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麗敏
【摘?要】 目的:分析實施骨科無痛病房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進行住院治療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根據住院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傳統鎮痛方法,觀察組采用無痛病房護理模式。觀察并比較兩組疼痛數字評定量表(NRS)評分、臨床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術后疼痛NRS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臨床依從性和護理工作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骨科無痛病房護理模式對減輕患者疼痛,提高患者依從性、滿意度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骨科無痛病房;護理模式;應用分析
骨科患者多因骨折住院,手術是對其治療的重要方法。術前,骨折患者具有明顯的創傷性疼痛,且需要在手術后的一定時間內進行功能性康復鍛煉,多數患者也會出現疼痛。若未及時對疼痛進行治療,患者可能會出現激素水平波動、血壓升高等生理變化,從而影響疾病的預后,患者的心理狀態也可能受到顯著影響。鎮痛護理效果不佳是患者難以接受的并會影響骨折愈合時間[1]。為此,本院創建了無痛病房模式之后,在醫、護、患三方面共同的努力之下,使患者疼痛護理管理更規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總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骨科進行四肢骨折內固定手術的100例患者。按入院順序編號,無痛病房接收單號患者(觀察組),普通病房接收雙號患者(對照組)。所有病例在住院前均無慢性疼痛病史,排除合并凝血異常、肝臟和心臟功能不全等病例。上肢骨折34例,下肢骨折66例;100例患者中男性65名,女性35名;年齡平均為(43.25±10.67)歲。兩組間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疼痛管理方法。術前進行針對患者的疼痛教育。術程中麻醉師視患者鎮痛需要,使用自控鎮痛泵。術后由主治醫師開給患者止痛藥。護士主要是執行醫囑,給予疼痛教育,進行疼痛評估,記錄病情等,并視具體情況制定早期功能鍛煉計劃,促進患肢的功能恢復,并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關節僵化等并發癥的發生。觀察組采取無痛病房護理模式如下。1)人員培訓:注重對病人的疼痛管理,強化人員培訓,內容有關于無痛病房和鎮痛藥的知識,例如疼痛的鑒別、疼痛的管理和控制,患者疼痛評估方法,以及患者及其家屬的疼痛教育。2)疼痛教育: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宣傳工作。護士須對病人及家屬加強疼痛教育,于病房內、走廊中懸掛宣傳板,宣傳有關疼痛以及相關評估量表的知識,以利于醫、護、患疼痛管理氛圍的形成。發給患者鎮痛知識手冊,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術后相關教育,進一步加強與疼痛相關的知識宣教,解釋藥物鎮痛的效果、可能的不良反應等,消除他們的顧慮,取得他們的信任與合作。3)疼痛干預:通過數字評定量表(NRS)方法評估疼痛程度。對NRS≤3的患者采取非藥物(護理)干預,包括疼痛教育、姿勢護理、放松和暗示療法、按摩、冷敷、熱敷等,視情況加以選擇;對4≤NRS≤6的患者,給予弱阿片類藥物及必要的非藥物干預;對7≤NRS≤10的患者給予強阿片類藥物,及必要的非藥物干預。觀察患者在干預過程中是否有副作用發生。
1.3?評估項目
對兩組患者疼痛數字評定量表(NRS)評分、臨床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進行觀察對比[2-3]。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使用SPSS 17.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進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NRS評分存有統計學差異(P<0.05、P<0.01)。兩組患者臨床依從性、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方面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骨外科患者的疼痛級別為常見疼痛中較高者,外傷、手術創傷以及術后功能鍛煉,均可產生疼痛。疼痛可引起身體的應激反應,使腎上腺素能神經活性提高,血漿兒茶酚胺升高,疼痛可誘導炎癥介質的異常釋放,引起小動脈收縮,減少傷口血流灌注,引起受傷部位的缺血缺氧和水腫,對傷口愈合極為不利。疼痛不僅會直接影響到身體的愈合,還會從心理、社會和精神等層面對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因此,疼痛是骨科患者有待解決的最緊迫問題之一。
隨著醫學的發展現已對疼痛病因的有了深入的研究,各種止痛藥被不斷引入,自控鎮痛PCA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骨科疼痛的治療效果進步十分明顯。但仍有大量患者疼痛未能獲得有效緩解而不得不忍受著痛苦。近年來,我國的一些醫院逐漸形成了“無痛病房”等疼痛管理模式[2],護士、專科醫生、麻醉師、患者及其家屬一起參與而進行多模式鎮痛和個體化鎮痛。但“無痛”并不意味著疼痛的根本消失,而是以“無痛”為目的而盡可能采取措施減輕患者的痛苦。無痛病房的護理模式以護士的疼痛管理教育為先決條件,以患者的疼痛觀念轉化為必要條件,提供多模式和個性化鎮痛方法,不斷提升疼痛控制水平和病人滿意度。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入住無痛病房,干預后其術后疼痛NR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P<0.01),且其在臨床依從性、護理滿意度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證明在骨外科實施無痛病房護理模式可早期有效減輕患者痛苦,并可提高患者滿意度和依從性,對于其術后恢復有利,反映了高水準的護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海燕.不同麻醉和術后鎮痛方法對下肢多發骨折固定術后患者愈合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09):1262-1263.
[2] 季英.梁磊.創建骨科“無痛病房”的實踐及體會[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3,27(02):120-121.
[3] 李燕.骨科無痛病房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23(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