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香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合理應用個性化+探究式閱讀模式,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尊重,在調動學生語文閱讀學習興趣,激發其創新思維、質疑思維、探究思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個性化和探究式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重要方式,實現結合應用,能夠全面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成效,因此,本文結合“個性化+探究式閱讀”方式的概述,細化探究初中語文教學中個性化+探究式閱讀的應用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個性化;探究式;閱讀;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個性化閱讀方式和探究式閱讀方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屬于應用比較廣泛的兩種重要教學方式,而在閱讀教學中,聯合應用兩種閱讀方式,在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方面更是意義重大。要合理應用“個性化+探究式閱讀”方式,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采取一定措施,保持兩種方式的有機結合,發揮彼此優勢和共性,促進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個性化+探究式閱讀”方式概述
所謂個性化閱讀方式,指的是教師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自主理解文章知識和情感,同時要求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和環境,解放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個性,通過自己的思維掌握與理解文章,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探究式閱讀方式,指的是圍繞文章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與學習,在自主閱讀基礎上,開展小組或者個人形式的閱讀探究活動,體現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逐步提升自身閱讀能力。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合使用兩種閱讀方式,能夠顯著提升閱讀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探究精神。而兩種方式的融合,也面臨著諸多問題,需要平衡好兩者關系,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在“個性化+探究式閱讀”學習過程中,全面提升自身閱讀能力。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個性化+探究式閱讀”的應用對策
(一)合理制定“個性化+探究式”閱讀目標
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應用“個性化+探究式閱讀”模式,首先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制定閱讀教學目標,確定教學方式。同時,要根據學生實際閱讀積累情況,科學設計閱讀教學過程,充分掌握閱讀教學工具、教學資源和閱讀評價方式彼此存在的關聯。結合學生個性化閱讀要求和探究式閱讀方式,科學設定閱讀教學目標,能夠保證整個閱讀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并使學生有目標、有計劃地開展閱讀活動,使課堂教學更加靈活,更順暢的落實“個性化+探究式閱讀”模式。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這篇文章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定層次化教學目標: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求其熟讀文章即可;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則要求其精讀文章,并通過閱讀活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要制定差異化的探究閱讀任務,讓基礎較差的學生,結合自己的文章閱讀情況,羅列出文章框架、人物關系等內容;對于基礎較高的學生,讓其在精讀過程中,透徹了解文章內容、文本結構以及人物關系,并探索文章蘊含的中心思想與主要情感等。不同層次的學生結合差異化的閱讀目標,進行差異化的探索,能夠更有效地提升自身閱讀能力。
(二)聯合生活實踐,開展“個性化+探究式閱讀”活動
在初中語文閱讀中,還要注意聯合生活實踐,開展“個性化+探究式”的閱讀活動。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引入生活化教學元素,使學生通過學用結合,充分調動自身真情實感,并彰顯學生個性特點,逐步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同時,結合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融入探究式閱讀活動,使學生閱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在對《背影》這篇文章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先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當中自己與父親相處的情境,之后播放有關父親的視頻片段,調動學生的聯想思維,之后再讓學生進行文章閱讀,深刻理解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思想。在文章閱讀之后,引導學生提出文章閱讀中自己存在的疑惑:“文章為什么會側重描寫父親背影?”“文章第六段為什么仔細描寫了父親的穿戴?”等問題。之后,教師將學生合理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并在組內合理分工,探究有關問題。在小組討論學習過程中,組內學生可以進行明確分工,有的學生分析人物動作和神情,有的學生分析文章語言特點等,最后委派小組代表,到講臺上總結小組成果。通過這種“個性化+探究式閱讀”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逐步提升閱讀水平。
(三)個性化開展課堂探究實踐活動
在初中閱讀教學中,雖然每節課教學內容不一樣,但是很多語文教師會形成比較固化的教學模式和程序、方法等,長此以往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和主動性,不利于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結合學生興趣和年齡特點,在閱讀教學中,交替進行自由讀、接力朗讀、小組讀以及全班齊讀等閱讀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或者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文章配上動畫和音樂,強化文章感染力,幫助學生提高閱讀主動性。在對以寫人為主文章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還可組織角色朗讀表演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表演朗讀,深刻理解文章內涵和思想。比如在對《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一邊朗讀課文,一邊根據內容做出表演,使學生通過個性化閱讀活動,深入探究文章蘊含的思想和內涵,全面提升閱讀學習成效。
(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應用“個性化+探究式閱讀”模式,就要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為學生留下充足時間進行文章的閱讀和理解。學生在更加輕松、自在的閱讀氛圍中,會增加閱讀興趣,并放下學習壓力和負擔,更加主動的分析與把握文章主要思想。比如在對《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首詩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反復朗讀,使其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美麗景色。之后,讓學生選出閱讀這首詩過程中印象最深的語句,根據詩句描述,畫出一幅畫,并在同桌或者其他同學之間進行相互展示與評價。通過這一“個性 化+探究式閱讀”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詩句內容,并在欣賞和評價其他學生畫作的同時,探究到其中詩句蘊含的內在思想,逐步加深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提高閱讀能力。
三、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屬于關鍵性環節,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對提升整體語文教學水平都有重要作用。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合理引入“個性化+探究式閱讀”方式,并積極采取有效策略,組織多樣化閱讀活動,能夠通過多種閱讀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步提升閱讀能力,并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等。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個性化+探究式閱讀”模式的應用,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凱.試論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的構建與運用[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1).
[2]梁瑞.初中語文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 才智,2017(22).
[3]葉菁.自主 合作 探究 讓閱讀更加精彩——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2).
[4]楊衛澤.淺析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的構建與運用[J]. 學周刊,2017(1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