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初中語文基礎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對閱讀教學也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通過加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提高對閱讀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應用能力,不斷提升語文核心素養,成為當下初中語文教師關注并研究的重點。體驗式教學的引入,能夠更好地增進學生對閱讀知識的情感體驗,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閱讀水平和素養。本文對體驗式教學的基本內涵及應用意義進行了分析,并闡述了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體驗式教學的具體應用對策,以期為廣大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伴隨國家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各級有關教育機構都在積極探索素質教育改革的新模式,以期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提高教學質量和成效。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越來越深入,引入體驗式教學,立足學生實際和教學目標要求,展現個性化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統一,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核心素養。加強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意義深遠。
一、體驗式教學的內涵與概念
體驗式教學是指通過借助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及時全面地搜集相關的教學資源,這樣教師在備課時結合教學要求和教學實際,設計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并將其與教學方法進行融合,通過多媒體設備或者工具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在親臨體驗中增加學習感悟,形成更豐富的認知,提高對事物的正確認知和辯證思考能力,從而豐富學習體驗,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體驗式教學模式,首先需要學生融入閱讀情境,在創設的情境中對作品進行了解和感悟,進而實現和作者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此外,教師需要創設針對性的符合實際的閱讀情境,讓學生在閱讀世界中深刻體驗作者所處時代的背景和撰寫文章的感受。通過引入體驗式教學模式,對開闊學生視野、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閱讀方式和思考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意義分析
體驗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構建的教學模式,提出強調情境營造的重要性。有體驗才會有更多的收獲和感悟。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體驗式教學模式,對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及師生的共同成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方面,引入體驗式教學模式,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增進感悟,提高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創新能力,語文是一項重要的基礎課程,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體驗式教學能夠營造與教學內容相一致的教學情境,這樣學生可以在情境中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理解來進行閱讀、思考,體驗式閱讀又突出了人文關懷理念,強調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這也有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可以在創設的情境中與作者對話,了解作者創作作品的意圖,深刻體會所處時代的背景,這樣通過身臨其境般地感受,能夠提高對作品的深度理解水平,通過閱讀優秀的作品,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習體驗。同時開展體驗式教學,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了解,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情況與教師共同分享心得,展開交流討論,這也是現代化教育理念所倡導的自主學習、自由學習的生動踐行。因此,體驗式教學有助于促進教學互動,拉近師生關系,不斷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為了有效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融入水平,更好地發揮體驗式教學應有的功能,建議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強化: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感悟
教師要提高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堂內容與形式設計,要深入研究學生的成長特點,加強自身對體驗式教學理論體系的學習,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以此為基礎圍繞新課標要求,針對性進行體驗式教學模式的設計,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融入情境教學活動中來,在閱讀世界充分領略文章的風采,提高對文章的深度理解能力,并結合自己的理解談感悟和體會,提升閱讀的自信心。
比如在初中教材《孔乙己》課堂教學時,文章中很多的語言描述、動作描述等非常形象到位,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開展基礎教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深入理解,結合作者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來進行研究。為什么會導致孔乙己最后出現那樣的悲劇,可以通過提前設計相應的問題的方式,激發學生深度閱讀的興趣,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自主討論等形式,理解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內心情感。
(二)積極探索多元化體驗式教學新模式
體驗式教學強調的是一種教學理念,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可以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這樣更有助于提高閱讀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體驗式閱讀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更加接地氣的有時代感的學習場景,這樣讓他們身臨其境般地融入閱讀世界中。
比如在開展故事《題破山寺后禪院》教學時,單純地進行古詩講解,學生可能難以理解,或者出現短暫記憶。為了更加深入地增進體會和感悟,教師可以通過畫面展現的方式,為學生呈現詩中的意境,讓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在深度理解中掌握古詩的內涵。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游戲形式、角色扮演形式或者小組討論等形式,讓學生將閱讀中所學的知識與體會的情感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感悟,獲得更多的共鳴,這樣也能夠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三)注重生活化教學,開展閱讀多元化評價
無論采用什么樣的體驗式教學形式,教師都應當堅持和生活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將閱讀教學延伸至課外,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主題實踐活動,或者布置相應的課外作業等形式,讓學生到大自然中進行體驗,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鼓勵學生撰寫日記、心得等,留住精彩瞬間。同時針對體驗式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情況要注意從多元化教學方面進行評價,多進行鼓勵和贊揚,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自信心。
(四)借助多媒體技術充實課堂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采取“帶型”教學,要求學生閱讀與朗誦單詞或文本,機械重復同時獲取記憶效果,但學生存在著不了解文本真實含義的現象,這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習效率都不高。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充實教學方式。
比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老師授課時可以經常使用微課教學。教師在設計微課程資源時,需要有效地整合課程知識和學習模式,使之成為更有針對性的課程講解視頻,使學生對文本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語文教學內容的介紹中利用播放微課程視頻,可以為學生創造出最好的學習場景,調動學生的情緒,增加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
總之,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意義重大,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需要結合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聯系生活進行創新性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君松.語文閱讀體驗式教學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4).
[2]金梅芳.初中語文閱讀的體驗式教學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4).
[3]劉禮明.初中語文體驗式教學的影響及措施[J].名師在線,2018(1).
[4]徐華.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9).
作者簡介:邱小倩,女,1976年生,廣西陸川人,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