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海梅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意識到自主游戲課程構建及落實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借助這樣的方式提高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增強其綜合能力,為日后的成長以及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幼兒園自主游戲課程構建方式與實施路徑進行分析,而后提出了相應的見解與思考,希望可為相關的幼兒教師帶來借鑒。
【關鍵詞】 幼兒園 自主游戲課程 構建 策略
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的開展需要結合幼兒的興趣,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以此為入手點,再創設游戲環境,使游戲類型更加多元化,以供幼兒選擇,使幼兒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的探索、合作、研究,潛移默化的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突破以往自主游戲課堂的固化模式,不再沿襲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使幼兒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不僅限制了幼兒的發展,同時幼兒還會削弱學習興趣,對于其身心發展極其不利。所以,幼兒教師必須加強實踐,組織各類的自主游戲活動,在實踐中幼兒將釋放心靈,意識到主動學習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還會潛移默化的提高幼兒的創新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大量實踐研究表明,幼兒階段教師開展自主游戲活動不僅可以推動幼兒進步,也會增強幼兒的綜合能力,實現長遠化、持續性的發展。因此,筆者接下來主要針對幼兒園自主游戲課程構建及實施路徑等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后又提出了有關的見解,詳見下述。
一、室外場地自主游戲的構建方式
(一)戶外場地自主游戲課程構建方式
教師在幼兒教學過程中應當確保幼兒園每天都開展一項活動,并保證活動時間超過兩小時,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狀況,創設極具針對性的自主游戲活動類型,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要求教師提前設置并規劃戶外場地,首先在準備器材以及游戲用具等環節必須確保應用過程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避免給幼兒帶來潛在的安全威脅。除此之外,還要把控器材間的距離,盡可能避免存在具有危險性的環境因素,使幼兒在參與游戲活動的環節造成身體上的損傷,不僅如此,教師也要盡可能使場地覆蓋面積更加寬闊,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各類游戲項目,內容極其豐富,幼兒參與的過程中也會提高積極性,難免會涉及走跑跳等各類動作,場地面積較小很容易導致幼兒彼此間發生身體上的碰撞,從而帶來不必要的損傷。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場地規劃及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選擇性的對區域進行劃分,比如,劃分為跳躍以及攀爬區域等等,后再將游戲規則闡述給幼兒,使幼兒明確游戲過程中必須遵守規則,避免影響游戲活動秩序,確保游戲的開展進度,大大提高自主游戲實踐教學的效果。教師在布置游戲活動相關要求的過程中,幼兒就會調動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幼兒本身具有愛玩的天性,樂于參與各類的游戲活動中。所以,教師有必要通過戶外游戲的方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而后再將相關的知識內容融入到教育環節,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還可完善幼兒的發展理念,促使其快速成長。
(二)戶外場地自主游戲課程的實施路徑
在戶外場地自主游戲活動開展前,教師需要對活動場地的實際情況予以掌握,進一步確定游戲過程中所涉及應用的游戲材料及相關用具,再結合游戲的困難程度,明確幼兒的個性特點以及年齡特征,制定最為適宜的游戲規則,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每個環節都要與幼兒主動交流,掌握他們的興趣愛好,再進行有效調整,使得游戲活動的規劃方案更加合理、適宜,符合幼兒的成長規律。
在戶外自主游戲課程的開展過程中,幼兒教師還應當通過自身示范以及言語引導等各類方式,使得幼兒全面參與其中,除此之外,也可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適當的增加混齡游戲、同班游戲以及混班游戲等等,使游戲類型更加豐富,滿足不同年級幼兒的學習需求,最后,也要調整游戲時間,使之更加科學、合理,避免給幼兒帶來過大的身體負擔,使之產生一定的壓力,進而出現抵觸心理。戶外游戲的開展環節,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引導與督促,使幼兒了解并掌握游戲規則,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秉承著安全第一的原則,從而提高幼兒的競爭能力,潛移默化的增強組織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也會更加完善其交際網絡,發現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自身的成長以及發展需要團隊協作,從而形成集體主義精神,利于幼兒日后的成長與發展。
在戶外自主游戲課程開展完畢后,教師也可以利用部分時間,邀請幼兒參與到游戲評價活動中,幼兒可以結合參與自主游戲活動的切身體驗,針對游戲過程中所應用的材料及工具、所遇問題以及游戲主題等等,提出相應的建議,引導幼兒進行探討、互動、思考,而后提出建設性的想法,而教師也要尊重幼兒,尊重他們的思維,給予有效評價,并進行針對性的分析,最終采納較為可行的建議,這樣不僅會使幼兒意識到自身的重要性,還會做好自我定位,在參與各項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提高主動性,愿意自覺參與到游戲活動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教師不斷的配合、交流,確保游戲活動高效落實。
二、室內自主游戲活動的構建及實施路徑
(一)室內自主游戲課程的構建方式
筆者認為,在組織區域自主游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加以統籌,進而保證自主游戲活動高效開展,使教學進度按照規劃方案落實,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完成區域自主游戲課程的構建任務。
第一,從時間層面進行規劃。教師應當確保幼兒在自主游戲課程構建過程中極具連續性,并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完成作品,使他們在作品制作的過程中發散思維,從而形成創新意識,潛移默化的提高創新能力,在不斷想象的過程中還會增強思維能力,激發探究欲望,完成作品后必然會增強學習信心,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更具成就感,教師針對其作品予以鼓勵或夸贊,還會使幼兒產生榮譽感。值得一提的是,幼兒教師在開展區域自主游戲活動的過程中,也能盡可能在空閑時間完成,亦或是戶外自主游戲活動開展受限時,其改變為區域自主游戲活動,這樣長時間的滲透與引導,幼兒必然會提高動手實踐能力,還會使學生不斷的進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在區域自主游戲活動中得到有效的鍛煉。
第二,空間規劃。幼兒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與興趣愛好,從全局性的角度入手,確保空間規劃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除此之外,也要秉承著美觀大方的原則,促使區域游戲布局更加完善,營造良好的游戲環境,并為學生提供體驗快樂的平臺,在此平臺內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發揮自身特長,并掌握更多的知識,以滿足幼兒的成長與發展需求。此外,幼兒園應當結合規劃方案中的內容,對區域布局進行協調,再根據小、中、大班學生個性特點上的變化,針對性地設置活動區域,例如,可將活動空間分為表演區、閱讀區與手工區等等,每個班級內部共規劃五個到六個活動區域,區域的設計以及規劃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展現個性化 ,根據幼兒的個性特征,確定班級風格與主題。最后,教師還需充分思考幼兒階段所涉及的課程內容以及教學資源,進行綜合性的把控,以此為基礎,大大提高幼兒的自主游戲能力,提高幼兒的基礎知識水平,還能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培養其發散性思維,逐步形成良好的邏輯關系,為幼兒日后的成長以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室內自主游戲課程的實施路徑
幼兒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進入到相應的游戲區域,然后再自主選擇合作伙伴、游戲類型以及游戲用具與材料等等,在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后,教師還需進一步的烘托氣氛、加強引導,播放音樂伴奏,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需要根據不同的區域及游戲類型搭配最為適宜的音樂,以掌握并控制游戲活動的開展進度,幼兒在參與游戲活動的環節必然會進行自我調整,受音樂節奏的影響,控制游戲進度,而后就是在設置各個類型、不同顏色的指示牌,如若某個游戲區域的人數過多,那么則要發揮指示牌的作用,紅色表示區域內活動人數已滿,而綠色代表人數未滿,通過這樣的方式控制不同游戲區域的參與人數,使游戲活動內的人員更加均衡,這樣利于教師的指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自主游戲課程構建的過程中,筆者建議可主要從室內與戶外兩個方面入手,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潛移默化的增強幼兒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實現全方面、綜合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應靈敏.玩在棋中思在棋中成長在棋中——幼兒園自主游戲棋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文匯,2017,23(36):103-105.
[2] 黃衍.主題進程下的幼兒園自主游戲環境創設的研究——以主題活動“魚兒游呀游”為例[J].新校園(中旬刊),2017,25(6):175-176.
[3] 段維蘭.自主游戲,體驗無限快樂——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組織經驗分享[J].新課程·上旬,2017,16(10):204.
[4] 錢玲,陳紅英.農村幼兒園幼兒自主游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5,10(30):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