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秀蘭
【摘要】繪本,圖片精美,語言簡潔,特別適合低年段兒童閱讀。繪本蘊含一定的語言規律,是小學二年級進行寫話的好資源。我們可以借助繪本閱讀,研究繪本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本文嘗試從找準訓練點,仿寫搭“橋”鋪“路”;想象補白,讓寫話充滿張力;依托擴寫,妙筆生花;快樂續寫,開拓創新;大膽自創,積淀升華等五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 繪本;讀寫結合;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2011年版《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了第一學段 “寫話習作”的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由于二年級的孩子語言積累不豐富,生活體驗不足,寫話對他們來說是個難題。繪本又名“圖畫書”,因其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深受孩子的喜愛,容易被孩子接受和模仿,是啟蒙兒童文學的優秀范本。筆者基于自身教學實踐,談談如何通過有效的策略將寫話有機地融入繪本閱讀中,落實讀寫結合的實踐研究。
一、找準訓練點,仿寫搭“橋”鋪“路”
茅盾曾說過:“模仿是創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學習的最初形式。”對于第一學段的學生來說,仿寫是提高寫話水平的重要途徑。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在繪本教學中找準訓練點,激發學生寫話熱情,進行遷移仿寫,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一)找準典型句式仿寫
如繪本《我媽媽》,書中介紹媽媽“真的很棒”時有這樣一段話:“不管我媽媽是個舞蹈家,還是個航天員,也不管她是個電影明星,還是個大老板,她都是我媽媽。”教學中,筆者指導學生通過個人讀、小組賽讀等多種方式反復朗讀,然后利用文中的句式“不管我媽媽是 ? ? ? ? ? ?,還是 ? ? ? ? ? ?,也不管她是 ? ? ? ? ? ?,還是 ? ? ? ? ? ?”讓學生仿寫。因為學生有了前期的積累和模仿,仿寫起來就相對容易。
(二)找準修辭手法仿寫
許多繪本的語言非常生動,排比、比喻、擬人這些修辭手法經常用到,使得作品充滿情趣,激發人無窮的想象,例如繪本《我爸爸》。該作品運用比喻手法描繪爸爸:“我爸爸吃得像馬一樣多,游得像魚一樣快。他像大猩猩一樣強壯,也像河馬一樣快樂。我爸爸真的很棒!”筆者提取句式“像……一 ? 樣……”鼓勵學生也寫一寫自己的爸爸。
生1:我爸爸像蜜蜂一樣勤勞。
生2:我爸爸長得像猴子一樣精靈。
生3:我爸爸爬樹像猴子一樣靈活。
生4:我爸爸跑得像鹿一樣快。
生5:我爸爸像春天的小雨一樣溫柔。
……
在孩子們的童言童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寫話閥門被打開了,扣人心扉的佳句如詩如畫般呈現,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表達的快樂、創作的快樂。
(三)找準重復、相似的情節仿寫
繪本中常常出現重復的、相似的情節,這些情節的句子讀起來節奏感強,朗朗上口。如《我的連衣裙》中的這些句子:“我喜歡走在花田里。哎呀,連衣裙變成花朵花樣了!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花朵花樣的連衣裙,漂亮嗎?”當孩子能夠讀出節奏的時候,筆者乘興而問:“小白兔還會到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呢?連衣裙會變成什么樣?”因為句子容易模仿,學生的好句就信手拈來:“我喜歡走在菊花叢里。哎呀,連衣裙變成菊花花樣了!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菊花花樣的連衣裙,漂亮嗎?”
找準訓練點,借仿寫搭“橋”鋪“路”,讓學生感受寫話的樂趣,品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樂于提筆。當然,不同的繪本有不同的訓練點,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訓練點。
二、想象補白,讓寫話充滿張力
繪本補白,具有無中生有和無中勝有的效果。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在文本的關鍵處進行個性化的補白,這樣可以挖掘文本內涵,放飛學生思維,讓寫話充滿張力。
(一)圖畫補白
在閱讀繪本時,你會發現有些頁面沒有文字只有圖畫。這并不是作者“無話可說”,而是繪本常見的表現手段,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創作要做到含蓄蘊藉、意在言外。這種“圖畫補白”最適合讓學生發揮想象進行個性化的創作。繪本《這不是我的帽子》講的是小魚偷走了大魚的帽子,還抱著僥幸心理以為大魚不知道,最后大魚拿回了自己的帽子。書的結尾處有三頁只有圖沒有文字的圖畫,至于小魚去哪呢?被吃了?被揍?在水草里大魚和小魚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書中沒有一個文字的描述,這樣的“空白”極具想象空間。筆者就順勢把握這個契機,把這補白交給學生。
師:大魚和小魚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生1:我覺得是它們打起架來,小魚肯定打不過大魚,帽子就被大魚搶回來了。
生2:小魚太高興了,戴著帽子睡著了,大魚趁機拿回來了。
生3:小魚拿著帽子到處炫耀,結果得意忘形,一下子把帽子拋到半空,剛好大魚追到,帽子就恰恰好戴在它頭上了。
……
“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各展其想,答案沒有一個是相同。這樣的圖畫補白,打開他們想象的閥門,所以孩子作品會更精彩。
(二)文本補白
許多繪本呈開放性,往往在關鍵的地方留有一定的“空白”,給人無盡遐想。教師要善于挖掘這種“空白”,給文本進行補白,開展看、聽、說、議、畫、寫、想象等實踐活動,進行讀寫結合的指導。以下是筆者教學《我的幸運一天》時進行的一次成功的嘗試:
師:小豬去小兔,找錯門去了狐貍家,狐貍要吃小豬。如果你是小豬,有什么好辦法逃?
生1:我會夸夸狐貍:你“長得像房子一樣高大,像貓頭鷹一樣聰明。”(這是《我爸爸》里的句子,學生現在是學以致用了。)我是一只小豬,你吃了也填不飽肚子,放了我吧。
師:你用上《我爸爸》里面的句子,學習遷移是學習繪本的一個重要方法。
生2:我會騙狐貍。狐貍,我本來是跟一群小雞一起來的。小雞走路慢,我就先來找小兔,我帶你去找它們,讓你吃得飽飽的。
師(扮演狐貍):嗯……那可不行,如果你逃走了,我的美味大餐就泡湯了!
生2:絕對不會!我跟你說,那些小雞老在背后說我的壞 ?話,我很生氣!
生3:我會對狐貍說:“我得了傳染病,就要死了,你吃 ? ?了我,也會死。”
……
師:多么好的辦法,能不能圍繞這些方法編個故事呢?
孩子們大膽展開想象,說得頭頭是道。筆者依托書中簡潔的文字,巧用補白進行擴充和豐滿,指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寫話訓練,讓讀寫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意境中結合 起來,讓學生享受快樂,收獲別樣的精彩。
三、依托擴寫,妙筆生花
盧梭曾經說過,“現實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象的世界是無涯際的”。繪本無論從圖畫的精美還是語言的簡潔上,都非常適合學生進行那不著邊際、天馬行空般的想象。而擴寫,能夠把這種想象通過文字精彩地呈現出來。如繪本《大衛上學去》,故事描述了大衛在學校學習規矩的情況。本書每頁只有簡單的一句話,是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練習擴寫的好素材。筆者抓住契機,提出擴寫要求:細細觀察繪本畫面選擇自己喜歡的情節,揣摩一下人物心理活動,補充繪本內容。這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話音剛落,孩子們便紛紛做出帶有個性色彩的填補,一篇篇精彩的擴寫習作應運而生。
四、快樂續寫,開拓創新
有的繪本呈“圓形”編排:故事的結尾又是一個新故事的開始,如此循環,讓人意猶未盡,忍不住繼續寫下去。如《我有友情要出租》,這個故事的結尾是:他又在樹上貼了片葉子,上面寫著“我有友情免費出租”,可是直到今天,葉子都褪色了,大猩猩還在等待下一個好朋友。大猩猩到底有沒有等到下一個朋友呢?于是,筆者讓孩子圍繞著這個話題進行續寫故事。下面是一位學生的作品:
大猩猩來到森林里,看見袋鼠練習跳躍,百靈鳥放聲歌唱,孔雀打開美麗的大尾巴。大猩猩一時高興,來了一個“倒豎蜻 蜓”。一下子,許多動物都請求大猩猩教它們,大猩猩成了“明星”了。
五、大膽自創,積淀升華
學生的創造力是無限的,如果從一年級開始,就營造濃厚的學習繪本的氛圍,那么到了二年級,自創繪本就“水到渠成,不須預慮”。自創繪本,筆者提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這樣可以集思廣益,既降低了難度,又培養了合作意識;也可以是親子合作的方式進行,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分享閱讀體驗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完成后把作品張貼在教室的展示區,舉行“我的繪本我做主”主題分享會,評選最佳繪本,激發孩子的創作欲望。筆者所提倡的自創繪本分為兩種:一是模仿學過的作品,難度稍低,如在指導學生閱讀完《我的幸運一天》后,讓學生寫一寫《小松鼠的幸運一天》《小狗的幸運一天》;二是自由創作,題材不限,難度稍高。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
我們只有認真研究繪本,借助繪本鮮活的語言和精美的圖畫,努力挖掘“寫”的因子,落實“讀寫結合”的訓練,讓孩子的個性在快樂的寫作中飛揚,這樣,孩子們才會真正體會到寫話的樂趣與輕松。有了繪本這個載體,我相信孩子們的寫作將會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參考文獻
[1]松居直.我的圖畫書論[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松居直.幸福的種子[M].北京:明天出版社,2007.
[3]彭懿.圖畫書:閱讀與經典 [M].北京: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
[4]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語文[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
[5]龐國斌,吳冬凌.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附 ? ?注
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2018年度下半年小課題(課題名稱:小學語文二年級繪本讀寫結合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GDXKT18593 )的課題研究成果。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