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星宇
摘要:藝術課進入高中這一歷史性突破,是在素質教育受到全社會關注的大背景下實現的,也是人們對美育功能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基于此,本文意在通過了解西安高級中學在音樂課程的現實狀況,以及學生、家長、教師、學校等對音樂課程開展的認識和看法,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深化高中音樂教育的改革,并發揮出對學校未來發展具有的重大意義。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育;現狀調查
2000年教育部對高中課程作出重大改革,調整高中課程計劃,將“藝術欣賞”增加為96學時,反映出國家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將高中音樂課程確定為高中生的必修課程之一,高中音樂課程從“游擊隊”變為“正規軍”,這一系列的改革無不體現出國家對素質教育的重視,更使從事音樂教育的工作者們看到了音樂教育事業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
在西安地區的普通高中之中,音樂課程的開展并非一帆風順,部分學校甚至出現不開展任何有關藝術教育方面的課程或課外興趣班的情況,因此,高中音樂課程仍處于邊緣學科之中,部分音樂教師處于“夾縫中求生存”的狀態。
我所在單位——西安高級中學具有122年的歷史,是一所純高中學校。近些年來學校對藝術教育的重視正在逐年加強,學生報考藝術類院校的數量也呈現出上漲的趨勢,但是就目前學校開展藝術教育活動的情況來看還是處于一種被動狀態,就我所了解的情況來看,部分教師的觀念沒有改善,追求班級的平均成績,而忽略了的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藝術活動有令不行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是在國家實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過分的看重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以成績論好壞情況的已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顯得更為重要,不斷提升學校的多元化對學校未來的發展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提高普通高中對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勢在必行。
本論文的研究思路是:自1999年國家提出新課程改革以來,中國的教育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中階段教育也深受其影響。高中教育承接九年義務教育在這場教育改革大潮中開始逐漸調整高中課程計劃,轉變教師教育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轉變教育培養目標等,在高中改革浪潮中,當屬對音樂教育的改革最為徹底,開始將“藝術欣賞”增加到96課時,足以看出國家部門對藝術教育重要性的充分認識。隨后在2001年9月正式啟動了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實驗”本,從而使今后高中音樂課程的改革有了依據,也向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改革之路指明了方向。高中音樂課程的改革之路經過了這些年的發展,現在究竟是什么樣的狀況?本論文意在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等方式來了解西安高級中學在音樂課程的現實狀況,以及了解學生、家長、教師、學校等對音樂課程開展的認識和看法,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從而更加深化高中音樂教育的改革,使其發揮出對學校未來發展具有的重大意義。
素質教育是專門針對“應試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來的。該教育是針對提高受教育者多方面素質而提出來的,它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質、諸方面能力、個性發展、身心健康等作為發展的重點,與“應試教育”的唯分是舉形成明顯區別。在“應試教育”獨攬教育界的年代,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總不是那么完善,在某些方面的缺位也給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約束制約作用。現如今提倡的素質教育方式是與當前國際上的教育方式方法相接軌的,為的是培養出適合國際國內發展變化和應對激烈競爭的合格人才。當前每一個高中學校都開設了音樂課程,也有些教學條件較好的學校配有專門的音樂教室、音樂器材設備等,音樂課程的開設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方面教育最為重要的一個途徑。在音樂課程的熏陶下,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審美情趣、音樂方面的文化素養,也可以培養學生們積極向上的情感,這對學生未來的成長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學校設立音樂課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新課程改革自提出以來已經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在新課程改革的引導下,教育界、校園內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變化不僅體現在教師的教育思想上還體現在教學內容、方式方法的變革上。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里將學生的發展作為一切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學生的發展肯定是全方位的發展,不僅包括文化課的學習,還包括各方面素質的提高,音樂素質也包括在其中。音樂素質現在已經構成了全面發展人的最重要的方面,具備音樂方面的素養不僅可以提升自己整體氣質,還可以對其他方面的能力起到一種影響和帶動作用。因此,學校設立音樂課程也有其必然性。
學生多元化的發展是指按照學生具有的不同興趣、能力所處的不同側重點,按照學生的意愿來實現學習興趣或者特殊能力方面的發展。現在的社會不再是一個以成績論英雄的社會了,社會中對于人才的定義已經發生了轉變,學習成績好不一定就是人才,在某方面專門有特長的人也是人才。高中階段是為一個目標—大學而努力奮斗的一個黃金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學生們會將學習成績看得無比重要,認為這是改變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但是就現在而言,這樣的想法已經過時,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是光依靠學習成績這一個標準來評定,只要具備特長、具有某方面特殊的能力就會受到社會的歡迎。所以在高中時期,學生們也應該關注自身的特點,關注自己的興趣所在,從而多元化地發展自己,同樣也可以找到一條自己成才的道路。在高中階段設立音樂課程可以為那些有歌唱興趣、夢想和有這方面專業特長的學生提供一個學習音樂的機會和場所,該課程的設置其實也為了實現學生多元化成才的發展目標。
雖然社會上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但是高中大的方向還是朝著學生的學習成績邁進。學生們在緊張的高中生活中始終圍繞著成績和課本來轉,抽不出一絲閑暇的時間來放松一下自己,假如有學生搞搞音樂、畫畫畫那也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而受到老師、家長的批評和指責。所以為了真正的緩解學生們學習上的壓力,給他們留出一絲歇息的時間,需要學校設立音樂課程來幫助學生緩解學習上的疲勞,也是為了給學生步入學習的戰斗注入一絲活力。由此可見,為了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節奏,學校設立音樂課程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自改革初至現在,高中課程改革已經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之路,在發展的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教訓都會對音樂課程的改革產生一定的影響意義,也會減少其走彎路的可能。但在音樂課程具體的改革道路上,難免會出現一些偏差、失誤以及一些不適應的地方,這便需要學生、學校、教師、家長等端正觀念,共同發揮合力作用來促進音樂教育課程的相關改革,使其變得更加完善、更加能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