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倩 王思滿
摘 要:針對民辦高校汽車專業學生在“汽車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中參與度差、學習效果不理想,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等現狀,本文介紹了應用雨課堂進行“汽車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思路方法并分析了教學效果。實踐表明,本文介紹的方法可較好地提高學生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對推動該門課程的教學改革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民辦高校;汽車專業英語;雨課堂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基于信息技術手段的網絡教學正逐步走進高校課堂,傳統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變革[1]。MOOC、翻轉課堂、微課等教學方式,在課堂中被廣泛應用。以MOOC為例,它可以讓每個學生在任何地方、用任何設備進行網上學習,受到許多高校教師和學生的歡迎,但由于其制作成本較大,國內目前只有少數名牌大學的部分課程有相應網上資源。對民辦學校而言,受辦學特點、政策傾斜、經費投入等因素制約,其很多專業課程不具備推廣MOOC的土壤和環境。例如,本文作者在“汽車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中,經常遇到缺乏實用管用的網絡教學手段、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困境,急需為該門課程尋求新的解決方案。雨課堂作為一種智慧教學工具,它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PPT和微信,真正為老師和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互動橋梁,而且其使用成本低、操作便捷,全面覆蓋課前、課中、課后各教學環節并具有強大的數據統計功能,保證了教師與學生的高效靈活溝通,讓課堂真正告別“低頭族”,變手機為“抬頭利器”?;诖耍瑸橥苿印捌噷I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本文以一節案例課為基礎介紹了應用雨課堂進行課程教學的思路方法并分析了教學效果。
1 汽車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現狀
汽車是技術密集型產品,目前其新技術開發與應用往往由美國、日本等汽車制造強國領跑,而我國雖然是汽車產銷大國,但自主研發能力較弱。為實現汽車強國之夢,高校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必須緊跟國外汽車技術發展動態和前沿成果,為社會輸送既懂技術又懂專業英語的復合型人才。另外,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我國進口汽車及零部件數量不斷增加,其中絕大部分是用英文標識和描述[2],掌握汽車專業英語已然成為汽車從業人員的必備技能。因此,“汽車專業英語”課程學習對汽車專業學生尤為重要。但是通過同類院校調研和往屆教學發現,目前該門課程在民辦高校的教學現狀無法與其重要性相匹配,具體表現在:
1.1 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動力不足
民辦高校汽車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薄弱,英語四級通過率較低,突出表現在詞匯量少、不懂語法。而汽車專業英語要求掌握大量專業詞匯,且文章句型復雜、理解難度大,導致學生普遍有畏難情緒,很多學生上課低頭玩手機,靠死記硬背記住部分專業詞匯和重點句子應對期末考試。因此,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熱情,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無法滿足崗位需求。
1.2 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手段單一
通過對同類院校汽車專業調研發現,“汽車專業英語”不是專業核心課程,教師基本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即由教師帶領學生對文章逐句逐段翻譯,因此課上缺少互動,教學過程乏味,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極低。雖然有部分老師開始應用雨課堂教學,但僅局限于利用雨課堂的課堂考勤、推送資料功能[3][4]。另一方面,中國學生大多比較內斂,上課不愛舉手,導致傳統教學中常出現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但學生都低頭不語的尷尬情景,一節課下來,往往老師很賣力、學生很吃力,實際教學效果卻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傳統教學模式手段單一,課堂互動已很難調動學生的教學參與度。
1.3 教學內容單一,偏離實際需要
目前“汽車專業英語”課程使用的教材主要涉及汽車構造相關專業英語,如發動機、底盤等構造和基本原理,缺少汽車銷售、售后及汽車保險理賠等內容,且教材內容更新不及時,沒有汽車領域的新技術、新動態等前沿介紹,導致課堂所學專業英語與畢業后崗位實際需要差距較大、學生缺乏崗位競爭優勢。此外,很多教學理論均認為語言學習要以聽和說為基礎,然后進行讀和寫[5],而目前“汽車專業英語”課程所用教材側重于教材內容的專業性以及能否滿足學生閱讀和翻譯需要,缺乏聽力、對話等內容,實際上增加了學習難度而降低了學習興趣,更不能實現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培養,恰恰這些是最需要培養、工作中最有用的技能。
2 雨課堂在“汽車專業英語”課程中的應用——以“Lesson 8 Ignition System”為例
針對該門課程的特點及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民辦高校汽車專業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圍繞如何充分利用雨課堂的課件推送、限時答題、課堂投票、線上討論、發布試卷、數據統計等功能,以Lesson 8 Ignition System(點火系統)為例,介紹雨課堂的使用方法和過程。
2.1 課前預習
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在“汽車構造”課程中學習過點火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為讓學生復習相關內容并預習英語術語,課前將搜集到的點火系統工作原理小視頻制作成有中文配音的微課(如圖1所示),利用雨課堂推送至學生手機端,并提出具體的預習要求。教師利用手機查看學生預習情況,并據此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
2.2 課堂教學
根據學生預習情況和教學目標,精細化設計課堂組織過程,保證每個環節的時間分配和質量,綜合選擇課件推送、限時答題、彈幕發布等多種功能,形成可操作的組織實施流程(見表1)。需注意的是,課堂限時答題、彈幕發布功能主要是為解決學生不舉手、不互動問題,這些環節需教師課前精心設計內容、準備素材,并在互動結束后及時講評,對表現好的要表揚、對表現差的要提醒,避免流于形式。
2.3 課后互動
教師課后收到學生課堂答題情況數據,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后作業,并線上推送給學生,學生在手機端完成作業并提交后可查看作業答案(圖2所示)。其次,教師在討論區發布討論題目,學生可自由發表觀點(圖3所示)。教師還可將國際前沿技術、專業講座等資料線上分享給學有余力的學生,供自主學習、拓寬知識面。
3 教學效果分析
學校規定“汽車專業英語”課程考核期末考試占70%,平時成績占30%,平時成績包括課前考勤10%、課堂答題10%、課后作業10%。將運用雨課堂教學的16級汽車服務工程本科班(簡稱16汽服本,26人)與未運用雨課堂教學的15級汽車服務工程本科班(簡稱15汽服本,37人),對汽車專業英語教學效果進行比較分析:
3.1 平時成績
課前考勤:總分10分,點名5次,每次2分。運用雨課堂統計16汽服本學生進入課堂情況,有2位得8分、24位得10分,出勤率98%。而15汽服本學生中有5位得8分、4位得6分、28位得10分,出勤率90%,表明雨課堂可改善學生上課出勤情況。
課堂答題:總分10分,題型為單選、填空、投票,一般設4~6題。從統計數據看,16汽服本26位學生中有18位學生得10分,3位學生得8分,3位學生得7分,2位學生得4分。在往屆教學中未使用雨課堂,課上通過點名回答問題,每次課一般只有極少數學生參與,互動效率較低,課堂氣氛沉悶,平均每個學期每位學生只能回答一次問題??梢?,雨課堂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度,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更準確、更高效地評價學習效果。
課后作業:總分10分,布置作業5次,每次2分。對雨課堂的數據進行處理,16汽服本學生作業完成率100%,2位學生得8分、24位學生都得10分。15汽服本37位學生作業完成率89%,3位學生得4分、10位學生得6分、15位學生得8分、9位學生得10分。對學生來說,線上提交作業便捷高效、完成率較好。對教師來說,雨課堂的數據統計分析功能,不僅減輕批改作業、統計成績的工作量,更可以直觀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況,使教學進入“數據時代”。
3.2 期末考試
總分70分,15汽服本和16汽服本期末考試試卷難度相當,從試卷成績分布來看,運用雨課堂后,學生期末考試不及格率顯著下降(圖4所示),可見運用雨課堂教學可使學生更好掌握課堂知識。
4 雨課堂應用需注意的問題
4.1 準確把握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關系,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教學形式服務于教學內容,恰當、新穎的教學形式對教學目標達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會干擾教學目標的實現。雨課堂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形式和手段,在其使用初期,學生出于獵奇和嘗鮮的心理,短期內主動參與課堂的次數增加,學生的有效學習效果很好。隨著學生不斷熟悉雨課堂教學,課堂限時答題等環節逐漸變得程序化、形式化,學生參與課堂互動開始與教師真實意圖背道而馳,比如一些學生利用手機作答時抄襲他人、利用彈幕和投稿等互動工具聊天惡搞,嚴重干擾課堂的有效教學。
因此,在使用雨課堂開展“汽車專業英語”教學時,一定要處理好形式和內容的關系,不能為追求課堂的熱熱鬧鬧,過分利用教學工具吸引學生,而要始終以提高有效教學為目標,把精心設計的教學過程、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通過雨課堂展現給學生,嚴格按照教學設計開展教學,確保課堂互動的時機、節奏和質量。另一方面,教師如果過分依賴雨課堂教學,遇到停電、斷網等突發情況,可能無法正常開展教學,這也要求課堂內容和安排需精心設計。
4.2 科學設定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的比例,確保全過程考評真實客觀
目前學校規定課程考核平時成績占一定比例(通常為30%),雨課堂教學主要為增加學生利用手機參與互動,互動質量直接反映了學習效果,幾乎覆蓋了平時考核的內容。如果按現有考核規定,利用雨課堂完成課前考勤、課堂答題、課后作業三項所得滿分只有較少分數,導致部分學生不夠重視課堂互動質量,同時也會影響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因此,運用雨課堂教學還需要改變以往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的考核方式,應根據教學對象的特點科學設定比例,并適當提高平時成績占比,讓學生在課程學習全過程中都能積極爭取課程分數[6]。
參考文獻:
[1]張睿琳.“互聯網+”背景下智慧教學方法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9,26(1):55-57.
[2]苗吉玲.淺談《汽車專業英語》的教學方式[J].現代交際,2011(7):171-171.
[3]曾曉晶,樊斌“.雨課堂”在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信息與電腦,2016(19):245-246.
[4]賈生堯,王燕杰,李弘洋.基于雨課堂的“電路分析基礎”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7,4(28):77-79.
[5]洪曉珊.關于視聽說立體化教學在汽車英語課堂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97-98.
[6]廖云丹,丁云飛.雨課堂模式下的教學設計探索與實踐研究——以本科《建筑類專業英語》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8(32):254-256.