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先洪
摘 要:車輛工程專業是一門知識理論構成較為復雜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難度,也為學校開展實踐教學工作帶來相應的困難。本文通過對車輛工程專業人才需求標準的闡述,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與社會發展趨勢,深刻認識到重視學生實踐、創新等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學校在開展實踐教學過程中,應建設專業的實驗室,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并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協作及創新精神,從而有效實現新的教學體系的構建工作。
關鍵詞:車輛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1 引言
教育部門不斷進行深化改革,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要重視實踐能力的掌握及應用,這為各學校開展教學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尤其對于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學校更應重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通過科學的學習方式,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車輛工程專業是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及應用性,學校在開展實踐教學過程中,運用怎樣的教學方式可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術,已成為學校新的研究課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校應重新考慮教學體系構建工作,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專業化的教學平臺及教學環境。
2 車輛工程專業人才需求標準
車輛工程專業在我國教育領域中屬新興起專業,目前教學體系中沒有形成科學的教學流程,并應用到實踐教學中。傳統教育模式培養的專業人才,未能很好滿足目前汽車行業對較強的工作素質,以及超高實踐能力等工程技術人才需求標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汽車行業面臨嚴峻的競爭壓力。各企業的競爭,同時也是人才的競爭。各企業若想在汽車行業中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需創建一支具備超強業務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他們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及超強的專業技能。同時,這些人才在工作中,還要具有較強的敬業精神與團隊協作能力。此外,人才市場基于社會的發展趨勢,他們更看重人才的創新意識,要求車輛工程專業畢業的大學生,能對汽車進行一定的科學研究,對汽車的整個車體及各個零部件進行開發與制造。因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人們無論是處于生活與工作的需要,還是對自身生活品質的提升,有更多的人對汽車有了購買的欲望。市場上汽車品牌眾多,人們在購車過程中出現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人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對汽車行業生產轎車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新的經濟發展背景下,汽車制造行業對相關專業的人才提出更高的標準。因此,無論是發展我國汽車制造業,還是使車輛工程專業畢業生擁有更多的職業發展空間,各高校應重視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過硬制造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3 車輛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有效構建策略
車輛工程專業的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應用性,這門學科涉及到很多專業知識與技術。基于對目前專業體系的了解,車輛工程專業需運用到的知識有材料、電子、計算機、美學等。因汽車行業巨大的市場利潤,使這個專業的人才擁有較大的就業優勢。車輛工程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不僅可從事汽車制造、汽車設計等工作,同時還可從事汽車美容、汽車維修工作增加自己的就業范圍。但這要基于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基礎上,才能符合各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根據近幾年汽車行業對相關專業畢業生招聘信息來看,大部分企業在面試時不再過于看重學生的學歷及畢業院校,他們更看重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與創新意識。因此,高校在開展車輛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基于市場對新型人才的要求,學校應結合社會的發展趨勢,構建科學的教學體系,應用合理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工作,培養具有高素質、過硬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3.1 建設專業的實驗室,提升學生專業技能
車輛工程專業是門專業性極強的學科,車輛產品技術也較復雜,導致市場上對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及過硬的專業技能技術人才十分渴求。而部分院校傳統的實驗室通常是以機械學科的角度作為教學重點,使學生只能掌握車輛構造相關的知識。這樣的教學課程安排,對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帶來很大的局限。而學校若想培養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需建設專業的研究實驗室,為學生提供更多進行實踐與研究的機會,從而完成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教學目標。首先,需實現實驗教學基本教育功能。高校在開展車輛工程相關專業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實驗室教學功能。教師將學生帶入實驗室進行學習,可使學生能更好的將相關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中。從教學內容設置的角度出來分析,因車輛工程專業的實驗對象較為復雜,且在實驗過程中又受實驗資源等各方面的限制,導致相關專業的基礎性實驗實踐結果出入性很大。因此,高校應建設更科學的實驗設備,使學生的實驗結果能更為精準。如將原先實驗室中粗放式分解,基于先進的實驗設備進行更為細化的研究。這樣,學生借助實驗室不斷進行實驗與研究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專業知識的認知,并能不斷擴大相關專業的研究深度。促進學生不斷提升專業實踐技能,為學生未來良好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其次,滿足開展科研活動的實驗功能。學校在建設實驗室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科研實驗功能對學生專業技能提升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創建實驗室時,因根據科學的評估標準,使實驗室建設成為能有效完成科研任務與相關專業項目研究工作。而實驗室在教學過程中,學校應盡量做到對外開放。如可將實驗室提供給相關汽車制造企業的研究人員進行使用,這樣可為在校學生提供更多與專業人才交流、學習的機會。在企業工作的研究人員,他們擁有較高的專業技能,且他們的實驗項目的研究方向更具有一定的前沿性。這對學生建立正確的科研意識與目標具有巨大的影響。
3.2 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學校在開展車輛工程專業教學過程中,應明確教學目標,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實踐能力。學校應結合市場對當前人才需求的標準,構建科學的教學體系,并能運用先進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學校若想有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可根據自身辦學特點等各個方面,盡量多的向學生提供實踐空間。學校可聯合汽車制造企業,定期舉辦科技創新等與車輛工程專業相關的比賽。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因參與比賽項目會更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內化吸收。同時,學生基于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參與到實踐創新比賽項目時,會使學生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中。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會與不同學校的同學進行切磋,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當然,學校與企業進行合作,開展專業項目比賽的過程中,應注意保持一定的原則。首先,應以科技比賽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校通過校企合作開展科技比賽,是幫助學生對汽車制造行業建立正確認知的有效途徑。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會對產品的設計流程、設計要點等產生更為深入的理解。同時,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會出現相應的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檢驗學生學習效果。使學生了解自身的短板,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能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提升,從而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同時,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根據與其他人的合作,可培養學生的團隊協助能力與團隊精神。其次,以科研項目為基礎,提高學生科技創新水準。學校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怎樣的教學手段,才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建立創新意識,這一直是車輛工程專業的教學難點。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即使高校開設相關的專業實訓課程,學生也只在實踐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校為了與市場對人才需求的標準相匹配,在重新構建教學體系過程中,也應充分重視創新精神的培養,這對他們未來的就業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學校應以車輛工程專業為科研研究項目作為主題,重視運用科學研究促進教學,使學生在科學實踐中不斷建立創新意識。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車輛工程專業人才需求標準的分析,了解到學生創新等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因此,學校在開展車輛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應重視科學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學習空間。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校企合作開展相應的科技比賽,豐富學校實踐教學體系,幫助學生建立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黃貴秋,鐘書明.應用型背景下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化工管理,2019(10):20-21.
[2]李慧蕓,李琦.以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OL].農產品加工:1-2[2019-04-29].
[3]田華.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山東工業技術,2019(08):220.
[4]張立東.應用型本科給水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科學,2019,10(0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