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 向志勇
摘 要:在工業4.0發展的進程中,新工科背景下汽車電控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發生轉變,傳統的汽車電控課程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代汽車電控行業的發展需要,需要改變教學模式,對汽車電控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以培養新工科背景下五大能力為核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本論文主要從多管齊下培養學生知識能力、虛實結合的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技術能力、開展科研活動培養學生學術能力、依托實踐教學基地培養學生社會能力、網絡化學習培養學生個人效能進行闡述新工科背景下的汽車電控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關鍵詞:新工科背景;汽車電控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在工業4.0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提出了新工科的理念,新工科的理念提出也是對工科人才培養理念的改變,新工科人才培養根據企業職業崗位能力需要,一般包含知識能力、技術能力、學術能力、社會能力、個人效能五個核心能力。汽車相關專業是傳統工科專業,為了適合新工科發展的需要,汽車電控課程需要進行教學改革,對學生的培養目標進行轉變,以培養學生五個核心能力為目標,積極轉變建立一種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職業崗位能力需要,整合教學內容,借助現代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完善汽車電控課程教學改革,提高學生五個核心能力。
1 多管齊下培養學生知識能力
1.1 不斷更新優化教學內容
1.1.1 完善教學內容體系
根據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完善教學內容體系,教學內容是提高學生知識能力的核心因素。根據新工科要求電控課程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其主要內容包括動機電控系統、底盤電控系統、車身電控系統和信息與通訊系統,涵蓋了汽車上所有電控系統。教學內容整合根據職業崗位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有機整合,調整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調整是一個動態過程,根據學生職業崗位能力需求,需要科學有效增減,完善教學內容體系,教學內容體系構建是一個復雜過程,需要根據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科學合理的進行完善教學內容,構建科學有效教學內容體系,是提高學生知識能力的有效保障。
1.1.2 調整教學內容結構
根據新工科背景下進行汽車電控課程教學改革,教學內容結構根據學生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對教學內容結構進行科學調整,打破傳統的教材章節限制,尤其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其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項目化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有進一步提升,尤其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整教學內容結構需要對學科的整體教學體系進行充分考慮,結合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需要,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1.1.3 增加汽車電控新技術內容
現代教材內容更新速度很快,但教材是參考資料,教材內容跟不上行業的發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增加汽車電控技術內容是符合現代汽車行業發展的需要。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各項新技術,特別是電子控制技術不斷應用于汽車工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講授教材中已有的內容外,還緊跟汽車技術的最新發展,即時、準確把最新的汽車電控技術補充到教學中,如 CAN 總線、智能汽車控制系統等。
1.2 改革課內教學方法
1.2.1 啟發教學
啟發式教學讓學生被動學習轉變主動學習,有效解決學生學習興趣問題,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尤其教師在以案例形式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傳統填鴨式教學,教師在講,學生被動的聽,課堂教學效果不好,沒有形成針對性教學,利用啟發式教學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效果,完善教學組織,提高教學的實際應用意義,符合現代教學的發展需要。
1.2.2 討論教學
討論教學是現代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尤其在項目化教學方式下,討論教學一般都是教師布置教學任務,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小組之間進行討論,組間選擇代表發言,組與組之間進行討論,最后教師與學生之間討論,選擇出哪個組完成的任務最好。在討論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都起到重要作用?,F在互聯網+時代,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教學知識的討論,最后解決問題的解決方式,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發展需要。
1.2.3 現場教學
現場教學是現代教學改革需要,也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有效方式,一般都是在企業進行現場教學,這樣教學效果最好。在講授汽車電控系統構造時,對照實驗室的整車相關系統以及電控系統試驗臺,如電控發動機實驗臺、防抱死制動系統實驗臺和自動變速器試驗臺等,能讓學生很直觀的看到電控系統的構造及布局。個別內容還有機會讓學生動手親自操作。這種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更有利于學生接收講授內容?,F場教學能讓學生熟悉企業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對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起到重要作用。
2 虛實結合的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技術能力
2.1 虛擬拆裝與檢測實驗
虛擬軟件的應用是現代教學的常用方式,在一定程度能緩解實驗室緊張問題,通過虛擬軟件的練習,對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理解其理論知識起到重要作用。在汽車拆裝和檢測實驗中,學生先通過軟件進行練習,熟悉軟件的使用過程,利用軟件能科學有效的進行汽車拆裝和檢測,提高學生汽車拆裝和檢測能力。但真正提高學生實踐技能,需要通過實物進行現場教學,這能讓學生能更快的融合汽車實物拆裝和檢測,提高了實驗的速度,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實驗能力。
2.2 校內與校外實驗
校內實驗一般都是在校內實驗室完成一些基礎性實驗,對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實踐技能的提升都起到保障作用。校外實驗一般都是最后一年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完成一些應用型實驗。尤其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認識實驗、發動機電控系統常用檢測設備認識與使用實驗、汽車安全氣囊系統認識及測試實驗和汽車巡航控制系統認識及測試實驗。這些應用型實驗在企業有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尤其企業能滿足學生實驗器材的需求,對提高學生實踐技能起到重要作用。校內與校外實驗有效結合,滿足學生實踐技能提升,符合現代企業人才的需求標準。
3 開展科研活動培養學生學術能力
3.1 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
提高學生學術能力是現代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有效提高學生研究能力的重要形式。現代很多高校,尤其研究型大學教師在申請課題時候,需要有學生參與課題中,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讓學生在教師課題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3.2 指導學生開展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研究
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現代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之一,每年國家都舉辦創新創業大賽,高校都積極參與,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F代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數量比例較大,項目實施質量較高。真正發揮了“汽車電控技術”課程在“新工科”建設中培養學生學術能力的作用。通過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研究對提升學生學術研究能力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4 依托實踐教學基地培養學生社會能力
提高學生社會能力是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生最終目標就是社會,在社會的舞臺上發揮其作用。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組織學生進入實習基地進行現場實習。特別是頂崗實習,讓學生充分了解企業管理、運行制度,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提升了自己的技能水平,社會認可度得到提高,同時能夠提前收獲職場經驗,鍛煉和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學生的社會能力提升是一個復雜過程,需要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依托實踐教學基地培養學生社會能力是符合現代學生的發展需要。
5 網絡化學習培養學生個人效能
網絡學習在互聯網+時代已經成為一種形式,校園網的完善,智能手機的普及為網絡教學實施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上傳教學課件、微課視頻、作業等教學資料。為學生預習和復習都起到保障作用,同時打破學生學習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登陸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學習,同時在網絡上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還可以交流,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可以解決問題,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總之,汽車電控課程教學改革需要在新工科背景下,有效培養五個核心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企業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汽車電控課程是汽車相關專業核心課程,其課程改革需要結合學生職業崗位能力要求,以新工科要求五大能力為目標,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2017年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
課題名稱:新工科背景下電氣類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與實踐
課題編號:GBD1317022
參考文獻:
[1]新工科的核心能力與教學模式探索[J].周開發,曾玉珍.重慶高教研究.2017(03).
[2]淺談微信公眾號與大學英語教學創新[J].許慧敏.教育教學論壇.2017(04).
[3]“本科生科研訓練”模式在藥學教學中的應用[J].吳超.遼寧醫學院學報.2016(02).
[4]項目教學法在“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華文林.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5(05).
[5]《汽車電子控制技術》課程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趙樹恩,屈賢.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03).
[6]《汽車電子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余志兵,蔡興旺,黃大星.韶關學院學報.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