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朝海
摘 要:對新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管理控制,對于提高產品的質量及符合產品市場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的作用,之后分析了在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中的主要技術難點及基本的原理,最后對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新產品;過程控制;管理系統
1 引言
新產品車輛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系統在企業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整車新產品開發頻繁,每年開發的整車新產品多達300多款,如何對如此多的新產品生產項目進行過程控制,是對新產品生產進行管理的重要內容。如果處理好新產品生產的過程管理控制,將為公司的各生產車間及配套廠帶來巨大的管理效益和經濟效益[1]。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開發設計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的目的,并分析了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在工業企業生產中所起到的作用,本文分析的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對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實際應用價值。
2 生產過程控制管理系統的作用
目前在新產品生產準備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產品的開發投產過程是在完成樣車ET試制之后,轉入量產前的生產準備過程。在此過程中,新產品需經過樣車的小批量首臺驗證,然后進行小批量驗證,接著在進行批量生產。由于受市場需求和環境因素等客觀影響,樣車從試制到小批量首臺驗證再到小批量驗證最后到批量生產中,每個階段都有可能存在上一個階段未解決關閉的問題點,這些問題點可能會對下一次的裝配、生產組織造成較大的影響,嚴重的可能會造成整條生產線停線,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多品種且產品升級更新頻率快速的大環境下,為了滿足市場客戶的需求多樣化,要求企業能夠盡可能縮短開發周期、生產周期,快速實現產品的批量生產。傳統的開發模式,基于產品的穩定性及生命周期長的基礎上[2],經過多輪試制驗證完善的開發模式已無法適應市場客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在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條件下,訂單開發周期縮短,產品生產周期縮短,產品差異化、多樣化等多種要素動態變化的情況下,需尋求一種可跟隨的控制方法,可跟隨的控制方法是即能實現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使開發過程有序及可控,同時加快產品的開發周期,這是本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的主要思想。
3 生產過程控制管理系統的原理
以下分析構建車輛狀態定義及系統管控模式。把整車新產品開發項目的試制、小批量驗證、批量生產整條線串起來,在試制時進行車輛狀態控制,在小批驗證時對驗證數量進行分段控制,在批量生產時最后確定具體的批量生產日期。車輛狀態定義及系統管控模式建立后,新產品在試制時就進行車輛狀態和生產控制,最后到批量生產,實現產生問題能夠在各個環節得到相應的解決[3],確保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問題點的關閉和加快問題點解決的時間周期,同時實現生產準備過程中的可控。
對于構建車輛狀態自動控制排產方式的模型,首先根據數據的特征、數據庫結構、項目與數據的關系等,建立新產品車輛狀態自動控制排產方式的處理方法,實現通過技術工藝人員對車輛狀態的維護自動控制生產排產方式,完全避免以前用人工通知、人工控制造成的信息傳遞不到位、執行不到位、控制效率低等問題。對于構建把新產品車輛狀態直接標注到具體排產計劃模型,根據新產品的開發情況,對某一天的生產計劃的車輛狀態進行狀態標注的寫入[4]。為此在整車排產管理系統上建立接收數據庫并開發相應處理程序,把新產品的車輛狀態信息與排產結合起來,在具體計劃上標注,車間根據標注實施驗證和作業指導。
對于實現與多個系統的數據接口與整合方面,與整車生產管理系統數據接口。車輛狀態信息與整車生產管理系統數據交互,實現車輛狀態信息與生產的無縫對接,同時生產管理系統根據車輛狀態信息對排產方式進行管控。并同時與E3S銷售E3S系統數據接口。管理系統根據銷售E3S系統的訂單情況,結合車輛狀態信息,按設定的規則進行訂單的拆分和讀取,確保排產方式符合車輛狀態信息設定的規則,保證新產品的驗證等。
在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中,要點在于建立可通過技術工藝人員完成車輛狀態維護之后進行生產計劃管理控制的方法,解決在小批量多品種且產品升級頻率快速的大環境下,新產品開發到批量生產的生產準備過程可控及問題的快速處理。傳統新產品開發模式必須基于生產產品的穩定,通過多次試制驗證,才能進行批量,但這種方式不適用小批量多品種的客戶訂單化生產。通過技術工藝人員完成車輛狀態維護之后進行生產計劃管理控制的方法是即能實現快速響應市場多樣化、升級頻率快速需求。在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中,應實現以下幾點,一是車輛狀態定義及系統管控模式。車輛狀態定義及系統管控模式實現了對傳統模式的轉化,完完全全是通過技術工藝人員對車輛狀態的更新實現用系統的思維把各環節的管控要素鏈接起來,使得整個生產準備過程處于可控制狀態。二是車輛狀態自動控制排產方式。排產控制包含有數量、排產日期間隔周期,讀取訂單日期及相應讀取訂單的周期間隔等,需要建立起相應的邏輯關系和運算方法,并把他們標準化、防呆化,才能夠實現排產的自動控制。三是實現車輛狀態目視化。車輛的裝配驗證涉及多個部門及相應的供應商,通過對車輛信息的維護和數據的讀取等,實現車輛狀態在生產計劃的目視化。
4 生產過程控制管理系統的應用
企業建立生產制造質量管理系統,為企業設計開發的產品提供生產質量的保證,確保生產質量充分滿足設計開發意圖,達成顧客滿意的要求,故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在實際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生產制造質量管理系統分為三大階段,即新產品導入階段、生產制造準備階段、生產制造階段。每個階段又包含若干內容,企業建立生產制造質量管理系統要從每個階段的具體內容逐一做起。
生產過程控制主要是幫助企業監督和控制生產單位活動。通過建立和維護生產部門、工藝流程、工作中心、廠房等生產資源基礎對象,以便正確地進行資源配置,均衡生產能力,安排生產進度、分配生產任務和物料領用,以確保生產任務能夠按照要求及時完成。同時幫助企業動態掌握各生產公司的生產進度、生產質量、生產損耗、費用成本等信息,方便生產指揮,控制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車間在制品,提高產品質量,進行產品追溯。生產過程管理是生產管理系統的實施難點,關鍵在于對生產中的各個環節在制品流轉情況的掌握,否則其它先進的管理與決策就是難以實現,各車間應充分利用計算機的網絡功能,及時錄入在制品流轉或完工數量,并根據需要統計各時段內的收發存情況,為作業計劃的落實和控制作業進度提供了可能。
以下按照新產品導入階段、新產品制造準備階段和新產品生產制造階段等階段分析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在實際工業產品生產中的應用。在生產制造質量管理系統中的新產品導入階段,涉及到以下幾點,一是試產準入審核;二是試產前會議;三是試產標準明確、來料檢驗、制作工藝流程圖、制作作業指導書、制作測試指導書、工位排布、人員培訓、設備調試、工裝夾具準備;四是試產首件確認、測試、檢驗、零件驗證;五是試產后總結;六是試產問題跟蹤、分析、驗證和關閉。在生產制造質量管理系統中的制造準備階段,涉及到以下幾點,一是設備、儀器、工裝夾具、耗材、計量器具的確定和配備;二是零件確認資料的準備;三是生產制造相關文檔的準備;四是生產制造方法、測試方法的確定;五是生產制造流程、工序步驟的確定;六是產品測試標準、檢驗標準的確定;七是人員配備和技能的教育培訓。在生產制造質量管理系統中的生產制造階段,涉及到以下幾點,一是零件質量管理、來料檢驗、零件存儲和管理、發料、收料和轉料;二是生產制造過程質量管理、領料、上料、換料和退料質量管理、SMT和檢驗、生產測試和檢驗、組裝和檢驗、組裝測試和檢驗、包裝和檢驗各過程質量管理、維修和檢驗、維修測試和檢驗過程質量管理;三是過程審核、工程變更管理、不合格品處理、工裝夾具和耗材管理、設備和儀器計量與校準等。
5 結語
建立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對于提高產品制造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對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中涉及到的技術難點和技術要點進行了逐一的分析,并介紹了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在實際生產中的意義。未來新產品生產準備過程控制管理系統在工業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杜彬,史建衛,肖武東,等.新產品導入流程及SMT車間管理與質量控制概述[J].電子工業專用設備,2013,42(9):39-51.
[2]劉博,金天國,劉文劍.基于工作流的工藝準備過程管理信息系統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5,11(4):515-519.
[3]金天國,劉博.支持多型號產品制造過程管理的數據庫系統設計[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1, 33(2):189-192.
[4]劉貴春,楊峰,滕熙偉,等.汽車線束智能制造基礎(二)——組裝過程控制[J]. 汽車電器,2017(1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