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巧梅
【摘要】蝴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三重寓意:蝴蝶美麗、多姿,象征著美好事物;蝴蝶雙飛、纏綿,象征著愛情和眷戀;蝴蝶輕靈、飄忽,象征著虛幻和夢想、再生和復活。《永遠的蝴蝶》一文作者以蝴蝶喻因幫“我”寄信而遭遇致命車禍的戀人櫻子,寫出了自己的深深愧悔和不盡懷念。教學中教師將文中的“蝴蝶文化”挖掘出來,既有助于學生深化對主人公櫻子的認識,亦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主題。
【關鍵詞】蝴蝶;蝴蝶文化;主人公;主題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蝴蝶”在中國傳統詩文中很常見,它外表美麗,姿態翩然,文人墨客常將它和美人、美景并提,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蝴蝶多成雙成對出現,人們習慣以雙飛蝶來喻纏綿、甜蜜的愛戀;蝴蝶輕靈、飄忽,象征著虛幻和夢想、再生和復活:“蝴蝶夢中家萬里”“蝶夢水云鄉”分別說的是思鄉夢、向往自由之夢,“莊周夢蝶”則道出了物、“我”轉化,在逍遙之境中的再生和復活。
《永遠的蝴蝶》一文作者將“蝴蝶”列入文題,喻指自己美麗而短命的戀人櫻子,字字句句寫盡失去戀人的悲傷、痛心、悔恨、絕望,教學中師生共同挖掘出“蝴蝶文化”的內涵,既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對課文主人公櫻子的認識,亦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主題。
一、深化對主人公的認識
《永遠的蝴蝶》是一篇小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在一個春雨飄飛的日子,戀人櫻子因幫“我”寄信而遭遇致命車禍。 全文以第一人稱“我”為敘事主體,用回憶的方式展開,充滿抒情氣息和悲傷色調。
課文簡短明了,除交代寄信那天櫻子穿著白色風衣外,并未對她的外貌進行描寫,亦未對她的言行過多著墨。在這種情況下,若想于課堂上讓學生正確理解主人公櫻子的形象,除了找出文中對櫻子寥寥數筆的描寫句子外,就必須借助“蝴蝶文化”來解決了。
課文中對櫻子著墨的地方有五處,它們是:
“櫻子說她可以撐傘過去幫我寄信。”
“‘誰叫我們只帶一把小傘哪。她微笑著說,一面撐起傘,準備過馬路幫我寄信?!?/p>
“隨著一陣拔尖的剎車聲,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了起來。緩緩地,飄落在濕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然而我又看到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靜靜地過馬路了?!?/p>
“我茫然站在騎樓下,我又看到永遠的櫻子走到街心。”
通過以上五處描寫,以學生的人生閱歷和知識積累,是不足完整地概括出主人公櫻子的形象的。
課堂提問,請學生分析櫻子的形象時,學生要么張口結舌,感覺無處下口;要么只能說出“善良”“溫柔”寥寥數字。
這時教師適時地引導,通過舉例,師生共同挖掘出“蝴蝶文化”的內涵,結合著課文中描寫櫻子的句子來分析,櫻子的形象就會更清晰。
中國傳統文化中,蝴蝶美麗、短命,一如文中美麗、短命而又年輕的櫻子。
廣為流傳的“梁?;弊屓藗冋J識到蝴蝶多象征愛情和眷戀,由文中櫻子主動過馬路幫“我”寄信可以看出處于愛情中的她熱情大方而不乏體貼;櫻子與“我”深深相戀,為怕“我”淋雨而主動提出幫“我”寄信后,因怕“我”不好意思,還不忘加了一句“誰叫我們只帶一把小傘哪”,以此作為幫“我”寄信的理由而讓站在騎樓下躲雨的“我”覺得心安,可以看出櫻子的冰雪聰明。
這樣一來,“蝴蝶文化”結合著課文中的句子一起分析,櫻子的形象就非常清晰了:她是一個處于愛情中的美麗、善良、溫柔、冰雪聰明、熱情大方而體貼的年輕姑娘。
櫻子是如此的美好,所以她的“逝去”便顯得如此讓人難過。
文中的“我”深愛著櫻子,對“我”的“蝴蝶”有著深深的眷戀,所以當看到車禍發生的那一剎那,“我”不愿面對現實,用幃飾的修辭將櫻子的死寫得異常的美:“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了起來。緩緩地,飄落在濕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薄昂痹谥袊鴤鹘y文化中帶有夢幻色彩,作者寧愿相信自己是在做夢,也不愿相信即將與自己成婚的櫻子已經永遠離去。
據此,學生便可以清晰地認識櫻子,認識到她的美麗,認識到她惹人憐愛的善良、體貼、熱情大方與冰雪聰明,也認識到她讓人惋惜的短命人生。
在此基礎上,學生便不難理解另一個主人公“我”的悲痛心情了。
深入理解了這些,再結合課文的自然環境描寫和作者的沉痛敘述,便可加深對課文主題的認識。
二、加深對課文主題的理解
《永遠的蝴蝶》作為高教版中職教材職一《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微型小說,與本單元其他四篇愛情主題的作品一樣,旨在培養學生珍惜生命、珍視美好的情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受涉獵范圍及人生閱歷的限制,學生很難深入理解《永遠的蝴蝶》的主題。讀了課文之后,教師問及課文主題時,學生大多會將之解讀為“櫻子去世了,作者很難過”,或是“作者很傷心,因為櫻子沒有看到那封信”之類。
所以講課時教師除了要與學生一起分析課文,研習情節、環境要素外,還要引導學生關注到文題《永遠的蝴蝶》及文中多次出現的“蝴蝶”二字。
文中促成櫻子命運發生轉折的是“車禍”這一情節,而造成車禍的導火索又是“寄信”,偏偏信的內容又是“媽:我打算下個月和櫻子結婚?!?/p>
主人公“我”本欲給櫻子一個驚喜,可是櫻子卻因為這個她并不知道的驚喜奉上了生命的代價,婚禮變葬禮,極度的反差讓全文的悲劇意味大大加重,也將作者痛、悔、戀的情感波瀾推向高潮。
文中所下的四場雨,既是自然之雨,也是作者心雨的外化,四場雨寫滿作者的不安、痛苦、絕望和無助。
試想,如果一切不曾發生,善良、溫柔、美麗、惹人憐愛的“蝴蝶”本來可以披上潔白的婚紗,走進神圣而幸福的婚禮殿堂,而“車禍”讓這一切變成幻想。
據此看來,課文的關鍵情節便集中在“車禍”上,“車禍”奪走了櫻子的性命,也奪走了“我”的幸福和希望。
文章的題目似乎叫作“一場車禍”應該更合適,可作者卻將課文題目命名為《永遠的蝴蝶》,這就意味深長了。
結合文中的句子:
“然而我又看到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靜靜地過馬路了。”
“我茫然站在騎樓下,我又看到永遠的櫻子走到街心?!?/p>
可以看出,作者將戀人喻為“蝴蝶”,而不是“孔雀”“鳳凰”,是有深意的。
孔雀、鳳凰高貴、美麗,多象征著皇族、不朽和吉祥等;而蝴蝶則象征著美好、愛情、虛幻和夢想以及再生和復活。
《永遠的蝴蝶》一文中,美麗而短命的戀人櫻子多么像美麗而短命的蝴蝶,這只“蝴蝶”承載著作者的無盡愛戀、承載著作者的綿長思念?!昂弊屪髡呷绱穗y忘、如此不舍,所以在作者的潛意識里,在虛幻的夢想里,他是希望櫻子能像蝴蝶一樣再生、復活,永永遠遠地出現在自己的視線里,一如她從未離開。
永遠的蝴蝶就是永遠的櫻子。
這個標題蘊含著作者對櫻子永遠的愛戀與無盡的懷念。
櫻子是如此美好,他們的愛戀是如此的純潔、高貴、刻骨銘心。
課文內容分析輔以“蝴蝶文化”解讀,在此基礎上,沒有相似生活閱歷的學生便很容易理解文中“我”與櫻子之間情深似海的愛戀。
這時教師提問學生說出啟發感悟,學生就可以在簡單的討論后說出對課文主題的認識及自己的啟發感悟:
“愛情不是卿卿我我、朝秦暮楚抑或是和金錢、門第搭上關系。”
“真正的愛情是純潔的、是高貴的、是相互關懷的,更是刻骨銘心的?!?/p>
解讀出這一層意思,便解讀出了本文主題,讓學生可以初步認識到愛情的本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設置拓展環節,問學生本文主題還可以進一步解讀為什么,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就可以輕松地解讀出“美好易逝,我們更應該學會珍惜生命、珍視美好”這一層意思。
如此,不但挖掘出了課文主題、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也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這個過程中,“蝴蝶文化”的梳理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學中這樣的將傳統文化滲入講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例子還有很多,像“丁香文化”對《雨巷》中主要意象“丁香姑娘”解讀的幫助,“梧桐細雨文化”對李清照詞《聲聲慢》中主人公心境解讀的幫助等。教師及時捕捉到這些文化信息并將之滲入課堂,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何慶善.唐詩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
[2]唐圭璋,鐘振振.唐宋詞鑒賞辭典[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6.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