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旭洲
動漫制作技術專業中虛擬現實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核心課程,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理論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本文以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動漫制作技術專業VR虛擬現實課程為研究對象,分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結合混合教學模式課堂改革,對課程進行分析研究,探索課堂改革新方向。
1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日漸普及,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教學改革已成為高職院校必須要面臨的挑戰。隨著近些年來,網絡教育資源的日漸豐富,課堂已不再成為學習信息的唯一來源。2012年《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中指出,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是支撐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基礎。職業教育的信息化已成為推動未來職業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2 我院動漫制作技術專業混合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3ds max\VR虛擬現實》課程是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使用3ds max,VRP軟件進行制作,注重軟件技能知識的學習,有著很強的實踐性。雖然經過多年教學方式的變革,引入了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項目化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模式,但其教學模式都是單向的以教為本,學生淪為被動的接受群體。
在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的指導下,學院啟動了混合課程教學改革。混合式教學是站在教學設計者的角度,通過將傳統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將學習理論、學習資源、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和學習風格進行混合,設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混合教學模式下,線上基礎知識點的自主學習和平時測試+線下課堂重點、難點知識深入透徹的輔導,才能夠充分發揮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讓教師從單一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啟發者、指導者、監控者和主導者。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革是對不同教學技術、不同教學手段、不同教學理論的優化整合,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網絡信息化教學進行有效結合,最終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模式、合作學習模式、研究型學習模式等多種學習方式,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學習潛能,培養學生扎實的三維動畫制作技能,有效提高現階段《3ds max\VR虛擬現實》課程學習中師生的互動性,讓教師更了解每一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能極大緩解教學時長的不足。
3 混合學習法在動漫制作技術專業課程中的應用
按照《3ds max\VR虛擬現實》課程特點,基本分為建模、材質燈光、貼圖烘焙、UI交互制作四大模塊。采用混合式教學法,將模塊從整體內容上進行精心組織,讓課程資源的開發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具體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實施:
第一 課前準備階段
教師完成教學資源的創建。首先,制定教學目標時要進行細化,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制定要明確到每個具體的點上。要能讓學生能清楚的知道每個課時所要學習的知識點和軟件技能,以及他們需要掌握和達到的程度。其次,在上課之前將基礎知識點的微視頻、理論知識點的演示文稿、課堂中重、難點知識的討論以及隨堂作業等資源發布在教學平臺上。
第二 線上學習階段
讓學生通過登錄網絡平臺的在線課程,對基礎知識點進行提前預習和自主學習,教師以在線作業的方式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在線學習任務,以作業完成效果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形成了知識儲備,也為教師的線下課堂教學提供了針對性,從而為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提供了保障。
第三 線下課堂教學階段
首先,由于《3ds max\VR虛擬現實》課程基礎知識量較大,通過線上學習的方式,可以節省出大量的珍貴課堂時間,重點在于解決學生在線上知識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有時間將商業項目制作的整體流程和最新的制作技術引入課堂,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三維制作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
第四 評價考核階段
《3ds max\VR虛擬現實》課程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主要考察學生對三維軟件制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實際應用能力。課程強調線上學習成效,學習過程和實際制作能力的考察。考核形式分為線上學習情況(50%)和線下作業(50%)。線上成績包括:在線學習時間、在線作業數量和質量、在線測試、討論互動等。線下成績包括:課堂考勤、團隊協作表現和項目最終完成情況。
4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革效果和感悟
在以往《3ds max\VR虛擬現實》課程的教學中,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時間較長,上課周期固定,沒有足夠時間逐一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和困難,導致問題擠壓,以致學生跟不上學習進度。而解決問題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整體拖延了教學進度。
而混合教學模式,可以將授課內容的知識點,錄制成微課或文字教案,方便學生課后查詢,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同時,當學生自主不能解決時,混合教學平臺提供學生相互探討,相互學習。更高效的提高學習效率。
5 結語
通過學院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推進和網絡平臺的建設,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優化和完善教學資源庫,使教學設計更加精良,對學生需求更具針對性,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授課方式,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能夠融入到學習中,最終成為學習的第一執行人。
(作者單位:蘭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