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菊
洗滌專業課是我校2015年開設的一門智障中職主專業選修課程。課程定位為:為中重度的智力障礙學生提供一門符合他們能力范圍的專業技能學習課程,讓學生在學習洗滌專業技能的同時訓練洗滌工作崗位的職業素養,為以后走向社會自力更生打基礎。
專業開設之初,為了能開發基于智障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的洗滌專業課,我申請到星級酒店洗衣房進行跟崗調研,然后根據行業崗位工作內容和工作標準篩選出了符合能力的洗滌技能學習內容。經過三年的教學實踐,不斷改進,訓練了一批洗滌專業技能扎實的學生,甚至有部分學生達到了星級酒店洗衣房的工作崗位要求。可是學生卻不能在洗衣房穩定就業,工作不久就堅持不住了。這讓我困惑不已。學生有扎實的專業技能,企業有足夠的包容和接納,為何畢業生依然無法在洗衣房穩定就業呢?與多家企業和能穩定就業的畢業生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后,總結發現能穩定就業的學生都是能吃苦、耐勞、肯干、肯學、專注、負責、能服從、能堅持的,而企業也更加喜歡招聘具備這些良好職業素養的畢業生。專業技能是否扎實決定了學生能不能找到工作,而良好的職業素養決定了學生是否能穩定就業。“職業素養”這個詞時刻提醒著我,智障中職洗滌專業課堂,訓練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養缺一不可。那如何在洗滌專業課上培養智障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呢?我不斷在洗滌專業課堂教學中研究、探索和改進。那么,我們如何提通過洗滌專業課堂提高智障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呢?根據學生的特點,我總結了一些訓覺策略。
1 課堂常規,練素養
智障學生缺乏抽象思維,所以職業素養對于他們來說,理解起來非常困難。于是,我結合企業要求和行業崗位要求制定了洗滌專業課課堂常規,把抽象的職業素養具象化為課堂常規。學生每次洗滌課之前執行課堂常規的過程,就是訓練職業素養的過程。例如守時、堅持是兩個很抽象的職業素養,我們正常人的理解就是按時上班下班就是守時;對于單一的工作能長時間地、重復地做,就是堅持。但是對于智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較弱(中重度)的學生,我們怎能一句話就能是他理解呢?所以,在我的洗滌課上,我研究了專門的額洗滌課堂課前常規,通過他們沒次來上課的機會,對他們進行專項的訓練,這個常規有以下幾點:1、每天提前到達上課地點(沒打上課鈴就過去洗衣房);2、換好工作服,把東西放進內務柜;3、在學習登記本上簽名,打卡;4、練習站姿15分鐘。為了讓他們能懂得提前到達洗衣房,我每次上課總會提前五分鐘去提示他們看時間,并帶領他們到洗衣房,經過一兩周的指引,他們也學會了看時間,慢慢的“守時”的習慣也養成了。為了讓他們理解什么是堅持,在我的常規里,練習站姿就很好的幫他們糾正不良體態,而且是每天都練十五分鐘,這樣規律就慢慢的刻在了他們心里,每天不停地完成同一件事,就是“堅持”。為了更好的讓學生記住這個常規訓練,我把幾條常規簡單概括成幾個詞,讓每個人都能說出來——提前到、換工服、簽名、打卡、練站姿!這樣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養成了很好的課前常規,也同時就理解了職業素養中的“守時與堅持”!
2 任務導向,小職場
洗滌專業課程是遵循行動教育法開展課堂教學的。建立真實的洗滌職業情境,以真實的洗滌任務為為導向,讓學生作為學習的行動主體,教師提供支持,引導學生完成獲取任務信息、制定工作計劃、實施工作、檢查工作完成情況、分享等工作環節,讓學生在工作過程中構建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我們的洗滌室就是學校的洗衣房。我們承接了學校餐廳布草和客房專業布草的清洗工作,還接受教職工的衣服清洗訂單等。每一項工作我都按照酒店洗衣房的工作規范要求學生完成。不同工作崗位的分工合作,還要根據一定的操作流程進行,所以我們把工作在完成工作任務的時候,我們還會根據學生的特點,運用代幣的分成接洗崗、清洗工、折疊工、送達工的形式,完成工作,達到檢驗標準后,學生可以讓學生可以體會到償服務,獲得校內流通的代幣,感受勞動的價值,增強愛崗敬業的精神。這樣負責、合作、主動、專注、服從等職業素養就在工作中慢慢地融入到學生的骨子里了。
3 同伴互助,促成長
學生在洗衣房以“工學合一”的形式進行技能的學習,洗滌課程的就學理念是——基于工作任務的教學理論指導下的課堂學習,是指通過完成一項真實意義的工作任務,學習其中需要到的技能知識,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一個教育理念。創造一個真實的洗衣房工作環境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在嘈雜的機器聲中,如何執行工作任務,大大考驗學生的耐受能力。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申領工作任務,開展熟帶新的小組合作模式,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意識,也提高了他們的合作能力,“主動與合作”密不可分。
4 課堂分享,自完善
經過幾年的觀察,我們發現,在學校表現再好的學生,他在面對招聘面試時,都必須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1、文字書寫能力,招聘前都必須填寫個人簡歷表,里面都要求有姓名、地址、和工作經歷要填寫;2、語言表達能力,每一個面試官都必提的第一個問題:自我介紹;3、個人工作規劃的表述。所以,在課堂上我們就增加了分享的一個環節,可以分享生活、工作經驗等,同時可以提高他們應對面試的能力。
(作者單位:佛山市啟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