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麗

【摘 要】目的:研究剖宮產瘢痕妊娠(CSP)患病率與妊娠次數的關系。方法:抽調280例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就診的剖宮產再孕患者,其中正常宮內妊娠234例(83.57%)患者作為正常對照組,診斷為CSP的患者46例(16.43%)為研究組,研究兩組患者之間各項資料,觀察妊娠次數與患者患病之間的關系。結果:兩組患者在年齡、停經時間、剖宮產后恢復時間、產次上無顯著差異,P>0.05,但研究組在孕次上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剖宮產瘢痕妊娠患病率與妊娠次數呈正相關,妊娠次數越多,剖宮產瘢痕妊娠患病率越高。結論:妊娠次數不斷增多與患者患病之間呈正相關,而妊娠次數屬于CSP發生危險因素之一,因此剖宮產術后患者需要避免多次妊娠,為后期臨床預防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 剖宮產;瘢痕妊娠;患病率;妊娠次數
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發生率日趨增長,雖然能夠避免陰道生產對母嬰造成的傷害,但術后患者可能產生較多并發癥,其中以子宮瘢痕妊娠較為常見[1]。嚴重者甚至產生大出血,威脅生命安全,直接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對后期康復造成一定阻礙,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治療。目前臨床常規治療方式較多,如清宮術等,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療價值,但對患者傷害較大,降低治療效果,導致預后較差[2]。而CSP繼續妊娠到中晚期,會發生胎盤植入,導致腹腔妊娠等出血風險,因此臨床需要早發現、早診斷及時治療,降低臨床患病率,避免意外妊娠。本文作者通過選擇患病患者與健康產婦,對比其相關資料,尋找妊娠次數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80例剖宮產再孕患者,其中正常宮內妊娠234例(83.57%)患者作為正常對照組,診斷為CSP的患者46例(16.43%)為研究組。其中對照組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30.44±4.56)歲;停經時間為46~70天,平均停經時間為(60.54±4.11)天。研究組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30.13±4.33)歲。停經時間為46~70天,平均停經時間為(60.26±4.10)天。兩組患者在年齡停經時間上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1)均經過剖宮產手術患者;2)無嚴重肢體功能障礙患者;3)均知曉本研究并愿意參加;4)研究組患者均經過陰道超聲確診。
排除標準:1)經過B超檢查發現存在其他病變,或附件區及宮內其他并發癥;2)存在婦科惡性腫瘤者;3)存在宮內節育器者;4)臨床資料不完善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經過陰道超聲進行檢查,并調查患者相關病史、年齡、孕次、停經時間等基礎信息。超聲檢測由經驗豐富的的中級職稱操作者進行,超聲診斷儀均為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選擇5~10MHz。部分資料通過查閱患者病歷獲得,無法確定的數據可直接通過電話隨訪詢問患者本人。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相關資料,并進行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在何處出現患病率異常[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t檢驗。P<0.05表示數據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資料對比
兩組患者在年齡、停經時間、剖宮產后恢復時間、產次上無顯著差異,P>0.05;但研究組在孕次上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剖宮產瘢痕妊娠患病率與妊娠次數的相關性
剖宮產瘢痕妊娠患病率與妊娠次數呈正相關,妊娠次數越多,剖宮產瘢痕妊娠患病率越高,r=0.784,P<0.05。
3 討論
子宮瘢痕妊娠屬于剖宮產后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是指有過剖宮產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時,孕囊著床在子宮原瘢痕位置,極易引起陰道大量出血或者晚期子宮破裂現象,成為臨床上較難處理的異位妊娠,直接威脅患者安全,因此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具有重要意義[4]。嚴重的患者術中需要切除子宮,從而失去生育能力,不僅術后并發癥較多,同時無法滿足年輕女性日后的生育能力,因此積極預防能夠直接降低患者的患病率[5]。
本研究通過對比剖宮產術后患者的基礎資料,結果顯示組患者在年齡、停經時間、剖宮產后恢復時間、產次上無顯著差異,P>0.05,但研究組在孕次上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剖宮產瘢痕妊娠患病率與妊娠次數呈正相關,妊娠次數越多,剖宮產瘢痕妊娠患病率越高。有研究指出,妊娠次數每增加一次,CSP的發生風險也就升高1.397倍,與患者的非安全流產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子宮手術史導致受精卵異常著床。大部分的流產組織中含有肌層組織,流產刮宮期間子宮內膜也會出現損傷,子宮內膜的缺失,使得功能層下肌層與脈管暴露在滋養層,孕囊種植在剖宮產瘢痕部位[6]。而臨床提倡預防性處理CSP,在早期診斷后,需要及時根據患者的病灶位置、大小,及時進行有效治療,避免了子宮大出血的情況,盡量保護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妊娠次數的不斷增多,瘢痕妊娠的發生率也在不斷上升,在臨床中應該及時指導剖宮產后的婦女避免妊娠次數,控制剖宮產指征,保證產婦健康。
參考文獻
[1] 胡喬飛,李長東,陳素文,等.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術后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變化趨勢[J].中華醫學雜志,2016,96(29):23322335.
[2] 李娟,干曉琴,林海,等.宮腔鏡下清宮術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前不同預處理方式的療效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32(09):705708.
[3] 朱端榮,錢敏,戴雯,等.甲氨蝶呤聯合清宮術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效果及對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影響[J].中國藥業,2018,27(09):6870.
[4] 張淑珍,趙玲利,李明奎,等.超聲介入下注射聚桂醇在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61例中的應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31(02):112115.
[5] 李園,陸雯,陳蘇寧,等.評價經陰道超聲及磁共振成像聯合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在早期剖宮產瘢痕妊娠診治中的作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31(09):673676.
[6] 王喬,彭鴻靈,何鐳,等.介入治療聯合清宮術治療123例剖宮產瘢痕妊娠的療效評價及臨床研究[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31(05):37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