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要:金融科技及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金融業務的創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給商業銀行零售類業務帶來了諸多挑戰。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金融創新對社區銀行業務的沖擊,結合國外社區銀行經營發展歷程及特征,給出了社區銀行通過發揮差異化優勢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社區銀行;互聯網金融;差異化;策略
引言:
近幾年,互聯網科技金融進入了跨越式發展通道,互聯網提供的金融服務以其便利性和高收益性贏得了較多的個人客戶。在與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競爭中,大中型銀行不具備優勢,而社區銀行這種輕型網點,通過扎根的經營模式,探索出了新的競爭優勢。社區銀行可以有效利用差異化的服務策略,通過增加與社區客戶的黏性來促進零售業務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
1互聯網金融對社區銀行的影響
1.1對社區銀行存款及理財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依托第三方支付的方便和大數據、云計算的高效性,一步步擠占了傳統銀行的零售客戶業務,尤其是存款及理財等業務。余額寶、P2P平臺以及各種眾籌融資平臺,由于方便、快捷及體驗感強的優勢,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理財觀念,使得一部分社區居民把資金從傳統銀行賬戶轉移至預期收益率高、準入門檻低的互聯網平臺,以獲取更好的收益。這極大了影響了社區銀行理財及存款業務的發展。
1.2對社區銀行信貸業務的影響
互聯網技術的發達造就了很多網絡信貸公司的繁榮,這些網絡信貸公司依托大數據、云處理、微貸技術,結合征信技術,實現了小額信貸的快速融資。人人貸、阿里貸、微粒貸等等網絡貸款平臺以快捷為切入點,搶占了商業銀行的小額信貸客戶。尤其阿里等為主的貸款平臺,可以根據自身平臺的客戶行為數據快速分析,通過科技和大數據分析的手段,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難題,實現了貸款業務的快速擴張和不良率的有效控制,這給社區銀行的關系型信貸業務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1.3對社區銀行中間業務的影響
社區銀行依靠提供非金融服務,如代理繳費、代理報名等社區基礎業務,提高客戶的黏性,為自身贏得了穩定的客戶群。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諸多網絡服務平臺的出現,可以有效提供多樣化的非金融服務,直接替代了社區銀行網點提供的服務。如支付寶平臺上社區居民很容易自助完成代繳水電費、電話費、報名費和各種報名業務,省去了在社區銀行網點咨詢和操作的時間,這些平臺的服務和社區銀行形成了直接競爭,直接沖擊了社區銀行攬客的優勢。同時,各類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出現,如支付寶、云閃付等,通過提供轉賬結算、信用卡歸還等服務,直接侵蝕了社區銀行的中間業務?;ヂ摼W金融的發展,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理財觀念、支付習慣和金融認知觀,社區銀行要可持續發展,必須正確面對來自互聯網金融的挑戰,發揮差異化的優勢,提高經營能力。
2我國社區銀行經營存在的問題
為了加快發展零售業務,提高銀行的競爭力,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自2013年開始紛紛開始建設社區銀行網點,力圖通過這種輕型化社區網點拉動零售業務規模,增加盈利能力。2013年底,銀監會專門發文對商業銀行設立社區支行、小微支行進行了規范,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國社區銀行的建設與發展。如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均在社區銀行網點布局上進行了快速擴張,其中民生銀行通過幾年的發展,至2017年已發展了1622家持牌社區銀行。社區銀行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諸多問題,關于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1選址不科學,限制社區業務發展
很多商業銀行追求發展速度,進行快速擴張,使得社區銀行選址粗放式,能保證在小區內部或者周邊,但對客群基礎的調查較少甚至沒有,造成了開設的社區銀行獲客基礎薄弱。如有的社區銀行選址交通不便利,使得周邊很近的社區居民到店困難,影響了社區銀行自然客戶增長。位置的劣勢,造成了社區銀行客群維持較低水平,各類業務發展緩慢,值得社區銀行經營者重視。
2.2經營業務范圍窄,吸引力弱
我國多數的社區銀行為區域分行的支行機構,提供的業務服務與傳統銀行基本一致,沒有自己的特色。社區銀行根據銀監會的規定,經營業務范圍一般為個人開卡、銀行理財、個人貸款等業務,不能辦理對公業務,小額現金業務通過自助機具辦理。經營業務偏少,使得很多社區客戶的需求不能夠滿足,如社區周邊企業的對公業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區銀行盈利的增長。
2.3風險管理水平較低
銀行作為經營風險的機構,尤其要關注信用風險、合規風險。由于近幾年社區銀行發展速度過快,人力資源、培訓資源、制度資源等配置跟不上網點擴張的步伐,使得社區銀行從業人員對銀行業務風險把控仍不到位。運營合規風險管理能力較弱,不利于社區銀行穩健可持續發展。
2.4高素質社區銀行管理人才缺乏
社區銀行在我國很多區域算一個新事物,經營社區銀行的經驗較少。很多金融機構社區銀行經營管理人才偏少,根本滿足不了行內社區銀行戰略實施的需要。社區銀行從業人員經驗少,社區業務拓展效率低下,經營業績增長緩慢。
2.5金融產品單一,缺乏創新
社區銀行提供的產品結構簡單,沒有根據社區居民特有的需求進行創新,不能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金融需求。社區銀行產品同質化也比較嚴重,各家社區銀行的金融產品基本一致,產品吸引力弱。社區銀行應針對社區特征和客戶需求進行產品個性化設計,提高產品吸引力,拉動金融產品銷售規模。
3社區銀行經營策略優化建議
3.1網點布局貼近客群市場
目前大量的金融機構基本分布在城市和行業市場發達區,縣域及城鄉結合部銀行較少。社區銀行布局時,應充分調研,進行差異化定位,避開大銀行服務集中區,選擇小微企業和社區居民集中的區域,開設社區銀行網點。同時,社區銀行網點布局時,可以考慮與本行的大網點進行區位互補,通過大網點的柜臺延伸提供更多的服務,滿足社區金融需求。
3.2發揮關系型優勢,深耕社區
社區銀行是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有效新網點模式,其可以通過發揮關系型金融優勢,通過深入社區,與社區一起共成長的模式增加與社區客戶的黏性,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同時,根據關系型金融理論,社區銀行可以快速收集很多社區客戶的“軟”信息,進行快速的業務審批,提高服務效率。
3.3線上線下結合,提升體驗感
互聯網金融是利用科技與金融的結合,進行金融服務創新,吸引了較多零售客戶。社區銀行也應重視金融科技的投入,優化各種移動端服務平臺,通過智能化打造社區銀行的“體驗式網點”品牌。社區銀行通過網點與社區居民的融合,借助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優勢,線下宣傳,促進線上產品銷售,提升社區銀行業績。
3.4推廣互動營銷策略
社區銀行注重深入社區,扎根社區,滿足社區客戶多樣化金融需求。社區銀行可以通過三方面展開營銷:組織社區活動,與居民融為一體,建立銀行在居民中的良好口碑;開展非金融與金融相結合的講座,吸引居民關于自身金融需求;支持客戶創造價值,如信貸支持居民經營發展,產品支持居民財產增值。社區銀行開展互動式營銷時應注重客戶的參與和互動, 促進穩定客群的增長。
結語:
綜上,本文集中研究了互聯網金融對社區銀行的挑戰,指出社區銀行應實施差異化客戶定位,利用信息收集優勢應對挑戰,分析了社區銀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并從網點布局、客戶定位、營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社區銀行經營策略優化的建議。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為商業銀行發展并完善社區銀行業務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張健.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社區銀行經營策略研究[J].天津經濟,2014(10):48-49.
[2]美國社區銀行經驗與中國發展路徑探討[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
[3]吳松彥.社區銀行可持續發展研究[D]山西:山西財經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