發,營造良好課堂學習氛圍
一旦學生產生了興趣,那么他就會具有主觀能動性,學習動機會更強。學生本身也會積極地去完成學習任務,去實踐。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氣氛對于教學有效性具有促進作用,學生本身具有了興趣,在老師幫助下,一個良好的氛圍會增加興趣濃厚性。學生會在短時間內學習獲取到更多有用有效的知識,并掌握更多。一個良好的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并帶著這種心態去主動探究,去學習,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積極良好的興趣取向、價值取向、思維取向。學會思考,不斷形成積極的審美能力、創造意識、思維能力等。
(二)優選教學內容,采取多種教學方式
一個教師教學的能力高低不僅體現在教學方法上,對于知識的理解和知識傳授的選擇也十分重要。現代新課程高中語文課標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內容在會在教學課堂中對教學效果起到制約作用。一堂高中語文課,教師要有選擇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并重新構建,哪些內容需要著重講解,哪些內容可以省略,要合理地對教學內容進行精選。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節省時間,學生可以學到其他更多有用的知識,也可以增加學生自主學習其他內容的時間。教學內容的精選之后就是教學方法的選擇,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到這一點。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傳授的知識固然重要,當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樣才能在以后的人生發展史中不斷成長。教師不能一輩子都給予學生教學,進入社會發展要靠自身,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方法掌握與否是極為重要的。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改革新課程語文教學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教師自身水平以及教學觀念、教學能力的好壞,決定著整個教學環節的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隊伍的建設要關注教師自身專業屬性的發展,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改變教師原有的教學觀念,新課程的改變要求教師要消除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的影響,創新并改革教學模式,在新課程的指導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人文教育。重視學生主體性。不斷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人文素質和底蘊。加強平時課堂的反饋,認真總結,并不斷加強教師研究能力,鼓勵創新開發有效的語文教學模式,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澤玲.對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的思考[J].語文教研,2012.
[2]于秀玉.高中語文有效性教學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5(39).
[3]呂錫鋒.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實施[J].課外語文,2016(21).
[4]李翠玲.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7).
[5]王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J].語文教學通訊,2016(1).
[6]陳瓊.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反思探究[J].語文建設,2013(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