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視唱練耳課是專業音樂教育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四部和聲訓練則是培養學生建立一種和聲的調式感覺與和聲功能聽辨的基礎。掌握四部和聲聽覺及分析能力不僅鞏固學習者的基本音樂能力,還訓練了學習者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提高學習者綜合音樂素質的高級手段,是視唱練耳課程高級階段的必經之路。對于一本以聽覺訓練為主的著作,“互聯網+”技術的引入,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傳統紙質教材或者即使配置了有關光盤資源教材所無法實現的優勢,但也增加了著作編寫與內容設計的難度。
【關鍵詞】互聯網+;視唱練耳;創新;聽覺訓練
【中圖分類號】J620?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本教材一共分為四章,共有150條四部和聲訓練、近200條音頻與譜例。本書中的四部和聲訓練是根據學生對和弦熟練程度之上開展的由淺入深的訓練,由唱到聽,通過或在鋼琴上彈奏習題、聽辨習題中的和聲功能,或利用多音色的四部和聲進行聽寫等多種聽辨方式相結合的教與學的訓練。
本書的一個最大特色還在于編著者首先實現了“互聯網+視唱練耳”的設想,所以本視唱練耳教材已不再是單純的紙質教材,實際上還包括了數字化與網絡平臺等在內的完整的教學資源支持體系,尤其是對于一本以聽覺訓練為主的教材,“互聯網+”技術的引入,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傳統紙質教材或者即使配置了有關光盤資源教材所無法實現的優勢。學習者只需掃描“二維碼”方式方便、快捷地觀看或者收聽相應訓練的視頻或者音頻。此外,為體現二維碼音頻的真實性與自然性,本教材所有音頻內容均為現場實際錄音。
一、《視唱練耳——四部和聲聽覺訓練》的總體概況
(一)基本情況
《視唱練耳——四部和聲聽覺訓練》是一本音樂基礎課程教材,由本人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教育研究分會副理事長、原上海大學副校長、二級教授葉志明先生共同創作完成。
(二)整體架構
本書共分為四個章節,其中按照難易程度分成不同節數,并在每一章最后都有一節“后續練習”的習題設置。第一章共有六節,主講三和弦的聽覺訓練;第二章共有六節,主講七和弦的聽覺訓練;第三章共有三節,主講變和弦的聽覺訓練;第四章共有三節,主講離調和弦的聽覺訓練。本書訓練形式主要分為聽寫與合唱。依照傳統和聲的主要課題,以和聲學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其材料皆為五升五降之內的縱向的四部和聲連接,每一條都搭配了“二維碼”配套音頻。通過一定的準備練習,每章、節均可選用其中一部分作為課內視唱、聽寫或聽辨材料,其他部分可作課外自習時使用。
二、《視唱練耳——四部和聲聽覺訓練》的內容布局與思路創新
(一)寫作內容布局
本書的寫作內容是按照和聲學課程與視唱練耳課程相結合來安排訓練順序的,在目錄部分的標題章節上分為四章,每一章中除最后一節為后續練習之外,其余章節皆為一個單元講義,內容布局如下:
在本書中,每一節的教材內容會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單個和弦的構唱與聽辨。主要教述單個和弦的理論概念與聽辨的初步認知。第二,和弦短連接的構唱與聽辨。主要從常用的四部和弦連接片段入手,強調訓練連接中的重點部分。第三,聽寫和弦連接。這部分為習題訓練,通過視唱練耳課程中正規聽寫小節數與遍數訓練,達到最終聽覺訓練目的。
(二)寫作思路創新
本書在寫作時的創新思路主要有以下兩點:
本書通過將“教與學”相結合的理念融入到視唱練耳教材中,在每一章節中加入大量的理論知識與教學講解,使每一條聽覺訓練的譜例或習題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細致。第二,本書的另一大創新點是首先實現了“互聯網+視唱練耳”的設想,用“二維碼”技術代替傳統紙質或配有光盤資源的教材,使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過程更加容易與快捷。
以上這部分是第一章第一節的第二部分——正三和弦短連接的構唱與聽辨。該譜例從正三和弦的短連接聽辨入手,分為三個小節段,每個節段為不同的調。在譜例右邊的二維碼,為與該譜例的相對應的音頻,學習者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來進行反復的鋼琴音色的聽寫訓練。譜例下方的文字是一個簡短的后續訓練的補充,告知學習者除了可以按照譜例去訓練,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有效的進行復習與鞏固。
三、《視唱練耳——四部和聲聽覺訓練》的教學意義與課后評價
(一)教學意義
視唱練耳課程是一門在學習音樂時必須熟練掌握的基礎技能。無論我們是音樂愛好者,還是專業學習音樂的理論學生或表演學生,都必須掌握這項基本功。在視唱練耳課程進行到中級階段后,應將四部和聲聽覺訓練將作為該課程的重點訓練之一。
本書從教師與學習者兩個方向出發,既針對教師在教授四部和聲聽覺訓練中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進行概述與分析,又針對學習者在學習四部和聲聽覺訓練中遇到的知識難點及聽覺盲點進行講解與答疑。在將掃描“二維碼”的“互聯網+”技術引入的基礎上,不僅促進了閱讀者對和弦的理論到實際音響的理解與吸收,更有利于培養對四部合唱的認知,為后期和聲學課程奠定了較為扎實的基礎。
(二)教學實例
下面通過本書的一個章節來舉例說明四部和聲訓練的教學思路。
本書的第三章標題為“變和弦”,其下包括三節內容,接下來將要講述第三節“后續練習”的第二部分——合唱訓練。
后續練習是指在課堂中進行完四部和聲聽寫練習之后,針對所聽習題做出的進一步復習。這是一條由普通習題改編而成的四部合唱,可供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不同聲部的視唱訓練,不僅增添課堂學習的樂趣,更進一步加強學習者的音樂認知力、判斷力及聯想能力。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技術與視唱練耳的教學中,這本將兩者結合合并教授的教材是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四個章節雖沒有完全呈現四部和聲涉及的所有聽覺訓練部分,但每一部分加入的文字詳述,豐富了視唱練耳的學習內容,比較有效的體現聽覺訓練中橫向與縱向的聽辨技巧。為教師展開了新的教學思路,也為音樂專業或非音樂專業者開辟了一道有趣的學習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文婷,葉志明.視唱練耳——四部和聲聽覺訓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